2023年浙江省各市九年级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3年浙江省各市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古诗阅读汇编
2023年浙江省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3年浙江省各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语言表达
1.请为材料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5字。
2019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提出诗路文化带建设。“四条诗路”贯穿浙江全域,历代文人在四条诗路留下上万首诗词名篇,展现了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城镇风物图、浙学文脉图,体现着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铺就“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亮丽的人文底色。2020年起,浙江诗路建设正从文化概念向文化品牌转变,正把浙江诗路品牌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美丽中国”建设、文化浙江打造紧密结合,借文化赋能,打造诗路文化新地标。
二、基础知识综合
2.下面是班级同学听记下的文字,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小题。
诗路是一条以文化为精神,以诗歌为象征,以水路古道为织带的生活(qī) 居之路。 的古越大地,自古便受文人墨客青睐,留下了上万首诗词名篇。在浙江(bǎn) 图上,大运河、曹娥江、钱塘江、婺江、瓯江,循着水系流动衍生出的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在空间形态上,把“文”这个字深深镌刻在了浙江大地上。乘着诗歌这叶扁舟,便能徜徉在江南美景中。
(1)同学在听记时遇到两个不会写的字,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ī) 居 (bǎn) 图
(2)有同学对语段中两个加点字的读音产生分歧,请选出恰当的读音。
镌(A.juān B.juàn)刻 扁(A.biǎn B.piān)舟
(3)同学没听清楚“ ”这一处的短语,请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短语。
A鬼斧神工 B.钟灵毓秀
三、选择题
3.西湖是一个诗湖,是诗路文化带建设的点睛之笔。秀丽的湖光山色,璀璨的人文古迹,吸引历代文人留下诗篇。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是描写西湖的一项( )。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映日芙蕖浴紫衣,清风吹漾碧琉璃。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四、基础知识综合
诗词积累
4.阅读“‘浙’里诗词”填写与之意趣相近的诗句。
“浙”里诗词 | 意趣 | 教材诗文 |
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元稹《寄乐天》) | 借助想象,跨越千里与友相伴。 | (1)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恰是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朱庆馀《过耶溪》) | 舟行鸟飞,一派生机,极富情趣。 | (2)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柴望《越王勾践墓》) | 借宫苑的荒废,抒发历史沧桑之感。 | (3)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方干《贻高谠》) | 以物喻人,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 | (4)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
5.古今诗歌常常围绕同一物象创设意象,如上表中的“雪中孤玉更凝明”和李白《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 ”同写“雪”,都表达了 。
五、诗歌鉴赏
6.浙江诗路所涉及的区域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同学们对课内外的古代山水诗进行整理,并制作年代尺。请完成相关任务。
古代山水诗年代尺
魏晋南北朝
求形似,写景说理 |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
唐代
兼形神, 情景交融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
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朱熹《水口行舟》 |
元代
重写意,寄托逸气 |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①阮遥集②,几屐了余生? ——倪瓒《荒村》[注释]①萧条:犹逍遥,闲逸貌。②阮遥集:阮孚,字遥集。性好屐尝自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甚闲畅。 |
明清
抒性灵,关照真我 | 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缆系地无所,鼍③鸣窗有声。金焦④知客到,出郭远相迎。 ——袁枚《渡江大风》[注释]③鼍(tuó):即扬子鳄。④金焦:金山和焦山的并称。 |
(1)李白《渡荆门送别》和袁枚《渡江大风》两首诗的尾联写法相似,都运用了 的抒情方式。
(2)请用关键词总结宋代山水诗的共同特征,并结合右侧对应的两首诗简要分析。
(3)同学们在研读元代倪瓒这首诗时产生分歧。本诗题目是“荒村”,你认为荒村“荒”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六、作文
7.将诗路经典改写成现代诗是浙江诗路文化创新发展的一种文学实验。请仿照示例,至少运用2种修辞手法,将《钱塘湖春行》改写成一首不少于5行的现代小诗。
提示:可借用或增减原诗意象,需符合原诗情感基调。
[原诗]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改写]
春天来了
蓟草与野冢等高
城池破了
不幸的人拥雨声入睡
马蹄响了
一只花瓶哀号一声碎在大街上
烽火起了
长安的耗子正排着队等待轮回
——洛夫(节选)
[原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改写]
七、综合性学习
8.下图是乘风组绘制的鲁迅和艾青的足迹图,并标注了对应作品。请参考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请你在A处填上对应的地点,B处填上对应的作品。
(2)组员在整理中发现,行走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请你从两位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人物的足迹和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现代文阅读
班级开展微型小说阅读沙龙,邀你一起参加。
望水
蔡楠
①舅妈风风火火地跑进了水文站,气喘吁吁地对我说,你大舅的老毛病又犯了,你快去看看吧!我那时正在写水情汇报,就不在意地说,不就是在大桥上望水吗?你让他望去,反正他也快望到头了。舅妈从椅子上一下子把我拉起来,这次不一样,他都爬到桥栏杆上了。
②我赶紧随舅妈出了水文站。在枣林庄大桥上,我看到了大舅笔直地立在桥中间的栏杆上,消瘦的身体立成了一株风中芦苇。春天的阳光已经膨胀出干旱的气息,像夏天一样炎热。大舅那一头从年轻就花白的短发,在阳光下放射着炫目的光芒。他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把自己望成了一尊神。桥上桥下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③我知道大舅的犟脾气。白洋淀水势浩大的年代,他辞了公职,从城里回到了老家。A大舅说,他喜欢水乡的长堤烟柳,水月桃花;他喜欢淀里的苇绿荷红,鸟飞鱼跃;他还喜欢船上的渔歌互答,炊烟袅袅……大舅就傍水而居,一屋一船一妻,后又有一儿一女一孙。水乡成了大舅的栖息地。水成了大舅的魂儿。
④可是后来白洋淀说干就干了。水干了,鱼净了,鸟飞走了,荷花开败了,芦苇干枯成了麦苗。大舅的船就翻扣在了干裂的淀底。许多人都刨了芦苇,种上了玉米大豆和高粱。大舅却立在千里堤上,立在枣林庄大桥上,透过绿油油的庄稼地眺望远方。舅妈看着别人的收成眼馋得不行,整天不停地嘟囔,我看你别叫旺水,干脆叫望水得了!大舅摸摸一头花白的短发,瞪瞪眼说,望水就望水。望水有什么不好?
⑤好是好,可水终究没有望来。大舅不是老天爷,也不是龙王爷,更不能让黄河之水流到白洋淀来,可大舅能在白洋淀挖出水来。他请来了城里的打井队,在自家承包的苇田里挖了一口池塘,用井水养起了鱼。大舅对舅妈说,有水的时候粮食比鱼贵,没水的时候鱼比粮食贵,八月里卖了这一池塘鱼,就够咱儿子上大学的学费了。大舅和舅妈就整天守在鱼塘边,像守护着儿子一样。
⑥一天早上醒来,大舅却看见鱼塘里的鱼都浮了上来,而且还把白花花的肚皮翻给他和舅妈看。大舅很纳闷,心说这鱼也通人性,是不是想上岸和我说说话啊?等他用抄网捞上两条鱼一看,他惊叫一声,一下子就昏了过去。
⑦那是一池白花花的死鱼。
⑧还是舅妈心细,她沿着鱼塘转了一圈儿,发现在靠近一片玉米地的边缘,有一股污黄的水流进了鱼塘。顺流而上,舅妈穿过枯萎的玉米地,走了不远的一段路,就看见了堤坡上冒着黑烟的造纸厂。
⑨大舅一纸诉状把造纸厂告上了法庭。就是在等待判决的日子里,大舅望水的瘾头越来越大了,后来严重到多年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不上家,一年四季没日没夜地围着白洋淀转悠。转悠累了,就定定地望着远方。B望了西边望东边,望了天上望地下;望得日沉红影无,望得风定绿无波。舅妈就长叹一声,这老头子已经不是人了,他早就丢了魂儿了!
⑩只有我知道大舅的魂儿丢在了哪里。
⑪水利大学毕业以后,我分到了白洋淀枣林庄水文站。我开始一步一步走进我大舅的世界。我发现大舅也不是天天那么面无表情地瞎转悠,只要一提到水,甚至只要阴天下雨,大舅的魂儿就暂时回来了。在大舅丢魂儿的那些年里,白洋淀也时不时有过水,有的是上游水库放的,有的是从外地买来的,但终究没能找回往昔水天一色的浩渺。我把这水文信息在报给上级的同时,也报给大舅一份。大舅听完我的汇报,总是领导一样点点头,眼睛放射出仍然有魂儿的光芒。然后就来到他的船前,刷油漆。大舅刷完船,又刷自己。大舅就成了一个漆人。
⑫直到如今,水没有托起大舅翻扣在淀底的船,大舅也没能再度扯起白帆。他仍然痴迷在望水的境界里。
⑬不过今天,我想我能唤回大舅的魂儿。我挤过看热闹的人群,来到大舅的近前。我把手里的一份红头文件举过头顶,大声喊道,大舅,来水了,来水了,黄河水马上就要引来了!雄安新区建成以后,还要引来长江之水呢!水量入淀高程今年会达到7米呢!
⑭大舅没有回头,却说了话,我知道,那是我望来的天上之水。看,她已经来到我的船前了,我要去开船了!
⑮“咚”的一声,大舅从桥栏杆上跳了下来。桥上那株风中芦苇,又变成了活生生的男人。我知道,大舅的魂儿又回来了。
(选自《芦苇花开》,有删改)
9.班级同学依据小说内容,绘制了以下情节图示,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将情节图示补充完整。
(2)根据情节图示,请分析本文在情节设置上的特点。
10.有同学在阅读时发现本文语言富有对称之美。请选取一处划线句分析。
11.文章为什么以“望水”为标题?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2.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本文作为教材课文的拓展阅读。你认为大舅与下列课文中哪一形象最为相似?请谈谈你的看法。
A.父亲(《台阶》) B.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 C.愚公(《愚公移山》)
九、文言文阅读
近期,网友“路迢迢”“打卡”天台山石梁风景区后,发布了帖子:“石梁是天台山的核心景区,大名也早就播扬全国。单就风景而言,这里倒很难说多么独特……石梁飞瀑固然罕见,规模毕竟有限。此地之所以值得前来一观,更多的还是它所积累的历史元素。”
网友提及的石梁飞瀑,我们去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笔下一探究竟。
初三日,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进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①,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极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暝色②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天山一碧加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尽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隤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
(节选自徐霞客《游天台山记》,有删改)
[注]①阈(yù):门槛。②暝色:夜色。③河隤:河堤坍场。隤(tuí):毁坏,倒下。
13.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多样,请按提示解释加点词,帮助网友疏通文意。
序号 | 释义 | 方法(供参考) |
(1) | 不暇细观飞瀑 | 【查阅字典】①空闲,闲暇。②悠闲。③从容,不慌不忙。 |
(2) | 闻断桥、珠帘尤胜 | 【课内迁移】予观夫巴陵胜状 |
(3) | 水为门束,势甚怒 | 【结合语境】两石对峙如门、泻处如阈 |
(4) | 揉木缘崖 | 【参考成语】缘木求鱼 |
14.请从“卧虹”“喷雪”中任选一词,参照示例,欣赏石梁飞瀑之美。
示例:珠帘,即贯串或缀饰珍珠的帘子,作者把溪水比作美丽的珍珠帘子,描绘了瀑边溪水如细雾轻飘、点点下滴的样态,表现出石梁飞瀑的朦胧之美。
15.请结合文中两处划线句,说说你对徐霞客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
十、现代文阅读
网友“路迢迢”帖子中“此地之所以值得前来一观,更多的还是它所积累的历史元素”的观点引起网络热议。请你学习专家论述,参与网络讨论。
[论述一]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王小波
①我记忆中最漂亮的城市是德国的海德堡,有一座优美的石桥架在内卡河上,河对岸的山上是海德堡选帝侯的旧宫堡。可以与之相比的有英国的剑桥,大学设在五六百年前的石头楼房里,包围在常春藤的绿荫里——这种校舍不是任何现代建筑可比。比利时的小城市和荷兰的城市,都有无与伦比的优美之处,这种优美之处就是历史。
②顺便说一句,英国的牛津城里,所有的旧房子,屋主有翻修内部之权,但外观一律不准动,所以那座城市保持着优美的旧貌。所有的人文景观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假如你把它扒掉了,再重建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③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要是可以随意翻盖,那就会把历史当做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这两种感觉真是大不相同。有位意大利朋友说,意大利的古迹可以使他感到自己不是属于一代人,而是属于一族人,从亘古到如今。他觉得这样活着比较好。
④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这一部分是不会死的,它会保存在那里,让后世的人看到。在海德堡,在剑桥,你看到的不仅是现世的人,还有他们的先人,因为世世代代的维护,那地方才会像现在这样漂亮。
(选自《我的精神家园》,有删改)
[论述二]
“新古迹”被打得满头包
朱辉
①在这个社会批评如箭矢般漫天飞舞的时代,仿古建筑一直就是箭垛子。丑陋,臆造,质量低劣,这些言辞常常是批评者的集束手雷。而靡费公费,僭越规格,则是更具道德高度的空对地导弹。这类言论身着厉行节约、关注民生、珍视古迹的衣裳,又确实怀揣一颗对公共事务的热心肠,几乎天生是不容置辩的金刚之身。
②但是对于所谓“新古迹”,我们真的不可一概而论。“新古迹”至少应该分成三类,修复,重建(原地或易地),完全新建。修复似乎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修旧如旧”已是共识,不再赘言;重建则常常引来众口汹汹;而完全新建的,因为少有模板,是当代人的设计,几乎必定招来滔滔口水。但这些汹汹的声音一定是持正理性的吗?滔滔口水一定是健康的吗?对一些所谓“假古迹”“新古迹”,我们怕是缺少了一点包容之心,欣赏之情。
③故宫的太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后的形制。假如永乐帝不建,此后烧毁了也不重建,故宫还是今天这个辉煌完整的皇家宫殿吗?
④“新古迹”并不一定就是大逆不道的。功能显著,就是说确有使用或观赏需要,且财政可敷,就应该建;要成为未来的古迹,它要经得起时光和风雨的冲刷淘洗,它的质量必须是过硬的。可见,功能,美感和质量,才应该是我们建言立议监督的焦点。
(选自《东方剑》,有删改)
16.以下是一些网友对专家论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洲的城市保有原来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使人感受到世世代代的传承。
B.根据[论述一]内容,重建的古迹让人感到难看是因为无法完全再现原有建筑风格。
C.丑陋、臆造、质量低劣、靡费公费、僭越规格是“新古迹”遭受批评的主要原因。
D.从[论述二]可知,修复重建古迹应使它功能显著、具有美感、质量过硬。
17.网友们对专家论述展开讨论,请你参加。
网友1:“路迢迢”的观点与[论述一]相合,[论述一]的依据是: 。
网友2:然而,[论述二]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 。
水遥遥:[论述一]说欧洲的城市更好看,并且否定现代建筑。然而,我们以美国为例,它的历史短,是靠欧洲人移民至此殖民建国发展起来的。试问,可以直接建高楼大厦,为什么还要造土楼?在欧洲自然可以这么做,在美国则不符合实际情况,做了才是愚蠢的。
【记录】(1)请根据讨论语境,补全网友的发言。
【评价】(2)画线处是网友“水遥遥”参与讨论时的发言。请你参考“论坛发言规则”,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
论坛发言规则
◆观点明确: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并适当证明自己的观点。
◆文明表达:就事论事,不得进行言语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
◆我的评价:
18.如何保护利用浙江诗路文化?“浙江文旅”向网友征集意见。请根据以上材料,为此献计献策。
十一、作文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冷空气向热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鸟要在南方过冬,人在感到疲惫寒冷的时候,也需要向温暖的地方流动,寻找幸福的力量,快乐的力量,重新出发的力量。”
这是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的台词,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
【任务一】请以“去有风的地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或他人的“追风”故事。
【任务二】请以“来有风的地方”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宣传浙江这个“有风”的地方。
【任务三】请选择初中教材中的一本名著,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要求:(1)任选一项任务,按要求写作。(2)字数600—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名字。
参考答案:
1.四条诗路贯穿浙江全域,打造诗路文化新地标。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这则材料是围绕“四条诗路”来写的,共有三个句子。结合第二、三句中的关键信息“‘四条诗路’贯穿浙江全域”“打造诗路文化新地标”,可概括拟写标题为:四条诗路贯穿浙江全域,打造诗路文化新地标。
2.(1) 栖 版
(2)A B
(3)B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栖居:读音是qī jū,栖息寄居。注意“栖”与“西”的区别。
版图:读音是bǎn tú。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是主权国管辖的国家全部疆域。注意“版”与“板”的区别。
(2)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镌刻:读音是juān kè,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故选A。
扁舟:读音是piān zhōu,释义为小船;编列众舟为一舟。
故选B。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钟灵敏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比喻山川秀美,人才辈出。结合语境可知,这里形容古越大地,填“钟灵航秀”更合适。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B.诗人偏爱西湖水,描写西湖水波荡漾,荷花花枝婀娜。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刘禹锡《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D.出自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故选C。
4. 我寄愁心与明月 惊起一滩鸥鹭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 将登太行雪满山 艰难,灾难,阻碍
【解析】4.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寄、滩、鸥、鹭、芜、苑、蝉、淤、濯、涟。
5.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及意象分析。诗人李白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6.(1)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2)多议论,由景及理。王诗前两句写立足点之高,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表现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朱诗将昨夜夜黑、风狂、雨骤、浪急与今朝两岸青山绿树、充满生机形成对比,借助自然景象的描述,表明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面对现实,坚定信念。
(3)荒村不荒。翠竹梧桐在秋雨中一碧如洗,晶莹闪亮;荷花艳红,菱叶鲜嫩,在傍晚粼粼波光映照下,明丽异常;穴里老鼠学人打拱作揖,池中鹅声如鹤鸣。秋雨过后,荒村洗碧明丽富有情趣,毫无荒凉之感。
【详解】(1)本题考查写作方法的把握。
《渡荆门送别》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送”字点诗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渡江大风》结尾抒写诗人于孤舟即将靠岸时的愉悦心情。独行在水怒山立中的孤舟,战胜了惊涛骇浪,终于抵达彼岸。这种欢愉之情,是通过金山、焦山出郭相迎的风趣话显示出来的。诗人把金山、焦山拟人化为镇江的两位主人,说他俩得知客人将到,出郭前来迎候。
因此,两首诗的尾联都运用了借景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写作手法。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登飞来峰》该诗首句描写峰上古塔之高,第二句展现出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水口行舟》借青山绿树托物言喻。将人生哲理融进自然景致之中。寓示美好的事物终究是不会为邪恶扼杀。困难和挫折阻挡不了事物的发展,真的生命只有经历严峻的考验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宋代山水诗不只是单纯写景,而是由景及理,由描写到议论,含有丰富的哲理。
(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元代倪瓒《荒村》这首诗描绘出诗人眼中的荒芜村庄的景色。此诗最大的特征是:诗人虽然见到的是荒村,但凭他用画家的眼光细腻地观察、谛听,却勾画出一幅村荒景不荒的诱人耐看的田园风光画。
解答该题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描述时的主要景物:“竹”“秋雨”“荷”“池”“鹤”等。然后根据景物的描述,然后答其营造的优美意境即可。
经过秋雨的冲刷,翠竹梧桐更显苍苍翠色。几支荷花出水,照亮傍晚的水波。那边田鼠似乎向人作揖,池中的鹅鸣声声却象仙鹤。这些景物色彩明丽,营造了优美的意境,毫无荒凉之感。
7.示例:山峰留给寺庙孤独的背影/如镜的湖水把云朵拉近/莺儿被停留阳光的树枝吸引/燕子在感受泥土中春天的气息/嚣张的花朵已迷失你的眼睛/小草的身高承受马蹄的脚印/就喜欢到湖的东边散散心/伴着杨柳一同在堤上看风景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改写。根据题意与所给的示例,在理解《钱塘湖春行》一诗内容与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用现代诗的形式描述出春游西湖的所见,巧妙运用至少两个修辞手法,来抒写出作者的愉悦心情即可。注意不少于5行的限制。
示例:从寺庙北面到亭子西面/看蓝空白云的重叠/与湖面的波澜连成一片/那追往着的黄莺 飞上向阳的树 /不知谁家的燕子正努力用春泥筑建自己的家 /多彩缤纷的野花渐入迷了人的眼睛/浅踏的春草遮没了马蹄/我最爱在西湖里漫步/欣赏这里的美景/欣赏得不够呢/ 就再去看那绿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8.(1)A:仙台 B:《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铁窗里》《太阳》《煤的对话》《春》《笑》《黎明》《复活的土地》等亦可)
(2)示例一:我选鲁迅。鲁迅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绍兴到南京,他见识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他阅读《天演论》,认识自己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越发明显,准备走上救国的道路;从中国到日本仙台,他认识了为人正直善良,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在看电影事件中也见到了中国人的麻木和弱小,认识到自己只有弃医从文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
示例二:我选艾青。艾青的诗歌创作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巴黎到上海,他改绘画为写诗,在狱中抒发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的挚爱与怀念,认识到借诗歌去思考国家命运,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从上海到延安,抗日战争和延安生活让他认识到诗歌能够驱逐黑暗,展现中华民族的振奋精神与英雄气概,如《向太阳》中,土地和光明成为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的掌握。
根据积累可知,结合《藤野先生》的提示可知A处是日本仙台,《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结合“上海”可知,此时作家艾青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煤的对话》等作品。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合名著内容阐述行走的过程,以及作者是怎样认识自己的过程。言之有理即可。
一、鲁迅。根据足迹图,在绍兴,鲁迅是快乐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了他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而在南京,鲁迅思想上有了变化,例如《琐记》一文,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准备走上救国的道路;在日本仙台,鲁迅对自己及自己的追求有了进一步认识,例如《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认识到自己只有弃医从文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鲁迅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梳理作答即可。
二、艾青。根据足迹图,20世纪30年代前,艾青在巴黎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后来艾青归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认识到诗歌的力量,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在延安,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创作的大量诗歌,例如《黎明的通知》一诗,艾青不仅把黎明拟人化,而且把自己化作黎明,和黎明合二而一,借着黎明,倾吐了自己的情愫与希望,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艾青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梳理作答即可。
9.(1)①黄河引水 ②痴迷望水 失魂落魄(2)文章采用双线叙述方式,白洋淀从无水到有水的过程,也是大舅从失魂到还魂的过程,结构灵活,内容丰满。文章插叙与大舅“望水”有关的事,补充说明前因后果,结构富有变化,丰富文章内容。 10.A.运用排比和四字短语,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渲染了水乡的优美声色与诗情画意,表现了大舅对水乡的喜爱和向往。B.运用对偶,结构匀称,语势增强,表现了大舅望水望得痴迷、失魂的状态,表达了大舅对家乡生态环境变好的期盼,对美好的向往。 11.“望水”是主人公大舅后来改的名字,代表着他对白洋淀来水的期盼;“望水”是文章的线索,文章从大舅“望水”写起,到“望到了水”结束,始终围绕“望水”来写,交代了前因后果;“望水”彰显了文章主题,“水”是大舅和以大舅为代表的人民的“魂”,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望水”表达了大舅以及其他更多人对生态环境变好的期盼,对美的渴求。 12.选C 示例:本文写了大舅“望水”的一系列事件,期盼白洋淀重回生机。大舅“望水”看似无望,且不被舅妈理解,但也有“我”理解大舅、走进大舅,将水文信息上报,帮助大舅望来了黄河的引水。愚公为了改善山路阻塞,带领子孙决心挖掉这座山。愚公移山受到了智叟的嘲笑质疑,但也有家人的理解支持,并以诚心感动天帝,借大力神之力挪走了两座大山。两个人物都怀有改造自然的伟大信念,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解析】9.本题考查梳理内容和写作手法。
(1)结合提示“不再望水,还魂成人”和第⑬段“我把手里的一份红头文件举过头顶,大声喊道,大舅,来水了,来水了,黄河水马上就要引来了”可概括出:黄河引水;
结合提示“不时有水”和第⑪段“我发现大舅也不是天天那么面无表情地瞎转悠,只要一提到水,甚至只要阴天下雨,大舅的魂儿就暂时回来了。在大舅丢魂儿的那些年里,白洋淀也时不时有过水,有的是上游水库放的,有的是从外地买来的,但终究没能找回往昔水天一色的浩渺”可概括出:痴迷望水,失魂落魄。
(2)结合情节图示分析,文章采用双线叙述方式,白洋淀从开始“水势浩大”到“不时有水”,再到“黄河引水”的过程,也是大舅从失魂到还魂的过程,这样结构灵活,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文章插叙与大舅“痴迷望水,失魂落魄”有关的事,补充说明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使结构一波三折,丰富了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
10.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A.“大舅说,他喜欢水乡的长堤烟柳,水月桃花;他喜欢淀里的苇绿荷红,鸟飞鱼跃;他还喜欢船上的渔歌互答,炊烟袅袅……”从手法上看,运用排比和四字短语,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同时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具有语言美。从内容上看,抓住自然景物描写,渲染了水乡的风光旖旎与如诗如画,表现了大舅对水乡的无限喜爱之情。
B.“望了西边望东边,望了天上望地下;望得日沉红影无,望得风定绿无波”运用对偶,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表现了大舅望水望得痴迷、失魂落魄的状态,表达了大舅对家乡生态环境变好的殷切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1.本题考查分析标题的作用。
结合第④段“舅妈看着别人的收成眼馋得不行,整天不停地嘟囔,我看你别叫旺水,干脆叫望水得了!大舅摸摸一头花白的短发,瞪瞪眼说,望水就望水。望水有什么不好”可知“望水”是主人公大舅后来改的名字,代表着他对白洋淀来水的期盼;
文章第①段“你让他望去,反正他也快望到头了。舅妈从椅子上一下子把我拉起来,这次不一样,他都爬到桥栏杆上了”从大舅“望水”写起,⑬段“我把手里的一份红头文件举过头顶,大声喊道,大舅,来水了,来水了,黄河水马上就要引来了”,写到“望到了水”结束,始终围绕“望水”来写,交代了前因后果;“望水”是文章的线索。
结合第⑨段“望了西边望东边,望了天上望地下;望得日沉红影无,望得风定绿无波。舅妈就长叹一声,这老头子已经不是人了,他早就丢了魂儿了”,“⑩只有我知道大舅的魂儿丢在了哪里”,⑫段“他仍然痴迷在望水的境界里”可知“望水”彰显了文章主题,“水”是大舅和以大舅为代表的人民的“魂”,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望水”表达了大舅以及枣林庄其他更多人对生态环境变好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追求。
1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主旨与人物形象。
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描述了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于1953年所著的小说,这篇小说通过描述在荒芜的阿尔卑斯山下的普罗旺斯地区,一位牧羊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三十多年来一直心无旁骛地种树,使一片片荒地蔚然成林的故事,赞美了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列子·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对人们有很大启发。
示例:本文写了生活在白洋淀的大舅“望水”的一系列事件,白洋淀水干后,他期盼白洋淀重回生机。大舅望水的瘾头越来越大,后来严重到多年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不上家,一年四季没日没夜地围着白洋淀转悠。舅妈说他早就丢了魂儿了!水利大学毕业的我发现大舅只要一提到水,甚至只要阴天下雨,大舅的魂儿就暂时回来了。后来我将水文信息上报,帮助大舅望来了黄河的引水。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如同巍峨的山峦,坚实而稳重。他背负着家庭的重任,默默承受着岁月的侵蚀,但始终保持着坚韧的脊梁和无私的奉献。他的步履虽缓,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引领着家人攀登生活的高峰。在他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对家庭的深沉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两个人物都保持着坚韧的脊梁和对未来美好的追求。
13. ① 美好,美丽 汹涌 沿着,顺着 14.示例1:卧虹,即天上的彩虹,作者把石桥比作天上彩虹,描绘了石桥在空中画出一条细长弧线的优美形态,表现出石梁美观大方的形态美。示例2:喷雪,形容白浪汹涌或水花飞溅,作者把瀑布水下落比作喷雪,描绘了飞瀑水势汹涌、水花飞溅的样态,表现了石梁飞瀑的气势磅礴之美。 15.徐霞客具有对山水的赤诚热爱,游到尽情尽兴之时,光着脚跳进草莽之中,攀援树木,沿着山崖前行,把莲舟上的同伴丢下,玩到天黑才回去。徐霞客具有勇敢的探险精神,为了从独特的角度欣赏石梁飞瀑的奇观,他冒险从梁上俯瞰,即使毛骨悚然,仍然走过石梁,到梁尽为止。徐霞客具有严谨的研学精神,赤足跳入石梁下的水中尽情嬉戏,冒险走过石梁俯瞰飞瀑,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体验记录石梁飞瀑。我们要学习徐霞客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执着追求。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没有空闲时间仔细观赏飞瀑方法。【查阅字典】“暇”在字典中富人意思有“①空闲,闲暇。②悠闲。③从容,不慌不忙”。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机会仔细观赏飞瀑。因此,本句中“暇”的意思应选:①。
(2)句意:听说断桥、珠帘的瀑布景色尤其优美。【课内迁移】这里“胜”与“予观夫巴陵胜状”中的“胜”意思相同,表示“优美,美好”。因此,本句中“胜”的意思应填:美好,美丽。
(3)句意:水被门形的石头束缚,气势非常汹涌。【结合语境】“两石对峙如门”说明水从中间流过,被石头束缚;“泻处如阈”进一步说明水流的出口很窄,因此水流会变得很汹涌。这里的“怒”用来形容水势的凶猛。因此,本句中“怒”的意思应填:汹涌。
(4)句意:手攀树木沿着山崖行走。【参考成语】“缘”在这里的意思是“沿着,顺着”。与成语“缘木求鱼”中的“缘”意思相同,但在这里是描述手攀树木沿着山崖行走的动作。因此,本句中“缘”的意思应填:沿着,顺着。
14.本题考查文言文词句的理解和赏析。题目要求从“卧虹”和“喷雪”两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参照示例,欣赏石梁飞瀑之美。这两个词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石梁飞瀑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熟知的事物相联系,使得景象的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卧虹”:通常指横卧的彩虹,彩虹本身是美丽且短暂的,用于形容石梁,表现了石梁横跨山涧、雄伟且静谧的美感。“喷雪”:形容瀑布水流飞泻而下,如雪花般四溅,既表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又蕴含了水流的洁白与细腻。
示例一:“卧虹”,如同天空中的一道彩带静静地躺在山间,作者将石梁比作卧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梁横跨两山、静卧山涧的壮观景象。石梁之上的瀑布飞流直下,与石梁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宛如天然的画卷。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石梁的静美与气势,也为整个瀑布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色彩。
示例二:“喷雪”,形容瀑布水流如雪花般四溅,作者用这一词语生动地描绘了瀑布水流的洁白与细腻。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流在空中散开,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这一比喻不仅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也体现了瀑布水流的柔美与纯净,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世界。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开放性回答。
第一处:“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这一句,展现了徐霞客对自然的深度热爱和追求。他愿意赤足在草丛中跳跃,手攀树木沿着山崖前行,这种不顾一切、全身心投入自然的行为,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热爱和追求,就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第二处“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这一句,则体现了徐霞客的勇敢和冒险精神。他冒险从石梁上走过,尽管面临深不见底的潭水和毛骨悚然的恐惧,但他仍然勇往直前。这种敢于挑战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学习的。只有敢于面对和克服恐惧,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启发:徐霞客的精神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启发。首先,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热爱和追求,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找到让自己充满激情和动力的方向。其次,我们应该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我们还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自然。徐霞客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让我们明白了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总之,徐霞客的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传承。我们应该将他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点睛】参考译文:
初三日,走完二十里路,经过上方广,到达石梁,在昙花亭敬佛,已无暇去仔细观赏石梁飞瀑的奇景。往下走到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然觉得它似乎从天际倾泻下来一样。听说断桥、珠帘水尤其是著名胜景,僧人说吃过饭再去还来得及往返,于是由仙筏桥先去山后。翻过一座山岭,顺着溪涧走八九里,就见流水形成瀑布从石门飞泻而下,回旋流转,经过三道溪湾。最上面的层次是断桥,有两块巨石倾斜而相结联,溪水迸流两石之间,浪花飞溅,汇合后流转入潭;中间的层次,两巨石相对峙有如窄门,溪水为窄门所约束,流势很汹涌;最下面的层次,潭的出口很宽阔,而溪水倾泻处受到门槛阻隔,只能从低洼的地方斜涌而下。三台瀑布每台都高达数丈,各级的景观都很神奇,但溪流顺台级而下流,弯转的地方被溪湾所遮掩,不能一览无余。又一里多路,就是珠帘水,溪水倾泻而下的地方很平坦宽阔,水的流势因此缓和、散漫,汩汩流水弥漫潭内。我光着脚跳进草莽之中,攀援树木,沿着山崖前行,弄得莲舟上人不能跟随。夜色四处降下时,才返回。在仙筏桥上停下脚步,在朦胧的夜色中观赏如彩虹的天然石桥,瀑布水花飞溅有如喷雪一样的奇妙景观,几乎使人不想去睡。
初四日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广袤的群山一片墨绿。顾不上吃早餐,就沿着仙筏桥登上昙花亭,石桥即在昙花亭外。石桥宽一尺多,长达三丈,架在两山坳之间。两般飞瀑从亭左边流来,至桥边汇合成一股急流向下飞坠,响声有如雷声轰鸣,如河堤坍塌。我从石桥上走过去,向下俯视深潭,不禁毛骨惊然。走过石桥,就被前面的大石所阻隔,不能由此去前山,于是返回原路走。经过昙花亭,进入上方广寺。顺着寺前的溪水,再爬上阻隔前山的大石上面,坐下来观赏石桥。因为下方广寺的僧人摧促去用饭,于是起身离开。
16.B 17. 游历海德堡、剑桥的见闻以及朋友的生活感受。 不应该一味嘲讽批评“新古迹”,“新古迹”的功能、美感和质量才应该是建言立议监督的焦点。 网友“水遥遥”的发言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一味否定现代建筑,要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以美国为例进行论证。但发言时说“做了是愚蠢的”不恰当,因为这有言语攻击之嫌,表达不文明。 18.示例:文化研究:组织开展浙江诗路文化研究,加强对相关诗词、书画作品和文化名人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理清浙江诗路产生与发展的史脉、文脉,讲好诗路文化故事,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
遗迹保护:建立浙江诗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加强对物质文化资源的科学监测、日常保养和抢救修复,必要时可重建功能显著、具有美感、质量过硬的仿古建筑。
特色旅游:利用浙江诗路沿线名山、名人、佛道、古道等文化资源,通过组团发展、串珠成链等方式,培育体现诗路文化内涵的精品旅游主题线路,推进诗路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融合。
九份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汇编50 yuan
八份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汇编50 yuan
九份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汇编50 yuan
九份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汇编45 yuan
全套二模价格50 yuan
全套价格50 yuan
8份中考专题汇编30元
汇编不易
需要专题汇编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