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2024年5月24日,泉州市举行小学数学许贻亮名师工作室“送研送训”暨第二次工作例会活动,主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这次活动由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协办,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承办,旨在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推动新时期泉州市小学数学学科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教研的实效性。来自泉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苏茜茗老师,晋江市英林教育中心吴旭初主任、林达斯副主任、蔡银印教研员,泉州市小学数学许贻亮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研修成员,以及晋江市英林教育中心各学校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代表,共计二百多人次,会聚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
同课异构 各具风采
5月24日上午的活动由名师工作室成员黄伟华老师主持。
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许雅婷老师和泉州晋光小学、许贻亮名师工作室成员周瑶箐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1吨有多重》。许雅婷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语文课文《曹冲称象》入手,让学生感知“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而后学生通过“猜一猜”“提一提”“抱一抱”三个有层次的数学活动建立吨的质量单位概念,并通过学校开展的“光盘行动”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并丰富量感。周瑶箐老师则从聚焦核心任务“1吨有多重”设计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学生借用已有经验通过观察、推理、想象、交流、归纳等活动多素材、多维度感知1吨的重量,并借助研究1吨的经验推介4吨大象的重量,加深对“吨”的感悟,培养学生量感,积淀数学素养。
下午的活动由名师工作室成员蔡燕婷老师主持。
鲤城区实验小学徐曦霞老师和晋江市梅岭希信中心小学、许贻亮名师工作室成员庄美雅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内容为北师大版第二学段自编教材“综合与实践:之跨学科主题《度量衡的故事》”。徐曦霞老师上的是第三课时,借助“布尺”,以活动任务“1尺、1寸有多长”让学生展开对古今长度单位之间换算关系的探究,感知尺和寸的具体长度,发展量感。而后,借助“泉州六尺巷”的故事换算词语中的古代长度单位,用数学的角度加深学生对古代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庄美雅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以学生提出的显性问题“秦始皇有多高”为载体,以隐含问题“一尺有多长”为线索展开研究。学生通过分享查阅资料、动手操作、推理比较,经历“身体测量-以物量物-工具测量-米制公约”长度单位的历史演变,感悟计量单位由多元到统一、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凸显了度量的本质,发展学生的量感。
卷入研讨 众行致远
上午卷入式教研,在领衔名师许贻亮老师引领下,全体参会人员聚焦“在常规课中如何实现跨学科整合?”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二度思考,每一位老师经历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对两节课例深入思考,提出问题,畅所欲言。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许贻亮老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对话,对“如何更有数学味”“如何实现跨得轻松”等一线教师关心的话题分享自己的想法。他强调突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旨:重在综合、重在实践,要有大学科视野并紧盯核心素养落地。下午,活动则以对话式的交流展开研讨,两节备课团队老师分别阐述对“度量衡的故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和备课思考。而后,与会老师围绕“课堂样态、素材选择、课标目标达成、量感培养”等话题,对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听课感悟和思考,对话式研讨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展开。
专题讲座 名师领航
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许贻亮老师作题为《跨学科“量感”培养的思与行》的专题讲座。许老师围绕“跨学科整合的思考”“跨学科与量感培养”以及“跨学科的初步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表示跨学科学习是个新话题,也是个重点话题,跨学科学习要跨得出学科界线,拓宽学习边界;要坚守学科本位,既跨得出又回得来;要用“数学+”的做法上好“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加分项目”。
专业点评 赋能前行
泉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苏茜茗老师进行专业点评,强调跨学科主题研究要以《课程方案》及《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为指引,主题活动设计要能基于学科的本质要求又能巧妙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要求,强化学科内知识的整合统筹,但无论哪一主题学习设计要求,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在真情境、真问题中进行真学习,特别是站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前期调研要用数据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在实践研究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增本领、长见识,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
活动期间,名师工作室还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和工作例会,多名成员围绕“跨学科”主题,分享阅读相关书籍的体会,进一步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要有整体意识,要“站在巨人的肩上”,提高自身站位,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行动力、创造力,将任务驱动转化为自觉行动,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契机,不断积累、思考,努力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相信这次泉州市小学数学许贻亮名师工作室活动的成功举办,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实践,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END
编辑:吴勋睿
校对:陈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