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精致华美的睡袍,他感到非常开心。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穿上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要体验穿新衣的快乐。可是,很快他就快乐不起来了,家里的旧式家具、污糟地板以及各种陈设在新袍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不和谐。他再没有心思去感受袍子的舒适和华贵,而是赶紧把家里的陈设都换成新的,以求跟新袍子相匹配。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 从否定的角度
(1)不被外物所役,迷失自己;内心和谐,何必在意外物;行有所止,心有所足;追求本心,不为外物迷惑;(2)永不满足的欲望,失去了真正的快乐;(3)减少物欲,追求简单快乐/精神的充实;(4)知足常乐当珍惜,莫为环境恼;(5)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
2. 从肯定的角度
(1)外因可以激励人更加努力,向上最终达到一种和谐——人与物的匹配(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2)匹配意识,激励自我完善;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改变自己走向和谐等。
(3)改变自我,促进和谐; 勇于追求和创造,使生活/人生更和谐美好等
3. 从辩证的角度
外在/物质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自我、社会等的发展,但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若物欲膨胀就会产生一系列弊端,由此立意:
(1)厘清实际,合适最佳;适用相合为正道,追求和谐之乐;
(2)正确看待配套效应,不要过分重视形式的匹配;
(3)既有更好/更高的追求,又要知足常乐;
(4)理性对待新事物:匹配的就接受,不匹配的勇于拒绝。
精神富有,雅舍存焉
谢冕说:“富有的是精神。”梁实秋亦有言:“有一日酸甜苦辣,有一日的雅舍。”斯言如是。倘若精神盈满身躯,又何必如狄德罗般因新衣而将旧物旧具代之以崭新陈设,徒费周章呢?精神若时常拂拭,便何愁雅舍不存?
衣着得体,新衣添彩,本无可厚非。这本身使人精神毕显,气质优雅。但如狄德罗般过于重视外在物质的匹配,而忽略了衣服所给予人的精神享受与审美特质,丢弃了舒适又“千金散尽”,真可谓买椟还珠之举。
构筑雅舍乃——摒弃外物干扰、精神深潜之旅。
杨绛有言:“人能凝练成一颗石子,深潜水底,只知身在水中,不知水流。”她在《隐身衣》中,写自己与钱钟书最向往的是“清净地”,免去“人情扰攘”。是的,杨钱二人做到了——四面素白墙,满徒大书柜,不浪掷时间于交游,不役于外物,但求思接千里,视通万古,追求雅舍之间“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美好。
构筑雅舍乃——享受生活美趣、精神高居之旅。
魏晋文人普遍有好竹之癖,在山阴道上,曲水流觞,金谷宴集,兰亭修禊。竹林凌空而起,笔直向上,追慕光明;竹林七贤亦以慧眼察竹之美,精神巨人们略去天下扰攘,像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大道帖》两笔三笔,很有竹之清简品格的。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精神品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不循常规剑走偏锋,却不可失去对生活之美的体悟和精神上的自得其乐。
然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真正的雅舍似乎所剩无几,多的是华而不实的“狄德罗式”房。他们过于看重物质装饰的富丽堂皇,无论是新婚大撒钱的交通路口,还是品牌服饰攀比的网络平台;无论是好冠盖征逐之交的“名利场之子”,还是作假贪图浮名的翟某人们,真的需要鲁迅用刀锋之语言唤醒,需要董桥以手中古朴雅致的玩物启发,更需要一品庄子的无用之用、老子的朝瞬不终?。恰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言:“满地都是六便士,有人却抬头看见月光。”此乃真精神,真富有!
春光,夏蝉,秋月,冬雪。
大漠孤烟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时至今日,亦有无数仁人志士构筑精神之雅舍,从湖北十堰的阅读节到四川广元的一片巴芋林,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亭”落地生花,一切恰如叶嘉莹所言的“让人心不死,织绵锦得成”。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枝——美好聚拢,精神的风花雪月,雅舍尽得之。
村上春树有言:“每个人心灵都有一座屋宇,我们要把它安顿好。”构筑精神上的雅舍,抗拒傲慢的时间,接续文明的薪火,这样,即使出门就遇风摧雪虐又如何,心底有一座雅舍正“风雨不动安如山”呢。
推荐三个很适合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