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论述题作答步骤与策略

四季读书网 21 0

高考历史论述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策略。以下是一份详细的作答步骤和策略:

一、审题与定位

1. 明确题目类型:首先判断论述题的具体类型,如原因分析、影响评价、对比分析、观点论证等,以便确定答题的基本框架。
2. 抓取关键信息:仔细阅读题目,提取出时间范围、历史事件、核心人物、核心概念、观点立场、问题指向等关键信息。
3. 理解题目要求:明确题目要求论述的核心内容、论证角度(如原因、影响、过程、特点等),以及是否需要结合史实进行分析或评价。

二、构建答题框架

1. 拟定论点:根据题目要求,提炼出明确、精炼且具有深度的论点。论点应体现对题目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避免过于泛泛而谈。
2. 规划结构:围绕论点,构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论述结构。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例如,对于原因分析题,可以按照“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其他相关因素”的顺序组织论述;对于影响评价题,可以按照“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深远影响”的框架展开。

三、填充具体内容

1. 引用史实:根据论点和论述结构,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史实作为论据。史实应准确无误,尽量涵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并能充分支撑论点。
2. 进行分析:对所引用的史实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内在联系、因果关系、影响作用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立体分析。
3. 逻辑连贯:确保段落之间、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紧密衔接,过渡自然,使整个论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撰写结论

1. 总结论述:简明扼要地重述论点,概括论述的主要内容,强调论点的合理性与说服力。
2. 深化主题:如有必要,可进一步挖掘论点的深层含义,或对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价值、启示等进行升华,展现历史思维的高度。

五、检查与润色

1. 查漏补缺:检查论述是否完整覆盖了题目的所有要求,是否有遗漏的重要史实或分析角度。
2. 语言规范:确保语言准确、流畅,符合历史学科的专业表述习惯。避免口语化、含糊不清或过度冗长的表述。
3. 格式规范:注意答题的格式要求,如分段、标点、序号等是否符合规定。

通过以上步骤和策略,考生可以系统、有序地解答高考历史论述题,展现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六、例题训练: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高考历史论述题作答步骤与策略 第1张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作答步骤与策略应用:

(一)审题与定位

本题为观点评价类论述题,要求考生针对梁启超关于“民德”的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阐述。关键信息包括“民德”(私德与公德)、“春秋以来的民德等级”、“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

(二)构建答题框架

看法:梁启超对民德的认识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其评价标准与结论受到时代背景和个人理念的影响,对民德的评价应结合具体历史情境进行多元化考量。

结构规划:

1. 总述:简述对梁启超民德观点的理解与评价。
2. 分述:
• 赞同之处:阐述梁启超关于私德与公德划分的合理性,以及东汉时期儒学对民德提升的作用。
• 补充与修正:选取其他朝代或历史时期,分析民德的表现及其成因,对梁启超的民德等级划分提出补充或修正意见。
• 评价标准多样性:探讨评价民德应考虑的多元因素,如社会变迁、文化思潮、制度环境等。
3. 结论:总结对梁启超民德观点的认识,强调评价民德需兼顾历史脉络与时代特征,倡导全面、动态的历史观。

三、填充具体内容

赞同之处:引用梁启超的观点,结合东汉儒学的发展、士人群体的行为规范、社会风气等史实,肯定儒学对塑造民众道德观念、提升民德水平的积极作用。

补充与修正:以唐朝、宋朝或明清为例,分析这些时期民德的表现(如唐宋士人的社会责任感、明清社会的伦理秩序等),指出梁启超民德等级划分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如忽视了不同历史阶段民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评价标准多样性:探讨民德评价应考虑的社会经济状况(如商品经济发展对民德的影响)、政治制度(如科举制度对士人品德的塑造)、文化思潮(如理学、心学对民德的重塑)、对外交流(如佛教传入对民德的丰富)等因素,强调民德并非单一维度的升降,而是多元互动的结果。

四、检查与润色

检查论述是否紧扣题目要求,对梁启超观点的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所选史实是否准确、典型,论述逻辑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规范。如有需要,对论述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整,确保答案既符合题目要求,又展现个人对历史现象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和策略,考生能够系统、深入地解答高考历史论述题,不仅对梁启超关于“民德”的观点进行了评价,还结合中国古代史实提出了个人见解,展现了对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参考答案:

看法:梁启超对民德的认识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其评价标准与结论受到时代背景和个人理念的影响,对民德的评价应结合具体历史情境进行多元化考量。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前者指个体修身养性、独善其身的道德品质,后者则涉及群体间的互助合作、相善其群的精神风貌。这种划分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德行为的个体与社会层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
梁启超认为东汉时期民德最优,理由是儒学最为兴盛,士人普遍崇尚气节。这一观点有其历史依据。东汉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经学研究兴盛,士人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熏陶,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价值观。以党锢之祸中的士人群体为例,他们坚守气节,不畏强权,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民德的优良。
然而,仅以东汉时期为“民德最优”标准,忽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复杂性和民德的多元表现。
1. 其他朝代民德的优秀表现:例如,唐代士人以“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著称,积极参与政治,关心国计民生,展现出深厚的公德意识。宋代士大夫在理学影响下,强调内圣外王,追求道德人格完善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是其典型代表。这些时期,民德同样表现出高度。
2. 民德评价的多元视角:民德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儒学的兴衰,还应考虑社会经济状况、政治制度、文化思潮等因素的影响。如唐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开放包容,对外交流频繁,民德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明清时期,尽管儒学教化深入人心,但科举制度的僵化、八股取士的束缚,可能导致士人过于注重功名利禄,忽视道德实践,对民德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梁启超关于“民德”的划分及其对东汉时期民德的推崇,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价值。然而,民德的评价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或单一标准,而应关注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国古代各朝代民德的表现各异,各有其优长与局限,反映出道德风尚与社会变迁的紧密关联。在评价民德时,我们应当秉持全面、动态的历史观,既要看到儒家伦理对民德的积极塑造,也要注意到其他社会力量对民德的复杂影响,从而更准确、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民德的演变历程及其社会意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