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39天|近现代史易错点
四季读书网
20
【易错点拨】近代列强侵华,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进行了全方位的冲击,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近代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并非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易错点拨】《马关条约》签订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并非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这是西方对华资本输出的开端,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方式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1、太平天国并非完全排斥儒家思想,而是将其删改选用【易错点拨】太平天国实行反儒、反孔的文教政策,但在其刊行的书目中,除宣扬拜上帝教之外,还带有明显的儒家思想。太平天国对儒家经典的态度是在删改的基础上加以利用,进而形成了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拜上帝教思想。2、太平天国运动不仅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而且推动了晚清的变革历程【易错点拨】太平天国运动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清朝的统治根基遭到严重破坏面对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兵不能战,财无所调,不得不允许地方练兵筹饷,使军权、财权下移,清代兵制也随之改变,地方军事集团由此兴起,严重削弱了清朝的中央集权,为日后的军阀统治埋下了伏笔。同时,太平天国运动激发了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变革自强的意识,为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提供了借鉴,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清末新政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易错点拨】清末新政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但其编练的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很多被派遣出国的留学生回国后宣扬革命思想;奖励实业的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2、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立宪派与革命派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易错点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凭借新军力量起事,但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在革命后主政地方。在反清问题上,立宪派与革命派是同路人,辛亥革命期间,大批立宪派加入革命阵营,壮大了革命力量,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但也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着因人设法和权力失衡的弊端【易错点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独裁,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因人设法,损害了法律的庄严性。孙中山等人在规划权力结构时,未能妥善处理行政权内部的权限冲突,也未能妥善处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这说明革命党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解较为肤浅。4、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其影响范围有限【易错点拨】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其影响范围也有限,对于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下层群众来说,封建专制迷信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民主共和思想影响不大。【易错点拨】三民主义体现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民族主义虽提出推翻清朝统治,但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不够彻底,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充分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決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胜利。1、“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最初并未被党中央认可【易错点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共中央内部在革命道路上存在分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在当时并不被中共中央认同,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路线在党内占主导地位。遵义会议后,这种分歧才结束。【易错点拨】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解决问题的开端,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受共产国际的影响颇深,以共产国际行为为准则,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共没有自己的主张,遵义会议前,中共已出现自主革命的傾向,后逐步将革命与中国实际相合。1、国民党不仅组织了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也组织了敌后游击战【易错点拨】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日作战以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为主,但后来也开展敌后游击战;而共产党对日作战则是以敌后游击战为主,但也参加了一些正面战场的会战,如平型关大捷就是太原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错点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起着主导作用。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牵制日军大部分兵力,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争取了时间。共产党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迫使日军不得不长期分散兵力两面作战,推动了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到战略相持阶段,为实现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正面战场的持续作战为敌后战场反“扫荡”胜利提供了支持,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局部反攻阶段,敌后战场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成为全面反攻的战略基地,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易错点拔】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矛盾不断上升。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蒋介石并非无所作为,他着手加强国防战备,如在长城布防,将部分涉及国防的企业迁往西南地区、加强抗日宣传等。【易错点拨】全面抗战时期,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二者的矛盾斗争即使在全面抗战时期也没停止过。国民党一直在努力维护一党专制。5、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全面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易错点拔】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草命,并于1931年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持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以调动切反封建因素,保证土地革命的胜利。全面抗战时期,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中共调整了土地政策,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既有利于团结地主,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现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易错点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它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中国市场并未被完全打开。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易错点拨】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茶、丝等农产品大量出ロ,农民获利颇丰,这刺激他们扩大丝,茶的生产,从而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易错点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但是洋务运动中的一些企业存活了下来,洋务运动失败不等于洋务企业破产。【易错点拨】北洋政府取了一些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例如,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工矿业者采取保护和奖励政策;实行专利制度,奖励植棉制糖、牧羊;对新办企业于以优惠政策,实行保息制度,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劝导人们创办实业;等办国货展览会,组织各地产品参加外国博览会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族工业的生存环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抗战时期,沿海企业的大量内迁并未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局面【易错点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组织沿海企业大量内迁,这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工业布局不平衡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变。【易错点拨】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这一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地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器物挽救不了中国,转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易错点拨】康有为和梁启超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但他们的思想并不局展于此。例如梁启超认为革命派和保皇派有共同的目标;康有为虽然以儒家思想为武器。宣传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但其实质上动摇了儒家传统的伦理基础,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3、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具有进步性、爱国性和启蒙性【易错点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符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希望通过变法使国家强大,挽救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性;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易错点拨】新文化的兴起建立在对旧文化的变革之上,新文化脱胎于旧文化,同时也夹杂有旧文化,新文化运动并不是全盘否定旧文化。高考历史学习资料上新了
《高考历史考点手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