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最后半个月,这样回归课本,中考至少多“捡”20分!
四季读书网
4
中考已进入冲刺阶段,很多同学只顾着刷题,却往往忽视了课本。
相信你在复习的时候,老师们也会经常讲:一定不要忘了“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也经常在留言里这样回复大家。然而究竟怎样才算“回归课本”,怎样看课本最有效果——很多同学还是有疑惑。今天优生圈就给大家整理了最后这十几天的课本使用攻略!
小时候看星爷的《武状元苏乞儿》,苏灿在最后千钧一发之际,从拳谱中的前十七掌,融会贯通,悟出了第十八掌,最终打倒大魔王——原来,第十八掌一直都在,就藏在拳谱里。“课本”好比“拳谱”,“回归课本”就是融会贯通,温故知新。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的课本上的知识其实只是自以为。1. 中考考查的内容集中于学科的主干知识,课本是最好的命题源泉。2. 题型设置很多都围绕“利用所学知识”去答题,课本知识是答题的依据。3. 课本前言部分的课程目标往往与中考命题的“能力要求”结合,但是很少有学生注重这部分的内容的。1. 防止所学内容的遗忘(易被忽视的基础,恰是中考出题老师最喜欢踩的点);2. 习题与课本融合,将一些典型题目进行再回顾,做到心中有数(从课本到习题,从习题到课本)。所有的公式都在脑海里,都可以随意且正确地提取、变式;
教材里所有的小字部分都已了然,并且知道考试会以哪些形式对这些小字来出题;
随便遇到一道题,可以准确回想起教材里或者总复习上对应知识点的讲解,包括讲解的原话,包括知道这个知识点还会怎么考;
翻目录而知章节里的具体内容,能大致陈述,知道重难点;
……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课本不只是教材,它还包括各科的总复习参考书。要知道参考书上现成的分类总结将是你复习的捷径。所以回归课本的时候,要坚持下面几个原则:
教材与参考书要结合起来看。不能单纯只看教材(比较浅显),也不能只看具体的参考书(多而杂,不容易把握重点)。
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重新背一遍。而是针对薄弱点有选择地看。
比如,你拿着课本或者参考书的目录,能想到这章的内容、重点、常考点串联起来的就是你基本掌握的,有模糊或者根本构建不起来框架的,一定要好好复习,这就是你的知识盲区!
一次看到位。发现弱点的及时记笔记,后面重点学。全面过一遍很费时间,后面你不一定还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正确的“回归课本”的学习步骤是:
看课本 → 看到课本中自己欠缺的部分 → 看有关这部分的参考书 → 做针对这部分的练习题 → 记笔记/错题本 → 再回头看课本。
如此循环。
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回归课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回归。这就是有一句经典的语录:带着问题看书最有效。所以,我们要学会把历次重大考试考过的试卷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然后把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再做做,再体会体会。还有不懂的,我们才翻开课本,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统统看一看。这里必须提醒的是,光看是不够的,一定要做!一定要动手做题。这叫做从题目到课本。这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但还不够。按照课本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一直往后看,由于有上一步骤的准备,我们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了,于是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边看书边体会;在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边做题边玩味。另外,还要把历次考试的试卷、历年中考真题试卷、复习资料摆在课桌的右上方,觉得需要翻题目的时候就翻一下,边翻边体会。右下方摆上笔记本、草稿纸,边体会边记录。这个记录就是最后两三天复习的重点了。这当中也有一句经典的语录:掌握常考点,就能上重点。依据记录的笔记,翻开课本或者复习资料的目录,或者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拿一张白纸,开始回忆每一个学科有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每一个考点有哪些重要的考法,经常怎么样出题,常用到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常常出错的地方是什么。这一遍的目的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这个工作一天就够了。语文、英语不太适合这个方法,即便回归课本,语文英语也最多读读文章,我觉得还不如回归考卷。研究中考真题的出题思路或者答题要点,比看课本还有用。这是基于这两个学科的特殊性。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制胜的关键,核心的关键还是完美主义错误在作怪。要学会放下一些自己根本就搞不懂的地方,因为中考复习没有终点。不要对自己抱有太大期望。也不要过于轻视已经会的部分,往往这才是中考的盲区,很多学生就在这里一失足成千古恨!你能否总结出有关这个知识点出题方式的变化?
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阻碍了你快速解题?
当你发现了阻碍你快速准确解题的原因时,你就要思考一下:以前学习时为什么就忽略了这个知识点呢?总结原因,比如说是不是开始学习课本的时候,是不是由于文字的不精确导致了定义理解的深度不到位而造成的。
当一切完成后,我们就要重新回归课本,找到对自己是欠缺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训练,正确短时间内掌握。
总之,希望大家利用仅有的时间,在中考来临之前,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查漏补缺,把课本再仔细地学习一遍。
文章沟通&反馈 商务合作| 微信号:Qdniceday声明 | 以上图文,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