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级语文电子教案领取方式
点击关注公众号 “小枝备课”
文末有1-6年级语文电子教案下载方式需要请拉到文末
大家好呀,我是小枝!
今天小枝给大家分享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祖、掏、摘”三个字,理解并掌握“祖先、原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好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认读含有“摘、掏、采”等动词的词语,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2.能仿照诗中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正音:祖——平舌音。
(2)指导识记:祖——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部首“礻”,右边是“而且”的“且”。
(3)组词。
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什么?
3.梳理问题: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时,引导学生质疑,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使学生懂得带着问题学会更有目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浓”是后鼻音,注意n的发音;读好“摘”的翘舌音;读好“赛”的平舌音。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可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
①换偏旁识记:掏—萄,蔷—墙。
②偏旁归类:“蔷、薇”都是草字头,“逗、逮”都是走之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梳理自读感悟。
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理解的?
2.交流: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摇篮”和“原始森林”的意思,为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原始森林的相关资料。
(2)观看视频,感受原始森林的广袤无垠,郁郁苍苍。
(3)说说“苍苍茫茫”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读出原始森林的美丽、广袤、苍郁。
4.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呢?下节课再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交流、观看视频,使学生对原始森林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原始森林的喜爱之情。自然地产生问题,为下文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指导书写,评议成果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祖、啊、浓、摘、掏、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2.教师着重指导生字的字形(“摘、掏”)。(这两个字左边都是“扌”,表示人的动作。注意“摘”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商”,“掏”的右边中的“缶”要注意避让。)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投影反馈,学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写好字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通过做小老师提醒,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
一、导入
1.字理识字——观看“祖”字介绍视频,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写,作品展评。组词祖先。(板书:祖先)
2.看图,理解摇篮是什么?(板书:摇篮)
3.导入新课:今天学习,祖先的摇篮。(板书:的 补充完整课题)
4.问: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祖先的摇篮到底在哪里呢?
二、精读
(一)认读理解“祖先”“摇篮”
1.解读课题,初步朗读,识字“祖”。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祖先的摇篮长什么样;祖先的摇篮在哪里?
师:“祖”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加一加是常用的识字好方法,谁来加一加?
师:那老师想把“祖”字写好,你觉得要注意哪些地方?
师:祖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写字法宝……
师:“祖”可以组什么词?
生;祖先、祖宗
2.理解“祖先”和“摇篮”。
师:祖先是什么?
师:民族或家族的先辈叫祖先。
师:摇篮是什么?看图。是啊,在字典中摇篮是有两个意思的,课文中的摇篮是哪个意思呢?(预设学生说错:课文内容和插图有提到摇篮吗?)
师:了解祖先和摇篮,我们祖先的摇篮到底在哪里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看到102页,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祖先的摇篮到底在哪里呢?生:在原始森林。(板书)
3.师:呀!祖先的摇篮居然在原始森林呀,多有意思呀!我们把这一部分来读一读吧!
4.师:原始森林有什么特点呢?
生:大(板书)。
5.师:在这一小节中啊,还有一个四字词也能概括原始森林,这片浓绿大树荫的这一特点,谁找到了?
生: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
6.师:是啊,一眼望去无边无际,这样的原始森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7.师:居然把蓝天都遮住了,怎么把它读好呢?谁来读一读?
8.师:你看就这样,把有特点的字重读,把一些重点的词语,语速放慢一点,你们就能读出这种感觉了,一起来试试吧。
9.师: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生活中还有一望无边的什么呢?(大海,星空)
(二)认读带动词的短语
1.师:自由地读一读2、3小节,边读边圈画,在这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中,我们的祖先都在那里做些什么事情呢?
生:汇报→读
摘野果 掏鹊蛋 逗松鼠 和野兔赛跑 (追野兔)
采蔷薇 捉蜻蜓 逮蝈蝈 看蘑菇打伞 (赏蘑菇) (板书)(读)
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环节修改建议:争取落实三个步骤,将环节做足——学生读准,发现加点字的特点;换一换比较(摘野果、采蘑菇互换为采野果、摘蘑菇),体会用词的准确;在熟读基础上拓展补充,说继续同类词组(荡秋千、遛小狗)。
2.师:这些词语很有意思,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了吗?
生:一个带动作的字+名称的词(事物)
3.师:你们还见过这样的词语吗?(及时评价…)
4.师:这样有意思的词语我们用有意思的读法来来加深印象吧!
(重读带动作的字;拍手歌;问答式朗读)
5.师:“掏”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一个生字,把“掏鹊蛋”改成“拿鹊蛋”可以吗?
生:不可以
6.师:(微课)
7.师:所以啊!“掏”字用得很准确的,不能换的哦!
8.师:在生活中,你还可以说掏什么呢?(掏字是要从一个口子掏出来)(也可以做动作)(预设:掏鸟窝,祖先为了生存会掏鹊蛋饱餐一顿,我们现在可不能掏鸟窝哦)
9.师:看来中国的汉字文化真的源远流长,看看这个“掏”字我们尝试着怎么把它写好呢?
10.师:“掏”“摘”都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字,它们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等高,请同学们描红一个,写一个。
11.师:动词要会写还要会读,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读吗?
(三)指导朗读,读好问句
1.“我想”后面是个什么符号?还记得我们前面有学到破折号是可以表示声音延长的。来试试吧。我想,预备起……
2.点播“我想”要读书思考的味道,朗读是入情入境,边读边想象:我们的祖先,曾在原始森林里做过哪些事?读出猜想、好奇的感觉。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的感受呢?
生:自由,快乐。
师:是啊,多么自由快乐的生活呀!让我们配上音乐,带上快乐,体验一下祖先们在原始森林中的快乐生活吧!配乐齐读诗歌。
三、结课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很多事情,他们还会做些什么?会或者怎样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展开下想象?展开想象有什么方法吗?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索。(展开想象的基本方法:联系生活经验想象、看插图想象、结合自己的愿望想象)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1.重视朗读训练。
教学时,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直以来,诗歌教学有一定难度,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配以图片,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优美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森林里生活的场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训练。
在这首诗中,有动词短语的练习,仿写句子的练习。在教学时,通过提炼、读、填,让学生感悟和积累,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拓展。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册电子教案如何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