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日高三语文早读(高考倒计时57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四季读书网 5 0
1、4.10日高三语文早读(高考倒计时58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2、4.9日高三语文早读(高考倒计时59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3、4.8日高三语文早读(高考倒计时60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4、4.7日高三语文早读(倒计时61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5、4.6高三语文早读(倒计时62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6、高三语文早读4.2(倒计时66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7、(4.1)高三语文早读(高考倒计时70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8、(41-80)2024届高三语文名校近期名句默写汇总整理(41-80)
9、2024届高三语文名校近期名句默写汇总整理(40套)带教师用答案
4.11日高三语文早读(高考倒计时57天,回归教材,做好教考衔接)
一、早读任务
1、梳理《乡土中国》,认识中国乡土社会,养成文化自觉,了解重点的“差序格局”概念。
2、继续背诵60篇古诗文。
3、读拓展资料
二、课外拓展资料:
1、人民论坛网评 | 从“感动”中学会奋进
2024-04-09人民论坛网 作者: 陶成
近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感动人心的片段很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有孟二梅“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乘客饿着”的铿锵承诺,更有张雨霏“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的家国情怀等等。他们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为光辉的一面,也如同一座灯塔,引领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坚定理想信念,永不动摇。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虚无的,它是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观点,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2023年,张雨霏参加了59项次的比赛,收获了23枚金牌以及4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好成绩。她表示,“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及时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向先进典型学习,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锤炼过硬本领,永不打折。过硬本领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关键一招。水稻专家杨华德通过潜心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八年时间成功将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摆脱贫困与粮食困境的“金钥匙”。面对自动化码头技术被国外垄断,大国工匠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常规八到十年建设任务。过硬本领不是一时一刻就能锤炼出来的,会经历酸甜苦辣,只有在实干中领悟,在大事面前长见识,在小事中反复磨砺,方能练就好本领。
努力奋勇拼搏,永不言弃。拼搏是最好的状态,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拼搏进取,不怕苦不怕累向前冲,发挥出了各自最好的水平。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从抗美援朝一战成名,到新时代上高原、跨远洋、出岛链,不同的任务,相同的使命。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拼搏”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作为基层干部,只有真正将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作为执政为民的“金标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以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在急难险重面前,保持锐意进取的精气神,锚定目标不松弛,坚持守正创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才能造福一方百姓。
当今,我们正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困难挑战都不少,在汲取榜样力量中奋进,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走好复兴路上的每一步。(作者:陶成)
          
2、人民论坛网评 | 建设美丽中国 青少年“向绿而行”
2024-04-09 人民论坛网 作者: 季宝干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从小要积极参加劳动、植树造林,把绿色的种子种进心里,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勤奋学习、锻炼身体、茁壮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美丽中国建设后继有人,生态文明理念必将代代相传。关注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赋予的历史使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青少年“向绿而行”,才能让美丽中国建设的底色更“绿”。
如果说,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则是一个长期工程。生态文明素养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优秀品质,需要良好的方法去引导。“保护母亲河行动”已走过20多个年头,见证了中国青少年大步迈进的环保步伐。截至2023年11月,“保护母亲河行动”累计筹集资金近6亿人民币,推动建设了520多万亩青年林;累计吸引6.4亿人次参与各类环保实践;传播影响超10亿人次。如今,“保护母亲河行动”迭代为新时代青少年生态文明品牌“美丽中国·青春行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向绿而行”,逐渐成为绿色倡导、净滩护水、垃圾分类、增殖放流、候鸟守护等环保实践的主要参与力量。
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培育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情,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和支持。2020年6月,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印发了《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全面启动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其影响也日益显现。2021年,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提升各类人群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科学素养。青少年作为其中重要的培育对象,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以青春之我,点亮美丽中国,为“绿色中国”“美丽中国”贡献坚实力量。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大自然也是课堂。许多地方在植树节期间拓展植树活动内容,开展绿色环保知识宣传、爱绿护绿留影等一系列绿色时尚文化活动,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生态环保观念,并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美丽中国建设中来,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学校、家庭、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融入当代青少年血脉,中国青少年接力“向绿而行”,以青春之力汇聚美丽中国建设磅礴力量。(作者:季宝干)
          
3、人民论坛网评 | 深入乡土中国 答好时代“考卷”
2023-05-08  人民论坛网 作者: 梁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勉励新时代青年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如何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考验。这就需要青年干部深入乡土中国,聆听那些发源于土地深处的回响,汲取那些智慧给予我们的营养,让乡村迸发新的生机。
民族要复兴,乡村振兴势在必行。乡村振兴,不仅仅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还要重视留住美丽乡愁,展现乡村时代价值。
“乡土”是中国社会的“底色”,刻画出中国乡村最真实而本质的面貌。走入乡土中国,才算是真正走进了中国基层社会。青年干部要拿好“放大镜”,关注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看似寻常的处事方式下潜移默化的乡村规则,一步一个脚印,把事实往纸上写,从实际生活中理解基层社会,在包罗万象的民间生活中捕捉传统乡村的复杂细节。    
深入乡土中国,感受青砖白瓦下的“诗与远方”,进一步擦亮中国乡村的时代“底色”。新时代青年干部要走出一方校园书斋,在村野和形形色色的群众对话,在田野实践中开展鲜活的调查研究,沉浸在庄寨老宅、祠堂庙宇、广场村办、乡间马路上,探寻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感知生生不息的乡土文化,探寻农耕文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在蓝天绿野、山水相依的田园生活中,留住传统根脉,记住美丽乡愁,在乡村振兴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乡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表达。同时,要以乡村为镜,进一步思考乡村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平衡点,才能在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中拥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乡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自觉扛起时代使命,深入乡土中国,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细心、热心、耐心答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考卷”,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照进乡土现实。(作者:梁莹)
三、早读任务检测:
(1)屈原在《离骚》中急切希望君王能重用自己,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做出贡献的句子是“      ,      !”
(2)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仰慕之情,高适《燕歌行并序》“      ,      ”也提到了李广,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3)小刚漫步江边,看着滔滔江水,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诗名句“      ,      ”,以时空对举,从时空两个角度来体味诗人当时的感受。
4)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自己种树的诀窍不是让树木活得长、长得快,而是“           ,            ”,其观点对育人治国颇具启示意义。
5)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都以宽广的水面衬出了船之渺小。
6)“浊酒”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借一壶浊酒,浇胸中块垒,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如“           ,            ”。
四、早读任务答案:
(1)屈原在《离骚》中急切希望君王能重用自己,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做出贡献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仰慕之情,高适《燕歌行并序》“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也提到了李广,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3)小刚漫步江边,看着滔滔江水,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诗名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时空对举,从时空两个角度来体味诗人当时的感受。      
4)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自己种树的诀窍不是让树木活得长、长得快,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其观点对育人治国颇具启示意义。
5)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两句,都以宽广的水面衬出了船之渺小。
6)“浊酒”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借一壶浊酒,浇胸中块垒,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浊酒慰飘零,百首新诗见典型/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