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四季读书网 25 0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五指山大叶种茶品质优良,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位于五指山热带雨林深处的毛纳村,曾是一个偏远落后的黎族村寨,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并依托茶旅融合(图1),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走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好的发展之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毛纳村乡村振兴的步伐越来越坚实。据此完成1~2题。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1张

1.五指山大叶种茶品质优良,得益于当地(  )

A.悠久的种植历史     B.传统的加工技艺

C.优越的自然环境     D.丰富的种植经验

2.除茶产业之外,毛纳村茶旅融合发展的特色资源禀赋是(  )

A.黎族文化和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和乡村田园

C.黎族文化和海岛风光   D.海岛风光和乡村田园

【第1题】以五指山大叶种茶为例,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五指山是海南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多雨多雾,光、热、水资源丰富,土质微酸、土层深厚肥沃,是我国最南端的高山云雾茶叶产区。五指山作为海南大叶种茶的故乡,也是“华夏第一早春茶”生产地之一,其早春茶上市时间比我国其他地区早1至3个月,加之冬春季少病虫害,出产的茶叶香醇。得天独厚的高山雨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的滋润,成就了五指山大叶种茶的优良品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考查学生对毛纳村茶旅融合发展特色资源禀赋的认知和思考。结合图文材料信息,“位于五指山热带雨林深处的毛纳村”突出了毛纳村拥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黎族村寨”表明毛纳村有着黎族文化特色。图1所示的沉浸式实景演出凸显了雨林特征和以黎锦为代表的黎族文化,反映了毛纳村乡村旅游特色。因此,黎族文化和热带雨林是毛纳村茶旅融合发展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海录》记载了我国清代船员的航海见闻:“万山一名鲁万山,广州外海岛屿也。山有二,东山在新安县界,西山在香山县界,沿海渔船藉以避风雨。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凡南洋海艘俱由此出口,故纪海国自万山始。”图2展现了海南先民根据航向和用航海时间估算的距离而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局部)。据此完成3~4题。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2张

3.广东沿海地名多有“澳”字,“澳”字代表(  )

A.海峡 B.岛屿

C.滩涂 D.海湾

4.我国海南先民精确绘制该作业线路图,主要运用了(  )

A.罗盘和燃香 B.罗盘和洋流

C.星象和燃香 D.星象和洋流

参考答案

【第3题】考查学生对海岸地貌特征和地名地理含义的理解。解析文字材料可知,“澳”是可以躲避风浪的背风海区,海湾是海边凹入可以停船的地方,是海水波能消散区域,风缓浪小,结合材料“沿海渔船藉以避风雨”“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可知,“澳”能够确保船舶停靠安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该题充分展现了我国先民自古就注重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趋利避害的实践智慧。故选D。

【第4题】围绕海南先民精确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图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地图绘制工具的认知程度,落实地理实践力考查目标。该图涵盖渔民传统作业地点、传统地名和传统作业线路。海南先民按照珊瑚礁与海面之间的关系,为南海岛礁注以峙、仔、线、沙、线排、沙排、郎等不同类型名称。“峙”“仔”指高潮时仍出露水面的岛屿和沙洲,如铁峙、奈罗下峙、铜铳仔;“线”“沙”指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露的礁,如六门沙;“线排”“沙排”指始终处于海面之下,但离海面较近的暗沙;“郎”指海面以下较深的暗滩。有些岛礁的名字表示岛礁的形状,如“鱼鳞”。海南先民以潭门镇为起点,用罗盘测定航向,用燃香时长测量距离,精准标定了岛礁位置和航海线路。星象会随季节而变化,洋流在小区域尺度的流速流向具有不确定性,作为测量依据,可操作性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意在歌颂南海先民热爱家园、崇尚劳动、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品质,引领地理育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锤炼意志品质”上下功夫。故选A。

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德国一汽车企业某款电动汽车采用大量碳纤维部件,其生产各环节严格遵循零碳排放理念。下图示意该企业所用碳纤维部件的纵向主要生产环节布局,其中原丝碳化环节耗能较大。据此完成5-6题。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3张

5.该企业选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主要为了(  )

A.开拓销售市场 B.降低原丝成本

C.促进合作研发 D.增加战略储备

6.将原丝碳化环节布局在M市,倚重了当地(  )

A.丰富的水能 B.先进的技术

C.完善的设施 D.便利的航运

【第5题】读图可知,日本是世界主要的原丝供应出口国,选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主要是为了降低原丝成本,B 正确:碳纤维原丝只是该企业终端产品的一个原材料,还需要经过多级加工,因此不是为了开拓市场,A 错误:该企业直接使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并没有与日本生产企业进行合作研发,C错误:增加战略储备并不一定要选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D错误。故选B。

【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原丝碳化环节耗能较大,应靠近能源充足的地区。M 市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哥伦比亚河沿岸,美国西北部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A 正确:哥伦比亚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优势不突出,BC 错误M市的河流流经区落差大,水流急,航运功能不高,D错误。故选A。

晋北山区一煤矿地处某河流源头汇水区,因煤质高硫、污染严重被关闭。关闭后遗留较大采空区,致地表产生塌陷坑。当地利用碎石、煤矸石等充填采空区,使地表基本稳定,但采空区积水污染物超标,威胁水环境安全(下图)。近年来,当地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实施了回填塌陷坑,封堵地裂缝和修建污水处理设施等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据此完成7-9题。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4张

7.采空区积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地表污染物 B.上覆透水层

C.顶板坍塌物 D.煤及煤矸石

8.回填坍塌坑、封堵地裂缝主要是为了防止(   )

A.地表再塌陷 B.裂缝持续扩大

C.地表水下渗 D.地表植被破坏

9.为防患于未然,新矿山开发首先应做好(   )

A.生态环境修复 B.智能开采设计

C.矿山安全监测 D.资源环境评价

【第7题】采空区位于地下,地表污染物不是其主要来源,A 错误:上覆透水层对污染水体有净化作用,不是采空区积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B 错误:采空区煤及煤研石已被开采完,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采空区致地表产生塌陷坑,顶板坍塌物堆积在采空区造成采空区积水污染,C 正确。故选C。

【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采空区致地表产生塌陷坑,当地利用碎石、煤研石等充填采空区,目的是使地表基本稳定,防止地表再塌陷,A正确;回填坍塌坑、封堵地裂缝并不能防止地表水下渗,C 错误;回填物质覆盖在坍塌坑上,短时间内可能会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D错误,防止裂缝持续扩大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地表再塌陷,B排除。故选A。

【第9题】结合材料可知,晋北山区煤矿开发后造成地面塌陷、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为防患于未然,新矿山开发首先应做好资源环境评价,D正确:生态环境修复是出现问题之后的补救措施,没有防患于未然,A错误;智能开采设计和矿山安全监测是针对矿山开采作业中的措施,不是防范矿区开采带来的整体问题的措施,BC错误。故选D。

海水温度分布状况影响大气环流,对天气系统和长期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某年赤道附近(5°S-5°N)部分海域海表温度距平时间-经度剖面(单位:℃)。据此完成10-11题。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5张

10.上图反映该年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出现( )

A.厄尔尼诺现象         B.厄尔尼诺现象一拉尼娜现象

C.拉尼娜现象              D.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11.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此现象发生时,易出现( )

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 B.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

C.秘鲁沿岸积云对流活动增强 D.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多

【第10题】读图可知,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等值线为负值,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低: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等值线基本为正值,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而厄尔尼诺年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综上所述,C 正确,ABD错误。故选C。

【第11题】此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水水温异常偏低,东南信风增强,更多的表层海水由太平洋东部海区带至太平洋西部海区,位于太平洋西部的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B正确: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A 错误:秘鲁寒流势力增强,秘鲁沿岸下沉气流更强,不利于积云对流活动,更加干燥,C错误:太平洋西侧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少,D错误。故选B。

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图3a点P所示。任意点0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图3a 所示。图3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成12~13题。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6张

12.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的显著特征为( )

A.少子化、红利化 B.多子化、年轻化

C.少子化、老龄化 D.红利化、年轻化

13.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到2.1,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图3b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12题】考查1966~1982年期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特征。试题要求学生从图3a中解读O点运动方向的人口地理学含义(老龄化、年轻化、多子化、少子化、负债化、红利化),建立判读参照系,通过追踪图3b中点(人口年龄结构)的运动方向,解读出我国1966~1982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特征为少子化和红利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3题】考查2020~21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趋势。出生、死亡是影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内因。假设自2020~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由1.3逐步提升到2.1,说明人口预测方案中的总和生育率没有超过更替生育水平(当总和生育率=2.1时,称总和生育率达到更替生育水平,即子女一代人口数量与父母一代人口数量大致相当),未来我国人口的少子化趋势依然存在,但会持续减弱;假设自2020~210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意味着人口预测方案中的人口死亡率会持续下降,未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将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加重。由于2010~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已经呈现出老龄化和负债化趋向,对于人口惯性系统,这一演变趋势将继续维持,结合题干假设条件,2020~21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趋势为:少儿人口占比先降后升、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口占比升高,故D选项最符合题意。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图4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 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14~16题。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7张

14.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面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

A.北盘上升 B.两盘差异上升

C.南盘下降 D.两盘差异下降

15. 下列关于地层错动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T₁形成之前不明显 B. T₁形成之前不明显

C. T₂形成之后不明显 D. T₂形成之后不明显

16. 试计算T₂形成时断层两侧上下错位运动了(  )

A.2m       B.3m      C.4m      D.5m

【第14题】河流阶地多是流水侵蚀伴随地壳间歇性抬升而形成的。景观图中四级阶地出露状况表明,在阶地发育过程中,区域地壳构造运动的总体特点是间歇性抬升。因此,阶地被断层F错断进而使断层南、北两盘阶地面出现高差,不是单独的北盘上升或南盘下降所导致,更不是两盘差异下降所造成,而是两盘在整体上升的背景下出现了上升幅度的差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5题】河流阶地的形成发育规律表明四级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T4、T3、T2、T。由于断层F的间歇性活动,使T4、T3、T₂被不同程度地错断,表现为从高一级阶地到低一级阶地,阶地面高差在不同程度缩小,只有最晚形成的T未被错断,故可判断T形成后断层活动不明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6题】由前面分析可知,断层F的间歇性活动首先错断T4,其后同时错断T;和T,再后同时错断T₂和T3、T4,而T¡未被错断。因此,断层南北两盘T的高差值是T4、T3、T2三次错断产生的高差之和;T3高差值是T;和T2两次错断产生的高差值累加;T₂的高差值为自身错断后产生的高差值。从图中给出的阶地面高程值来看,断层南北两盘T3阶地面高差为5m,Tz阶地面高差为2m,由此可以推算出,至T₂错断前,断层F两侧T3的高差是3m。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下图阴影部分)绵延约500千米,最高峰为友谊峰,自西北向东南山体逐渐降低。晚更新世以来,受该山区雪线上升影响,第四纪不同时期冰川作用产生的冰斗、槽谷汇聚冰雪融水利大气降水,形成众多冰湖。在气候转暖、年降水量变幅较小背景下,1992-2013年山地各区域冰湖数量科面积均发生了变化(下表1和表2)。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8张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9张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10张

(1)概括该山区冰湖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影响因素。(8分)

(2)阐释冰湖变化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分)

(1)

【答案】:特征:西北部的数量和面积均大于东南部(2分);两地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增加,西北部数量增加率大于东南部,面积增加率小于东南部(2分)。因素:海拔:西北部海拔高于东南部(2分)。降水:西北部受来自西风带带来水汽影响大,降水多(2分);距海距离:西北部距海距离近(2分);冰川:西北部冰川面积和数量多(2分)。(特征占4分,因素占4分,共8分)

(2)

【答案】:有利影响:延缓了本地区水资源的亏损,增加了当地工农业用水量,有利于区域的发展(4分)。不利影响:冰湖水量增加加剧了溃坝的风险(造成本地水资源流失),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影响本地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发展,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4分)。(共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伴随新产业空间的兴起与拓展,上海和洛杉矶两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洛杉矶大都市区在市场主导下,灵活生产不断增长与扩散,边缘城市不断涌现,产业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网络化”分布格局。上海大都市区在政策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产业结构由传统制造业主导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快速转变,郊区新城(卫星城)蓬勃发展。图5示意2014年上海和洛杉矶两大都市区产业空间关联和组织形态。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11张

(1)分析洛杉矶产业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请在图5中为上海挑选分别体现①和②的关键词。(4分)

①CBD和各产业中心之间的关联特征②CBD 以外各产业中心之间的关联特征

(3)从产业与城市关系角度说明上海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过程。(6分)

(1)

【答案】:不同产业及环节自身区位要求不同,同时为降低拥挤成本,形成分散布局(2分);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应、营造创新环境、减少交易费用等,企业空间集聚,形成不同产业中心(2分);发达的交通与信息网络满足了产业中心之间的生产合作需求,促进了产业网络化分布格局的形成(2分)。(共6分)

(2)

【答案】:①信息服务流(2分);②生产制造流(2分)。(共4分)

(3)

【答案】:上海早期主城区产业高度集聚,形成单中心为主的结构;在政策和市场引导下,主城区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功能提升;统筹规划郊区新城(卫星城),吸引人口和产业,逐渐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次(子)中心;依托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形成主城区主导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锂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盐湖锂矿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意义重大。为探究盐湖锂矿成因与可持续开发问题,苏扬老师组织学生搜集了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富锂盐湖相关资料(图6)。资料表明:(1)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和柴达木盆地内部凹陷,为该地盐湖锂矿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锂矿物质主要源自沿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活动区分布的热泉,被那棱格勒河与地下水搬运至终端湖;(3)受蒸发和补给等因素影响,一方面湖区萎缩,分裂成三个盐湖,另一方面含锂湖水蒸发浓缩,形成多成分共生锂矿;(4)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修筑了人工堤坝,使河水不再注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而改入鸭湖。

2023届高考地理河北卷 第12张

(1)经纬和丹霞两位同学分别从内、外力作用角度探究了该地盐湖锂矿的成矿条件。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经纬:板块构造运动是盐湖锂矿形成的先决条件。丹霞:流水搬运是盐湖中锂富集的主要途径。(4分)

(2)试述鸭湖可作为后备锂资源库的条件。(4分)

(3)若未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资源枯竭,请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提出开发鸭湖锂矿的工程和技术措施。(8分)

【答案】:经纬: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形成富含锂元素的热泉(2分);地壳运动形成凹陷盆地,利于泉水的汇集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断印度洋水汽输入,使气候趋于干旱(2分)。(共4分)丹霞:地表径流挟带含锂矿物流入盐湖(2分);地下径流溶解岩层中的锂元素补给给盐湖(2分);泉水挟带锂元素补给盐湖(2分)。(任答一方向,共4分)

(2)

【答案】:鸭湖与东、西台吉乃尔湖具有相同的成矿条件(2分);流水不断搬运锂矿物质进入鸭湖,气候变干,湖水蒸发,锂元素富集成矿(2分)。(4分)

(3)

【答案】:修筑堤坝使河水不再流入鸭湖(2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完善当地基础设施(2分);改进技术,提高“三废”的处理能力;研发新技术,提高锂矿开采中的利用率(2分)。(共6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