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有删改)
文本二: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谈及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引出雨中游览西溪的叙述,体现了作者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
B.参观古墓,给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这段体验与沿山大道的空明青翠、西溪的回环秀美等野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状物,例如“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运用比喻的手法,再现了少女摇橹使桨的优美画面。
D.文章在人物描写上花费了不少生动的笔墨,观景、挥毫、饮酒、吹箫,透露出闲情诗意,增添了文学底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虽然对“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这种独断笼统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但又转换角度,引出对山水及自然景物的认识。
B.文章认为,每个人都有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则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特别有生活气息。
C.我们只有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才能成为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者。
D.文章运用比喻强调自然对心灵的作用,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文本一的行文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9.文本二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
答案及解析
6.A
7.C
8.文本一按照时间发展和空间转换两条线索行文。①本文以时间发展为线索,记叙了作者赏游西溪的两次经历,第一次为两星期前的雨天游览,第二次为前天的午后晴日游览,无时不充满了悠然的诗意和浪漫的情怀。②本文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写了作者游西溪的经过,从路上所闻开始,依次写到车里所见、船中所感,最后写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处处立体地展现了西溪独特的野趣。
9.示例一:①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和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②文本一叙述了作者偕友人游览西溪的经历,他们能发现自然的野趣,写出了清新的文字,文人的雅兴、悠然的诗情与自然的野趣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示例二:①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②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像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A.“体现了作者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错误,从文本一第一段“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可知这是作者朋友的观点,并不能直接表现作者的审美情趣。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只有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才能成为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者”说法过于绝对。由文本二第二段“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可知,没有准备的欣赏者,也可以领略山水美景,知识领略不够完全。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回答此题要注意作者的文脉及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写景叙事类散文多以时、空或时空为线索。
从文中“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坐在汽车座里”“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等句子可知,作者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写了游览西溪的经过,从路上所闻开始,依次写到车里所见、船中所感,最后写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此为空间线索;
从文中“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等句子可知,文章交代两次去游西溪的时间,分写西溪的晴、雨景色,形成文章的时间线索。
9.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其实是点明了山水自然和艺术和人生的关系。由原文说“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却是千真万确的。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由这句话可知,山水自然会影响艺术和人生。结合两句话可以概括观点: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和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
而文本一以微雨"为背景,通过作者偕友人游览西溪的路上所闻,车里所见和船中所感,展现了西溪独特的野趣。而途中所见所为,无不充满了文人的雅兴,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体会到了悠然的诗情,使文人的雅兴、悠然的诗情与自然的野趣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由此可以概括观点:文本一叙述了作者偕友人游览西溪的经历,他们能发现自然的野趣,写出了清新的文字,文人的雅兴、悠然的诗情与自然的野趣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每日打卡】为了梦想,为了更好地坚持,今日起,高考语文每日一题开启打卡模式,小伙伴儿们,速度一起来参与吧,每天做完题点下方写留言处写下你的做题次数或答题体验,让更多人见证你的进步。天天坚持打卡的同学,也许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