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89讲:烘托与衬托

四季读书网 1 0

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89讲:烘托与衬托 第1张

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89讲:烘托与衬托

一、绘画中的烘托和衬托

说清烘托和衬托这组话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上图。

图1:烘托

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89讲:烘托与衬托 第2张

大家观察图1,此图中的月亮是图画的构图中心,是图画的主体。但是,你知道这轮浑圆、皎洁的月亮是怎么画出来的么?呵呵,作者其实一笔一墨的工夫都没用在月亮本身画面之上。那么画面上怎么出现了月亮图案?原来是作者在宣纸上将整个夜空都渲染出来,在“夜空”中留下了一处圆形空白(因为宣纸本色是白色),这样,这处不着墨色的空白给观者留下的视觉联想就是一轮明月。中国画把这种画月亮的技法称作“烘托”,又叫“烘云托月”。

图2:衬托之正衬

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89讲:烘托与衬托 第3张

图2是衬托中的正衬。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上图,你会发现,主构图牡丹花之外,除了蝴蝶,还有许多小蜜蜂。既然是“牡丹图”,作者为什么要花一些笔墨来绘画蜂蝶?其目的是为了衬托牡丹花的国色天香——正所谓“花香蝶自来”也。当人们看到绘图中蜂蝶乱舞,内心自然强化了对牡丹的“香艳”特征的体验。

图3:衬托之正衬

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89讲:烘托与衬托 第4张

此《钟馗图》为什么画猛兽老虎?因为凶猛的老虎才能衬托钟馗捉鬼除妖、保家卫民的威猛啊。这就是正衬。画图中钟馗的右上角的几只蝙蝠也是正衬,它是衬托钟馗护佑良善、送达福气。

图4:衬托之反衬

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89讲:烘托与衬托 第5张

这是徐悲鸿先生画的《钟馗图》。其中的小鬼“乖乖仔”形象,是在表现钟馗对世间魑魅魍魉的强大压迫感,反衬主人公的霸气和神威。

通过对上面4幅图的观察与分析,大家应该明白,在国画技法中,衬托与烘托并不相同。

烘托是侧面描写,不写之写,象在笔外;衬托是正面描写,次要描写,轻描淡写。

二、文学中的烘托和衬托

我们再从文学的角度来聊聊这两个概念。

(一)烘托和衬托的内涵。

文学层面的烘托,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或表达的情感鲜明突出。具体来说,有以人烘托人、以物烘托人、以物烘托物等形式。

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烘托,全句字字写景,其实字字蕴情。

文学上的衬托,是指用甲事物(宾)来陪衬和对照,以突出乙事物(主)。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陪衬所描绘的事物,俗语说的“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即指正衬。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对照所描绘的事物,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即为反衬。

郭德纲经常开玩笑说:“不是我们多么优秀,全靠同行衬托。”大家注意:郭德纲用的词语是“衬托”,而不是“烘托”。为什么不用“烘托”?因为郭德纲口中的“衬托”是指“反衬”——其潜台词是同行不优秀,而烘托手法中没有反面烘托。所以郭德纲用“衬托”一词是合适的。

我们平时说的“以景衬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等等,都是衬托。但是,使用这些术语的语言就不一定是烘托吗?——我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再补充聊一下这个话题。

(二)烘托和衬托的区别。

总的来说,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或某种情感得到凸显。

对于衬托和烘托的区别,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1.两者表达作用有所不同。

烘托在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借助对景物、背景、氛围的描绘来表达和抒发作品思想情感或凸显主要人物。

比如通过月色的描绘烘托出夜晚的静谧、冷寂,或通过表现夜晚静谧、冷寂的氛围来暗示人物的某种心情,等等。

而衬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对象或主要人物的特征。

2.两者描述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使用烘托手法的文字中,笔墨的侧重点并不在目标物上。比如,我想描写月亮,但我不用文字来写月亮,我用大量笔墨来写云雾、夜空、山峦、杂树、鸟鸣。也就是说,笔墨的重心和文章的重心并不一致,笔墨重心在此,而文章主旨在彼。

而使用衬托手法的段落不是这样的。主体与宾体都会用文字来描述,只是文章的主体用的文字多,而宾体用的文字少。比如我写春天花园的花朵之美,我既有大量文字直接描写花儿的姹紫嫣红、香气扑鼻,也会捎带一点文字来写蜂蝶虫鸟。前者和后者的笔墨力度不同。

3.两者手法有所不同。

烘托文字本身相对于主旨和情感来说,属于侧面描写的范畴,往往会有暗示、隐喻等手法的融入。

而衬托,我个人认为还是属于类似于直接描写,它会有比照、映衬的参与。

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衬托跟侧面描写有没有关系?答案是:不排除这种可能。

也就是说,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衬托、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对于文章重心,即思想感情、主要人物,有的文字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但是,对于这些侧面描写的文字内容本身来说,它又是直接描写,即正面描写。即侧面描写又是通过直接(正面)的描写形式来实现其侧面烘托的作用的。比如,《口技》中“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几句,是侧面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之高超的,而从“宾客”的角度看呢?此处文字又是对“宾客”使用了神态、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手法。

再比如,景物烘托感情,景物相对于感情来说,它属于侧面烘托,但描写景物特点的过程,则要写出景物的远近高低,色形味态等等,这些特征的表现是靠直接刻画来完成,这个直接刻画,就是正面描写。

再以《陌上桑》为例来谈谈对这两者的判断。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烘托。前两句写美好的朝阳和灿烂阳光映射下的⼥主⼈公的楼阁,以景美境美烘托⼈物之美。

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衬托之正衬。青丝、桂枝、倭堕髻、明月珠、缃绮、紫绮,皆是以物写人,以美衬美,表现极致之美。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烘托。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绝世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衬托之反衬。使君的猥琐好色、愚蠢霸道,反衬罗敷美丽坚贞。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衬托之正衬。以夫婿威仪赫赫、高贵通达、品貌皆优衬托罗敷之美,以白马及马饰、价值千万鹿卢剑衬托夫婿英姿。

在即将写完本文之前,再多说几句。很多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在实际运用中,真的很难判断某句诗、某段话到底使用了烘托还是衬托,原因在于语言运用有它复杂的一面。

举个例子吧。我们来看几句诗: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大家说说这两句诗是烘托还是衬托?大部分人都会说他们肯定是衬托啊,不仅是衬托,而且是衬托中的反衬——以闹衬静、以声衬静。大家说的都没错,它们确实是衬托。但是,我也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为什么单单把这两句诗拎出来说?因为这两句诗被“搜狗百科”作为“烘托”的例证来使用的。“搜狗百科”使用例证不当吗?并非如此。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诗句之外的人——抒情主人公的特定心情的。

也就是说,这两句诗既有衬托,也有烘托。

当然,关于烘托和衬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处语言的判断,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专家们也可能各持异见。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模糊一下烘托和衬托两个概念之间的边界?——将烘托理解为广义的衬托或衬托中的正衬,如何?

如果大家对“烘托”的概念仍是模糊的话,可以再去读一读“彭城语文”公众号中《高考语文应考技巧第53讲:渲染和烘托(艺术表现手法之一)》。那篇文章对烘托的介绍较为详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