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以仓鼠爱德华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2021浙江宁波)2.在拍摄第④段“而今,我已经有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和第⑫段“今年我决定回去”的内容时,你将儿时过年的情景、离家及三年异乡生活的镜头交错拍摄,请说说这样拍摄的好处。(2022重庆B卷)1.第一人称视角(限知视角,叙述者=人物):增加代入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叙述更有悬念;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和详细描写心理。2.第二人称视角:直接对话,真切自然,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效果。3.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以旁观者身份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让读者能够了解到所有的真相。4.特殊视角:儿童视角:使得情节更显真实,纯真感人或体现童真童趣或通过表现事件对孩童的影响,深化主旨;成年视角:从现在的角度看待过去发生的事件,审视、反思、批判往事,揭示主题。《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我”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是叙述者,但“我”不是主人公,只是起着穿线的作用;“我”是于勒的侄儿,由“我”来叙述叔叔的遭遇,父母态度的变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义更深刻;“我”是家中唯一同情于勒的人,设置对立面,可使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显得更突出,对比更强烈。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3分)①音乐缓缓响起,灯光骤然雪亮。偌大的影院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位瘦高的老年观众,直挺挺站立着。②这时候,屏幕上出现一行大字:“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老人庄严地举起右侧残臂,敬了一个军礼……③1933年,李化武生于大巴山深处。1951年4月,他主动报名参加志愿军。⑤1951年12月,李化武随部队开赴轿岩山阻击敌军。突然,炮弹尖厉的呼啸声从高空传来。未及细想,李化武跳进身边新炸开的弹坑,双手护头,顺势趴下。一枚炮弹在身边爆炸,他两眼一黑,昏了过去……从此,他失去了右眼和双前臂。⑥辗转回国治疗后,他被送进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简称荣军院)疗养。刚开始,李化武连自己吃饭的能力都没有了,他情绪低落,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医护人员告诉他,全班战友都牺牲了,只有他幸存下来,还给他讲述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一遍遍朗读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28的》。慢慢地,他被主人公钢铁般的意志感动了,决心也要那样去生活,替逝去的战友坚强地活下去。⑦下定决心后,李化武开始练习自己吃饭。两只残臂太短,均从肘部炸断。他让工作人员在右臂残端系上手帕,将勺子插入,再用牙齿勒紧、固定,而后哆哆嗦嗦地向着嘴巴方向靠近。最初,无论怎么努力,饭菜也送不到嘴里,医护人员心疼他,说:“您是英雄,我们的工作就是照顾您。”他说:“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还能坚持写作呢。”⑧继续练习,10次、100次、1000次……10多天后,当他把第一口饭菜送到自己嘴里时,李化武激动得泪流满面。反复练习一个月后,李化武终于可以熟练地用汤勺吃饭了。⑨信心大增的他,接着练习穿衣服、洗漱、上厕所等基本的生活技能。⑪这个过程与练习吃饭相似,用手帕固定铅笔。刚开始,铅笔触到纸,稍一用力,断臂就禁不住地颤抖,笔尖更是乱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写不出一个字。他日夜揣摩,反复练习。一个月后,终于可以写字了。⑫两年后,李化武不仅掌握了1500个汉字,还学会了看报、写信。⑬1956年1月,他用颤抖的右臂,工工整整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不久后,他光荣入党。⑭1963年3月,在李化武的坚持下,省民政厅为他办理了分散供养手续,同意他返乡务农。李化武回到了中漕村。学农活首先要有手啊。只是他,偏偏没有。这就注定了要吃更大的苦。⑮耕田时,牵牛的绳子只能缠绕在断臂上。牛骤然发力,把他的断臂拉出了血。耙冬水田最难。没有手去牵牛鼻绳,就套在一只秃肘上。没有手去掌耙尾,就套上一个圈圈,把另一只秃肘穿进去。开始时,踩不住耙,常常摔在泥水里,冷得直颤抖……⑯千百次地练习,他的动作逐渐熟练,与牛也交上了朋友,配合更加默契了。他终于学会了各种农活。年底,生产队评工分。没有双臂的他,竟然被评为最高的10分。⑰改革开放之后,土地包产到户。李化武和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白天在田里劳作,天黑了才背着柴火回家。他们用自己的汗水,辛辛苦苦拉扯着6个子女长大成人。有一段时期,李化武的儿女们因为下岗、转岗,家里的生活一时陷入困境。有人劝他,你是老英雄,可以找找组织,把儿女调整到有稳定收入的单位。⑱但他说,我的战友们年纪轻轻就为国捐躯了,我侥幸活着,已经享受了国家的优厚待遇,我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他拿出自己的抚恤金,鼓励和支持儿女们自力更生、自谋出路。他和老伴成了几个孩子的家庭保姆,承担起买策、做饭、送饭、看店、接送孩子上学的任务。⑲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化武生活的城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场归来70年,老兵李化武用自己仅存的左眼,看着新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作为一个久历世事、饱经沧桑的老者,他要把自己80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讲给后人听。于是,这些年,他在社会各界频繁宣讲。在学校里,他讲感恩,讲珍惜,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对机关干部,他讲勤政,讲敬业,鼓励他们拼搏奋斗,勇于担当……讲这样的课,他分文不取。他说,我是志愿军老兵,国家有优厚抚恤。我决不收费,我只尽义务。每逢宣讲,李化武总是身穿老式军装,仿佛这样就回到了青春时代。⑳2021年国庆,电影《长津湖》热映。当电影里的志愿军战士们集合时,他也不自觉地站直身子,举起右臂,大声地报出了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姓名:“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5师105团3营7连4排60炮班战士李化武!”1.下面是本文脉络图,阅读全文,将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参考答案】①习字脱盲能读写 ②遇困境自力更生 ③见闻感悟讲变化(每空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清文章脉络。根据文章及图中提示可知,①空对应文章第⑩-⑫段,写李化武练习写字,学会看报、写信;②空对应文章第⑰⑱段,写李化武夫妻辛苦劳作养育子女,遇到困难时自力更生,拒绝给国家添麻烦;③空对应第⑲段,写李化武向社会各界宣讲祖国的发展变化。据此仿照已给出的格式简要概括即可。2.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试体会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继续练习,10次、100次、1000次……10多天后,当他把第一口饭菜送到自己嘴里时,车化武激动得泪流满面。【参考答案】加点词写出了李化武练习吃饭的次数之多,表现出李化武练习吃饭时的艰难程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李化武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去掉则不能达到原句情感的表达效果。(分析词语1分,情感理解2分)【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赏析。细读句子,加点词“10次、100次、1000次”是对“继续练习”的补充描写,通过数字的增加,表现出李化武练习吃饭的艰难和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李化武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如果删去则不利于情感的表达。★3.本文以“他”“李化武”这样的第三人称行文叙事,有何好处?(4分)【参考答案】以旁观者身份讲述老兵李化武的故事,更加客观可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叙述李化武老人的生平经历。(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叙述视角。作答本题,需要明确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作用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本文通篇以“他”“李化武”这样的第三人称视角行文,使叙述更加客观可信,同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叙述李化武老人的生平经历,不受时空限制。4.李化武老人在观看电影后所行的“庄严的军礼”,承载着他怎样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①对战友的怀念、对抗战岁月的敬畏;②对党和国家的感激;③对自己没有辜负逝去的战友,能坚强地生活的自我鼓励。【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庄严的军礼”“情感”,明确本题考查揣摩文中人物心理/情感。作答本题,结合第⑳段“当电影里的志愿军战士们集合时……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姓名”可知李化武对战友的怀念、对抗战岁月的敬畏;结合第⑲段“老兵李化武用自己仅存的左眼,看着新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讲给后人听”可知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激;结合第⑥段“决心也要那样去生活,替逝去的战友坚强地活下去”可知,这个军礼是他对战友的告慰和对自己的鼓励。据此思路作答即可。5.请你谈谈文中是如何有详有略地叙写李化武返乡后的生活的?并结合全文概括李化武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参考答案】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详写李化武返乡后练习耕田、家里陷入困境时坚持自力更生的经历,对其他内容进行略写。李化武老人是一位身残志坚、热爱学习、坚韧顽强、自力更生、爱党爱国的英雄人物。(每小问2分)【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如何”“概括”“一个人”,明确本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作答本题,首先定位到文章第⑭-⑱段,明确文中写李化武返乡生活时,详细描写了他练习耕田的过程和家里陷入困境时拒绝给国家添麻烦,和家人自力更生的经历,对其他内容进行略写。然后细读全文,抓住文章中“继续练习,10次、100次、1000次……李化武激动得泪流满面”“他日夜揣摩,反复练习”“没有双臂的他,竟然被评为最高的10分”“我侥幸活着,已经享受了国家的优厚待遇,我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等内容,可以概括出李化武身残志坚、热爱学习、坚韧顽强、自力更生、爱党爱国的人物形象。据此思路作答即可。6.小明在公众号上阅读了这篇文章,大受感动,想要留言。请根据本文内容帮助小唯写一则赞美语作为留言。(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参考答案】示例:当兵时,你不惧生死;疗养时,你挑战自我;返乡后,你自力更生。心中装着国家的你,用仅存的左眼发出强者的光芒。不愧为当代保尔,时代楷模!【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赞美语”,明确本题考查读写结合。作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李化武的重要事迹:当兵时,不惧生死,英勇奔赴前线;疗养时,学会生活自理和读书写字;返乡后,自力更生,不给国家添麻烦。然后从事迹中提炼人物的品质,如身残志坚、热爱学习、坚韧顽强、自力更生、爱党爱国等。最后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拟写留言,同时要注意使用修辞手法。据此思路作答即可。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4分)①在中学课本里,河西走廊代表着数代历史。张骞、左宗棠等历史名人从这里走来,又从这里走去;或踌躇满志,或壮志未已。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河西走廊是一路风景。巍巍祁连,雄美壮丽;茫茫戈壁,凄美无比。寒来暑往,景色各异。②而对于我们家,河西走廊是一段50年前的记忆。那时,每年春节前,在甘肃工作的爷爷会从河西走廊归来;短暂的团聚之后,便是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归去。持续了二十余年,不曾改变。③我爷爷抗日战争前毕业于北京大学,是那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和时代精英,参加过抗日学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爷爷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有着一个美满的家庭。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响应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听从组织安排,只身一人到甘肃工作,负责林业资源勘查。他常年在野外作业,足迹遍布兰州、张掖、酒泉和武威的每一块土地。在那里,他兢兢业业工作二十余年,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河西走廊;退休没几年便因病离开了我们。④从小就听家里人说,爷爷只身在甘肃生活二十几年,户外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他省吃俭用,把工资几乎都寄回家抚养妻儿。1985年,爷爷离世的时候我尚年幼,对于他的回忆只有些模糊的片段。⑤2021年春天,我已是一名超过十年从医经验的军医。在接到命令后,没有任何犹豫,我穿过河西走廊,来到酒泉市,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代职工作。我带去的除了生活和工作用品之外,还带着一沓极富上世纪时代特征的稿纸-抬头是“甘肃省林业勘测设计队稿纸”。这是爷爷当年从河西走廊带回来的唯一与工作相关的物品。我带着这沓五十年前的稿纸重回河西走廊,希望把它当作时光的密钥,去开启那段属于我爷爷也属于我们家的历史记忆。⑥在代职医院每个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里,我出门诊、做手术,参加巡诊、义诊,进行科室授课、科研写作。在轻松的周末时间,我上网搜寻与“甘肃省林业勘测设计队”相关的所有历史记录,希望能幸运地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我还托张掖本地的朋友费尽心思,查户籍、查单位、查资料,甚至走访了同一时期工作的年长者。然而,由于时间过于久远,当年的单位几经撤换合并,历史资料能保存至今的十之无一。爷爷的信息就如同当年千千万万平凡的支边大军,深深地掩埋在历史深处的尘埃里。⑦今天,当我行走在山丹军马场,当我行走在祁连山下,当我行走在讨赖河边,当我行走在河西走廊很多很多的角落,我感受到了河西走廊四季是鲜明的也是严酷的-夏季的烈日、冬季的严寒、春秋的风沙。我能想象五六十年前,爷爷一个人在这片荒芜的天地里,生活工作条件都极其恶劣,妻子和孩子长年不在身边。他肯定希望经常了解孩子的成长、老人的健康状况,也希望家人能关心自己、来看望自己。但是,受限于当时的通信和交通工具和经济能力,所有的希望都不能实现。⑧爷爷在劳动之余,可能无数次把眼光投向远处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在漫长的时间里独自承受着烈日、风沙、严寒以及孤独的侵袭。今天,我每次抬起头和祁连山遥相对望,都觉得它一定见证过爷爷对家人的思念。每当我走在河西走廊干涸的土地上,都在想爷爷很可能也走过这个地方,我很可能正踏着他的足迹。我们都为这片土地努力过、奉献过,河西走廊冥冥之中成全了我们祖孙二人的交集。如果平行宇宙、平行空间的理论是真实存在的,那我此行相当于作为他的孙子、代表全家人来看望他老人家了,我能想象他会如何的欣喜。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也不能阻断我们的血脉亲情。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无论在曾经、当下还是未来,奋斗永远是每一个奋斗者最闪耀的标签,奉献永远是每一名奉献者最美丽的话题。河西走廊的风沙无论再刮一千年一万年,可以轻易地改变山形地貌,却永远改变不了万千个像爷爷那样的平凡人心中为国奉献的坚定信念。(刊载于2022. 4. 1,有删减)7.为了开启那段属于“我爷爷”也属于“我们家”的历史记忆,“我”做了哪些事情?(4分)【参考答案】①毫不犹豫到酒泉市开始为期一年的代职工作;②上网搜寻、托本地朋友查阅资料、走访同一时期工作的年长者;③行走在河西走廊的各个角落,感受爷爷当年工作环境的恶劣;④遥望祁连山,感受爷爷当年对家人的思念。(每点1分)8.“爷爷”为什么能做到“短暂的团聚之后,便是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归去”?(2分)【参考答案】①爷爷响应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听从组织安排,具有那个时代的奋斗者为国奉献的坚定信念;②爷爷兢兢业业工作二十余年,恪守岗位职责。(答出“奉献”“信念”“兢兢业业”等品质2分)9.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我带着这沓五十年前的稿纸重回河西走廊,希望把它当作时光的密钥,去开启那段属于我爷爷也属于我们家的历史记忆。【参考答案】“密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五十年前的稿纸比作密钥,生动形象地揭示出爷爷五十年前的稿纸是爷爷与当地、与“我们家”唯一密切的关联,能唤醒关于爷爷、关于“我们家”的历史记忆,表现了“我”对探寻这段独特记忆的期待。(答出“比喻”1分,答出作用1分,答出情感1分)10.有人认为,删去最后一段并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不同意。最后一段从回忆爷爷拓展到赞美千千万万像爷爷一样的奋斗者,歌颂了他们为国奉献的坚定信念,抒发“我”的怀念与敬佩之情,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立意更深远;在结构上总结全文,与题目呼应。(表态1分,结构角度1分,内容角度2分)11.本文为什么要以“我的爷爷”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我的爷爷”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抒发“我”对爷爷的怀念之情,“我的”二字饱含为爷爷感到自豪的情感,同时也赞颂了像爷爷一样无私的时代奉献者。(答出“线索”“怀念”“自豪”“奉献者”即可得满分)【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为什么”“为题”,明确本题考查标题理解。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全文内容与主旨进行分析。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回忆爷爷在甘肃的工作经历以及“我”到酒泉市重寻爷爷生活工作过的足迹,开启历史的记忆,故题目“我的爷爷”是文章的线索,“我的”二字揭示了“我”对爷爷的怀念,以及为爷爷感到自豪的情感,由“却永远改变不了万千个像爷爷那样的平凡人心中为国奉献的坚定信念”可知,作者也赞颂了像爷爷一样无私的时代奉献者。据此思路作答即可。★12.本文在叙述视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文章开篇用第三人称介绍爷爷的经历,“他”是主要叙事者;接着用第一人称写“我”追寻爷爷生活工作过的足迹,“我”成为主要的叙事者。叙事视角的转换,使文章的叙述变得既具灵动性又具开放性,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更有利于表达“我”对爷爷的思念与赞扬之情。(答出特点2分,具体分析2分)【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叙述视角”“特点”,明确本题考查叙述视角。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此题考查散文中人称的辨析和作用的分析。阅读文章可知,文章开始是用第三人称介绍爷爷在甘肃的工作经历,然后站在“我”的角度,写“我”到酒泉市代职工作,重寻爷爷生活工作过的足迹,开启历史的记忆。这种叙述视角的转换,打破了单一封闭的叙述方式,突破了主体性叙事的局限,拓展了文章的叙述空间。据此思路作答即可。13.读完本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奉献、奋斗、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舍小家为大家……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其中任意一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3分)【参考答案】示例:我选择“奉献”。“爷爷”为国奉献的坚定信念令人感动,他为响应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义无反顾地离开故土和亲人,持续聚少离多的日子二十余年不曾改变,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感动振奋,他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选词1分,分析2分)【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感受”,明确本题考查主旨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细读文章,本文主要回忆了爷爷在甘肃的工作经历以及“我”到酒泉市重寻爷爷生活工作过的足迹,开启历史的记忆,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爷爷无私奉献、不懈奋斗、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品质;然后从给出的“奉献、奋斗、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舍小家为大家”等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自己的感受。据此思路作答即可。三、真题演练。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①范拾红是江城著名画家,善画虎,号称“江南虎王”。②他画虎,时而用笔繁多,细节明分;时而只寥寥几笔,意境卓然。可不管是用笔繁多,还是寥寥几笔,所画之虎皆毕肖,挂于家中厅堂之上,月明星稀时,仔细听,隐隐有虎啸之声,仿佛画中虎欲挣脱笔墨的束缚,向山林遁去。如果是藏于画匣之中,便时有画纸振动之声,好似里面的老虎按捺不住,要跑出来似的。③范拾红出名后,上门求画的人渐渐多了,特别是非富即贵者,往往承诺给丰厚的润笔费,眉头都不皱一下。不过,范拾红倔,头杯清茶待客,第二杯清茶送客,从不应允。④有好事之人问及其中的缘故,范拾红总是高傲地抬起头,这样慨然作答。在他看来,俗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够丰盈,不够灵动,不配拥有他画的虎。⑥东街的王木匠刚收工回家,还未歇片刻,范拾红就推门而入,送了他一幅“插翅虎”。王木匠的儿子马上要参加高考,近几次模拟考试成绩都不错,极有可能考上名牌大学,范拾红送他一只“插翅虎”,有预祝其子高飞之意。⑦北门的胡剃头,刚要挑着担子出门,范拾红已经候在门口,送了他一幅“跳润虎”。胡剃头的女儿是长跑名将,在国内赛场摘金夺银是常有之事,人称“东方羚羊”。马上要参加国际大赛了,成为世界冠军,是她最大的梦想。范拾红送上这只“跳涧虎”,助其圆梦。⑧西巷的陈炊饼早上一碗稀饭才下肚,范拾红就蹲在了他跟前,送了他一幅“锦毛虎”。范拾红知道,陈炊饼这些年运势低了点儿,前年儿子出了车祸,撒手而去;去年老伴儿病重,卧床不起。陈炊饼起早贪黑卖些炊饼,挣不了几个钱,需要一只“锦毛虎”以壮底气,以增运势。⑨好事之人不解,问:“他们不是俗人吗?怎画虎送他们,还分文不取?”⑪原来,王木匠、胡剃头、陈炊饼,都是范拾红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儿、发小,为人本分规矩。对于本分规矩之人,范拾红从来都是敬重有加。⑬本来,彭建平跟王木匠、胡剃头、陈炊饼他们一样,都是范拾红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儿、发小,送他一幅虎并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只是,这些年彭建平官运亨通,前些年升了副市长,在范拾红心里,早就不由自主地将其归为“俗人”之列,实在是不配拥有他画的虎。⑭人情大似天。思来想去,范拾红还是提起了笔,挥毫波墨,画了一只“下山虎”,随手递给彭副市长。彭副市长非常尴尬,伸着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老虎下山,有走下坡路之意,有虎落平阳之意,不吉利。尤其是官场上,更忌讳这个。⑮范拾红呷了口茶,笑着对彭副市长说:“你也是这条街上的人,我们相识数十年,对你还是比较了解。你当镇长时,肯与老街坊光着膀子喝酒,听大家唠嗑儿,家长里短什么的都知道。你当县长时,虽说工作忙,可还是会抽空来这老街坐坐,东家阿婆大孙子、西家大爷二女婿,都叫得出名字。现在你成了副市长,册着手指数数,这一年到头,来过老街几次?你再不来,这条街就要拆掉喽,到时亲朋故旧都不知哪里去找。你呀,也该从高高在上的衙门,下到民间走走喽!”⑯彭副市长脸一红,毅然接过那只“下山虎”,回去挂在了自家厅堂正中。⑰几年后,市里一弊案被揭开了盖子,成为轰动全省的大案、要案,市里好多领导都牵涉其中,彭副市长却独善其身。好事之人问其有什么守身秘诀,彭副市长指着家里厅堂正中挂着的那幅画,自嘲地说:“有这只'下山虎'镇着,敢不勤勉?敢不自律?”⑱从此,范拾红名气更盛。大家都说,他画的是真虎,虎气冲天,能涤荡人的性情呢。范拾红淡淡一笑,说:“真正的虎,从来都在大家心里。”14.按照“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阅读小说,有助于我们厘清文脉。请从这个角度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6分)【参考答案】(1)这些俗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够丰盈 (2)范拾红主动画虎送给他们 (3)彭建平官运亨通,高高在上,不下民间(或“希望彭建平勤勉自律,走近群众”)【解析】首先阅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然后根据表格中的已有内容确定答题区间,结合具体语句概括原因或结果。表格中的“范拾红对给予丰厚润笔费的求画者从不应允”对应第③段,联系下文第④段中的“在他看来,俗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够丰盈,不够灵动,不配拥有他画的虎”可知,范拾红认为这些俗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够丰盈,所以不会为他们画虎。表格中的“这些人是他的发小,为人本分”对应第①段,联系上文第⑥-⑧段的内容可知,范拾红主动画虎送给三位发小。表格中的“范拾红将一幅‘下山虎’送与彭建平”对应第⑭-⑯段,联系第⑮段中的“现在你成了副市长……下到民间走走喽”可知,彭建平官运亨通,高高在上,不下民间,范拾红画“下山虎”送他是希望他勤勉自律,走近群众。据此进行回答。东街的王木匠刚收工回家,还未歇片刻,范拾红就推门而入,送了他一幅“插翅虎”。彭副市长脸一红,毅然接过那只“下山虎”,回去挂在了自家厅堂正中。【参考答案】(1)运用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范拾红想把画的“插翅虎”送给王木匠的急切心情(1分),表现了范拾红的心地善良,对本分人的敬重,对邻里发小的关心(1分)。(2)“毅然”本义指坚决地;毫不犹豫地(1分)。在这里写出了彭副市长听了范拾红的一席话后,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惭愧,决定改变,可见其知错就改(1分)。同时也侧面表现出范拾红关心朋友、善于引导朋友(1分)。【解析】(1)首先阅读句子,根据关键内容判断描写方法;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推门而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范拾红想把画的“插翅虎”送给王木匠的急切心情。联系第⑥段的内容及第⑪段中的“都是范拾红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儿、发小,为人本分规矩”可知,本句表现了范拾红对邻里发小的热情和关心,也体现了范拾红的心地善良,对本分人的敬重。(2)首先理解词语本义;然后结合句子及文章内容理解词语在句中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效果。“毅然”本义指坚决地,毫不犹豫地。联系第⑮段中的“现在你成了副市长,掰着手指数数,这一年到头,来过老街几次……下到民间走走喽!”可知,范拾红指出彭建平升任为副市长后的不足之处,“毅然”一词写出了彭建平听了范拾红一席话后,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惭愧,决心接受范拾红的批评,表现了其愿意改变自己的决心。联系第⑰段中的“几年后,市里一弊案被揭开了盖子,成为轰动全省的大案、要案,市里好多领导都牵涉其中,彭副市长却独善其身”可知,“毅然”一词还侧面表现了范拾红关心朋友、善于引导和帮助朋友。★16.小说中往往会有看似可有可无的“小人物”,如这篇文章中的“好事之人”。这个“小人物”在小说中可以删去吗?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不可以删去(1分)。“好事之人”是串联情节的重要人物(1分),借“好事之人”引出范拾红不愿送画和主动送画的原因,突出表现了范拾红的不卑不亢、不媚不俗(2分),同时借“好事之人”引出本文的主题:为人要坚守原则(2分)。【解析】首先表明观点;然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找到文中关于“小人物”的相关内容;最后结合关键语句分析作答。阅读文章,“好事之人”出现在第④段、第⑨段和第⑰段中,由此可知,“好事之人”是串联情节的重要人物。文章借“好事之人”引出范拾红即使有高昂润笔费也不愿送画,以及不收分文也要送画的原因,突出表现了范拾红的不卑不亢、不媚不俗。根据第⑰段中的“有这只‘下山虎’镇着,敢不勤勉?敢不自律?”可知,文章借“好事之人”引出本文的主题:守身的秘诀是为人坚守原则。所以不可以删去。1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②段运用想象与夸张的手法,写范拾红所画之虎的生动传神,突出了他画虎技巧的高超和所画之虎蕴含的威武精神。B. 本文叙述详略得当,如详写彭建平求画的过程,略写“弊案”被揭开的过程。C. 彭副市长“脸一红”,是因为他听了范拾红的话后,意识到自己在官位升高时,渐渐脱离了民众,内心产生了愧疚感。D. 小说中范拾红所画的“虎”都暗含着人们关于虎的传统观念和民间风俗意识,如他给彭副市长画的“下山虎”,体现了他对彭副市长的讽刺和嘲弄。【解析】首先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认真分析选项中关于文中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表述,判断正误。D项中“体现了他对彭副市长的讽刺和嘲弄”表述错误。文中范拾红给彭副市长画“下山虎”的意思是提醒彭副市长要体恤民情,不可官越做越大而偏离了民众,丢失了原则,最后变成贪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