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来自100多年前的“高考真题讲解”,让300多万B站网友产生了好奇。
原来,这套题来自1904年光绪年间的殿试。讲解真题的UP主@源史社会 是一位历史老师,平时会精选各省的历史试卷带着网友刷题,这一次他带大家穿越回了清朝。
不仅如此,这场殿试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殿试。考试之后的第二年,清朝就废除了中国延续1300年的科举制。
废除科举考试通告
殿试,是中国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环。能作答这份试卷的人,已经通过了层层选拔,这是他们改变命运前的最后一场考试。
考试分为三场,需要考生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用毛笔撰写13篇文章,每篇大概2000字。
有网友换算,约等于一天里写了32篇高考作文。
考题的内容也包罗万象。不但要根据历史事件撰写论文,还要分析当时其他国家的一些政策变动。
为了让网友们更直观地了解这场考试的困难程度,UP主先带着网友们通览了一遍考卷。
第一场考试考史论,需要撰写5篇历史小论文。其中第一题考的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弹幕中的网友纷纷表示,光是题目就已经读不懂了。
UP主为网友们翻译,西周的诸侯、唐朝的藩镇导致中央集权衰微,而秦朝和曹魏中央集权强大,但这些王朝最终都灭亡了。让考生分析“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各有什么利弊?
但即便看懂了题,你也可能会掉入应试思维的陷阱。
因为结合历史背景,当时八国联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地方实力派与洋人达成了东南互保协议,拒绝北上勤王,清朝控制不住这些地方。
所以,当时的清朝其实是借这道题,选出政治上倾向加强中央集权的考生。如果你回答外重内轻,无论回答得多好,都会被淘汰。
那如何解答才能顺利过关?
为此,UP主拿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答卷为网友们详细解析。
刘春霖回答,不论哪一种都不好。过度集权会让国家没有外援,分封制又容易拥兵自立。天下没有完美的制度,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制度进行调整。
他用20多位君王的案例作为分析,总结道,国家如果发生变乱,不应该归咎于祖上所立的制度不好,而是君主没有与时俱进。
有人认为这明显是封建制度的问题,为什么状元不写这个方向?
UP主提醒到,这是因为当时清朝还没有灭亡,作为考生他只能写到这种程度。
刘春霖的答卷
接着UP主带领大家参观了第二场考试——实务策。它考的是国家的政策方针,类似于今天的申论,同样要撰写五篇小作文。
题目中,不但考了当时日本变法,甚至讨论了“如何保护在美国华人的权利”。想要回答这些题目不仅要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恩怨、内政外交、军事情况,还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特性给出自己的见解。
如今,我们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信息,但100年前的考生们,能及时了解国外的情况吗?
UP主也在视频中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当时的考生获取国外资讯,基本都通过课外阅读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来积累知识。
除了以上这些,殿试还考察了对经典古籍《四书》《五经》的理解,比如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等句子的含义。
带大家看完考卷,UP主敲黑板讲出了这份考题的中心思想。
“总共就十二个字,如何对付洋人,如何拯救大清。”
这是因为,当时的清朝也想谋求改变。比如这场考试的状元刘春霖,后来被朝廷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学成归来后,他为中国的立宪运动积极奔走。
同批进士留学前的合影
一开始,很多网友把这份试卷当做是高考、考研真题来看待,事实上,科举的竞争则更加激烈。
为了让大家切身理解状元的含金量,UP主还为大家普及,科举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首先,在当时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读书,大部分人的时间都被束缚在了土地和温饱上,普通人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才能供养出一位读书人。
除了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想要做官,还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次考试。
童试包含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合格后就可以获得秀才的身份,相当于现代一本大学的毕业生。
清代秀才的录取率是1%~3%,而现代高考的录取率接近50%。所以尽管童试只是初级考试,但只要成为秀才,就已经击败了这个国家99%的人口。
考上了秀才,不意味着有当官的资格。比如《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在19岁就考上了秀才,可后来他考了44年,没能考上举人。
这时的秀才们需要一边开辅导班维持生计,一边准备参加接下来的乡试、会试,这才是科举考试真正的开始。
乡试要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加起来要考九天六夜。
当时考生的装扮
乡试时,考生要在狭小的考棚里答卷、吃饭、睡觉,屋子里面是有两块木板,进去之后就不能出来,与外界完全隔绝。
而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也就是今天的省状元。
考场座位图
乡试通过者接着参加会试,再从中选拔出300人参加殿试。一个读书人只有经历这些磨难,才有机会参加最终的殿试,为国家效力。
很多网友在看完这期视频后感慨,以往只知道清朝的腐朽,通过UP主的真题解析和历史介绍,才看见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对于改变国家的渴望。
尽管这些考题并不会出现在当代的考卷上,但网友们仍然看的津津有味。
就像一位网友留言说,看完这个视频才知道,历史并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而是一种了解古今社会的方式。
来 源:哔哩哔哩
编 辑: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