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翻译技法指导
黄石市实验中学 刘静茹
一、导入
最近我们复习到七上文言文,在做《世说新语》习题时老师发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翻译。
【例】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看了信竟然对徐向局无语了。
(OS:徐向局是谁?信里写了什么让人这么无语?)
【例】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
起风了,浪涛汹涌,孙、王等人脸色全都很惊慌,于是唱着歌回去了。
(OS:狂风呼啸,浪涛汹涌,众人惊慌的情况下,还有心情唱歌?唱歌是用来壮胆的吗?)
师:老师看了这两个翻译后啼笑皆非,写出这翻译的同学更是一头雾水。现在我们一起回到文章中,看看问题出在哪里,究竟该如何翻译。
二、研读
【一读】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疏通以下两个文段的大意,自由朗读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一下文段的内容。
任务一:自由朗读
任务二:复述大意
【甲】
【乙】
【二译】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复述帮助我们理解了文段的大意,但并不够精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一下文段中的划线句该如何翻译才能更加准确呢,要注意哪些地方。
任务一:交流讨论(生圈画需要注意的字词)
任务二:总结方法(生说我板书)
【甲】
(字字落实,连词成句)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适当删补,抓大放小)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适当删补,调整语序)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围棋:名作动,下围棋;俄而:不久,一会儿;至:到;竟:完毕,结束;言:名作动,说话;徐:慢慢地;向:面向;意色:神情脸色)
翻译: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说话间,(谢安的)神色、举动和平时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乙】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适当删补,抓大放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字字落实,连词成句)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色:脸色;并:都;遽:惊慌;唱:同“倡”,提议;使:让;方:正;以:因为;说:同“悦”,愉悦;犹:仍然)
翻译: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很振奋,兴致正高,一边吟咏一边高歌,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悠闲,心情愉悦,便仍然摇船向前,没有停下来。
【三比】
师:为什么我们要准确翻译字词,做到句句落实呢?有些句子我们忽略掉,不翻译可不可以?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原文段和删减后的文段,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被删掉的句子对整篇文章有没有影响。
任务一:比较阅读
任务二:区分差异
【甲】男女生互读
原: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改: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预设:去掉这两句细节描写,无法体现其收到捷报时泰然自若的反应,不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谢太傅:遇事沉着冷静,不喜形于色(预设)
【乙】戴眼镜的同学和不戴眼镜的同学互读
原: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改: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
(预设:如果删去他人面对风浪时惶恐的反应,就不能将他的镇定自若、稳重从容与其他人的惊慌失色、手足无措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删去舟子对谢太傅反应的观察,就无法侧面衬托出其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没有原文饱满)
谢太傅:遇事稳重从容,镇定自若(预设)
小结:
我们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准确地翻译句子并不只是为了做题得分而翻译,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感受魏晋时期名士的稳重优雅、风度翩翩;也能够让我们跨越千百年的时光去感知前人的思想,让未曾谋面的我们产生共鸣,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心意的相通;更能让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阅读更多的文言书籍,去体会这精炼典雅的文言之美,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文言翻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希望同学们可以透过这扇窗看到更美丽的风景。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左 右
课内迁移
组词推断 字字落实,连词成句
语法分析 适当删补,进行微调
语境推断 抓大放小,合理推断
供稿|刘静茹
编辑|陈哲
审核|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