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和孩子误认为中考只需要在初三努力就可以,但实际上,对中考来说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状态、教育方式以及学科基础都非常重要。学习状态不好、教育方式过时以及学科基础不牢等都可能导致中考失利。因此,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用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怀,并关注孩子的“课后”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孩子刚上初中,一切都觉得新鲜,新学校、新科目、新老师、新同学……唯独忘记自己已经是中学生。到了初二,作业量开始加大,老师对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孩子开始觉得吃力,脑子里有根弦开始紧绷。孩子如果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就会因为压力过大,心态开始崩了。心理学早有研究:人在高压中,智商会下降。那些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认清自身问题的孩子,很难轻松清醒地赢下中考这场战役。
十几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尤其是初二,孩子的身心变化很大,开始在意自己的感受,想法特立独行。如果父母还是“老三样”——谩骂、批评、打压,孩子分分钟反抗爆发。“非打即骂”这一套,对小孩可能有震慑力,但对于自我意识愈发强烈的初中孩子来说,简直不可理喻,绝不轻易就范。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是孩子学习的死敌。所以,家长一定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更新教育方式,以适应孩子青春期的身心变化。
中考各类题型按难度比大概是3:5:2(易、中、难)。即80%的中考题属于基础简单题和中等题,只有20%是真正的难题。很多孩子不花时间抓基础,花费大量的精力死磕占比不大的难度题,这是本末倒置,甚至吃力不讨好。
中考成功的关键在于打牢基础知识,而初一初二正是建立学习基础的关键期,父母应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投入学习,避免本末倒置地专攻难题。
1、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投入学习
孩子刚上初中,学习的科目变多了,难免觉得烦,家长要主动引导孩子去发现不同科目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周末或者放假,她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了解人文历史;放长假就陪孩子外出旅游,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环境。关注孩子的课本学习之余还需要给孩子创设主动探索、学习的机会,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聪明的父母都知道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孩子心甘情愿自己学习,他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2、多用具体行动表达对孩子的关怀
那些愿意积极改变教育方式、控制住情绪、不唠叨说教、决定顺应孩子的父母,最后都顺利化解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危机,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状态。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敏感、自我,但不代表他们不懂事。只要父母意识到问题,及时调整,不说让孩子厌烦、压抑的话,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上身体力行表达爱和关怀,孩子终究会感受到,并铭记在心。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注,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指日可待。
3、关注孩子“课后”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初中生的学习内容和节奏,和小学截然不同,老师也不可能盯得很紧,这就更需要父母的引导。放学后,不要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可以先问问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了解孩子都有哪些基础知识。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计划,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思维,教导他有效利用时间。比如劳逸结合,既有阅读、写作业的时间,也有运动、休息的安排。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要认真学习的时候不马虎糊弄。养成良好的作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好好学习。
声明:来源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
END
联系我们
电话
: 181 0946 0545(微信同号)
地址
: 兰州市大润发
扫码关注
敬畏教育
学生第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