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才专栏丨语文新高考中的批判性思维测评

四季读书网 2 0

图片

陈兴才专栏

语文新高考中的

批判性思维测评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陈兴才,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基地主持人。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江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江苏大学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致力于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读写、新课程学习任务设计、新高考素养测评研究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语文话题微观解析》《新课标整本书思辨读写任务设计》以及《儒林外史》《边城》《泰戈尔经典》等多种经典思辨导读。二十篇研究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摘要: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国际教育的共识,高考语文试卷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测评重点是顺理成章之事。高考语文素养测评已经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重点测评内容,近几年的语文新高考试题已经有清晰、直接的因应。2023年新高考Ⅰ卷第一组现代文阅读是批判性思维测评的典例,说明命题者已经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了考查重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高考;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



语文新高考中的批判性思维测评


近十年,特别是新高考命题配套改革以来,批判性思维培养这个话题从提出走向教学,再到以必要的测评来促进教学,呈现出一条清晰的问题解决路径,殊为可喜。



一、语文新高考将批判性思维

作为测评重点的背景


批判性思维的提出基于“二战”后对“平庸的恶”和“反宣传”命题的重视,于20世纪中叶形成浪潮,并日渐成为许多国家公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从1991年开始,美国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的第一条中,就把“培养批判性和独立态度”视为高等教育培训和从事研究的使命之一。GRE考试在2002年增加了“分析性写作”,SAT考试在2005年将原来的“言语”部分改为“审辨式阅读”。此外,芬兰等教育发达国家也都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纳入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虽然并无批判性思维的称名,但也不乏相关理念,如《礼记·中庸》里所言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现代学者胡适主张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也都包含了批判性思维的特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思维发展与提升”相应目标中特别提出“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在课程内容层面,课标里设定了比重仅次于“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与批判性思维培养最直接契合)学习任务群,不仅作为必修的七个任务群之一,还作为学习品质保障,贯穿或渗透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当代文化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等任务群之中。可以说,其重要性与地位高度突出。

在学术讨论与教学实践层面,一批学者和教师就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连续发表观点或提出建议,如董毓教授的系列理论与案例研究,余党绪老师的“思辨读写”议题的倡举,谢小庆教授“大胆探究、合理怀疑、谨慎断言、包容异见”四原则的提出,以及笔者以“搜集、比较、辨析、评估、质疑、反省”为学习行为特征的系列教学案例,均为中学阶段特别是立足语文学科的批判性思维培育提供了经验。与此同时,《人民教育》《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期刊则应时提供讨论和展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育中的开展。



二、语文新高考测评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方向


基于以上背景,高考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测评重点就显得有理有据且完全必要,也可以说,高考语文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测评重点顺理成章。

批判性思维在教育学上的含义,既不是“负面、挑错”,也不是形式逻辑专注的单纯推理技巧,而是以理性和多方位思考为核心的一种谨慎公正的分析、构造和发展的过程。美国学者格拉泽尔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批判性思维。据此,我们可以基本确定批判性思维测评的方向。董毓教授根据美国各州正在推行的“共同核心标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实际,在《角逐批判性思维》(《人民教育》2015年第9期)一文中提出,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应关注如下基本习性和能力:


1.谨慎和谦虚的态度,愿意学习、思考的品质以及文明讨论的习惯。

2.讲道理、下判断要有理由,有全面收集信息的习惯。

3.意识到现实问题是复杂的,并有分解、分辨主次和关系的初步能力。

4.懂得要清晰、具体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5.有判断信息的可靠性的初步能力。

6.知道要考察信息是否足够支持自己和他人的立场、观点。

7.试图辨别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

8.注意寻求和对比不同观点,比较它们的根据和优缺点。


这八项品德和素质,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质,为了对标参照和论述方便,姑且将之借作“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其中,最后两条标准对中国学生特别有针对性,也是中国学生最薄弱的部分。从中可以发现,除了第1条属于态度问题,从第2条到第8条,全都关乎信息筛选、辨析、表达,可以说,这些行为本就是语文学习的任务所在,关键词有“理由、收集、清晰、具体、观点、视角、比较”等,几乎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品质的语文学习所具备的特征。

另外,正如课标所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还是测评,都应该基于积极的语言实践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测评批判性思维必定基于或依赖于语言文字作品,以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作为语料。基于这种语文学科属性,批判性思维是隐伏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中测评的,近几年的语文新高考试题已经有清晰、直接的因应。

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第一组现代文阅读,阅读材料分别来自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锺书的《读〈拉奥孔〉》,构成一个关于“诗画异质”的小阅读专题。其中的第3题和第5题如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第3题要求判断所给选项能否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每个选项都相当于一个论据,要对其做正误判断,其实是让学生回答论据是否能构成有效论证。这些选项所述都不是来自选文,而是来自其他文本、其他人的说法甚至是生活材料,瞄准的是“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的第5、6两条。第5题的考查实质是,给出一个材料,将它作为论据,去论述观点,也就是考查“论证”。与第3题的相同之处,都是考查材料支撑观点,不同之处是,第3题只是要求判断论据是否有效,第5题是告诉你有效,要完成与呈现它的有效性证明,即在第5、6两条质量标准之外,又针对了标准第4条。

在此题型中,批判性思维考查与论证素养合为一体。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给出三则关于量子通信科技的新闻报道,分别是来自中国《人民日报》的《“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美国《自然》的《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日本《读卖新闻》的《中国实验实施瞄准一流》。其中的第9题为: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此题的第二问“为什么”,答案是“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设题与答案紧紧扣住了“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的第7条——试图辨别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

在此题型中,批判性思维测评与实用信息类阅读素养合为一体。对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题,依然观察其第3题和第5题: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

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

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

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此第3题与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的第3题,有相同的测评点,瞄准的是“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的第5、6两条。而其第5题则对应着“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的第2、3、7、8条。

上述试题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结合信息类文本阅读进行,由于文本的复杂性,更显丰富与多维。

2022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文学作品阅读,选料是冯至的历史小说《江上》。其中的第9题为: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此题针对两个故事版本并聚焦两种“人设”的比较,虽是文学作品,但其实质还是对多种作者观点(即创作意图、表达目的、对生活与历史的认知)的比较,在比较中“意识到现实问题是复杂的,并有分解、分辨主次和关系的初步能力”“试图辨别不同作者不同文本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注意寻求和对比不同观点(创作意图、表达目的、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比较它们的根据和优缺点”,即充分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的第3、7、8三条。

此题型中,批判性思维测评结合文学现象批评进行。

2023年四省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给出两则材料,材料一是分别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的两个小语段,相当于孔子几个弟子的学习成长档案,材料二是主材料,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讲述的是子贡出使各国,如何让各国相斗而救鲁国的故事,其第14题为:

14.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本题答案为:①子贡善于言辞,颜渊、子路长处不在此;②出使四方诸侯之事,在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的过程中曾涉及。


此题的巧妙之处在于,答案不在材料二中,而是要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去解决材料二的问题,呈现的是群文阅读的较高境界,即用此文本去解决彼文本的问题,两者构成碰撞、互参、互证。就测评理念来说,它不仅包含了结果性评价(找到答案),还内蕴着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及过程表现作出评价——虽然考场无法显示过程,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内蕴其中。对应的是“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的第1、2两条。批判性思维不是要求学生记住答案和结论,而是要自己去寻找证据和作出选择。

此题型中,批判性思维的测评渗透于文言文阅读。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的测评早已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学阅读素养、论证实践素养、信息阅读素养、文言文阅读素养的考查之中落地,至于作文,更是不胜枚举。虽然近年作文题目本身有优劣、高下可说,但无论是命题还是评分标准都指向思辨性(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这一点无须怀疑。



三、语文新高考试题中

批判性思维测评的典例分析


2023年语文新高考Ⅰ卷第一组现代文阅读是直接的、典型的批判性思维测评。阅读语料出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为什么说此组题是最直接的、典型的批判性思维测评?

即使暂不论设题和测点,仅就选文题材看,无疑也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极好语料。此语料选自《后真相时代》。什么是“后真相”?学术界的定义和阐释基本如下:

所谓“后真相”,是指忽视真相、不顾事实的委婉说法。与“事实胜于雄辩”相反,是“雄辩胜于事实”,意见重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人们把情感和感觉放在首位,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甚至毫不重要);一个人说谎,不再是为了瞒骗,而是巩固目标群众的偏见,换取共鸣与支持。“后真相”也指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攻讦抹黑对手,博取眼球,或获得支持率。

简单来说,“后真相”是指事实真相是什么不再重要,人们对事件所产生的情绪的关注超过了事实本身。后真相时代造成真相衰退。后果是权威机构的公信力丧失,人们的信息来源变窄,有相同观点的人聚在一起,拒绝对真正的问题展开讨论。

再就本试卷材料的选择来看,文中除叙述事件、澄清认识之外,又得出一个关键性认知概念“竞争性真相”——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但都服务于自己的表达目的或有利于自己的观点。通俗点说,就是不用谎言而是用事实达于欺骗和误导的手段。

如果说“竞争性真相”是出于欺骗与误导别人,拓展开去,另两种与之相关的认知现象“证实性偏差”“幸存者偏差”则是陷自己于不明。就以上阐释来看,“后真相”与“竞争性真相”之种种,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任务所在——不被欺骗,拒绝诱导,寻找证据,脱离情绪与立场,学会公正分析与理性表达……

所以说,该考题是最直接地瞄准了批判性思维的有关理解、现象与认知。

再看具体的设题——

第2题如下: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这道选择题中除了说法不正确的选项D考查了基本的语言理解(混淆了已然与或然)之外,A、B、C三个选项都是在考查“推理”推“测”“推断”——见选项中的“有些人会”“可能是因为”“可见有些‘沟通者’会”。这种推理、推断,是基于充足证据的,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特质。

第3题如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此题A选项正确,B选项是对方观点的支撑,C和D选项都不构成对第二段观点(当地人食用量下降,不是因为吃不起,而是想换口味)的支撑,属于无效论据。此题的测点与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瞄准的是“批判性思维学业质量标准”的第5、6两条。

第4题和第5题如下: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这两题测点设置更为精彩,可以看成批判性思维测评的典型案例。本选文所关涉的“藜麦良心危机”事件,大致包括这样五个阶段:

藜麦不为人知—藜麦被发现与开发,成为时尚食品—藜麦的爱好者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实—媒体担忧,藜麦作为时尚食品的开发以及资本的介入,正在损害当地农民利益,引发良心危机—本文作出澄清、反驳和反思。

这是批判性思维介入生活和观察社会事件的典型案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属于客观事实阶段,没有争议和误导,第三阶段“令人不安的事实”出现,本是客观事实即“真相”,但问题就出在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之间——“三”表面上都是“坏事”,而问题在于,这些“坏事”不是藜麦被开发与宣传的直接结果,真正的原因是当地农民“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如此,第四阶段的“良心危机与道德拷问”就成了伪命题,公众被西方媒体制造的这个伪命题所诱导。此时,我们可以发现,第三阶段的“真相”已经被“别有用心”的媒体用来诱导了“不明真相”的公众,即成为“竞争性真相”。事件的第五阶段,即本文作者揭示了这个媒体诱导公众的过程,澄清了认识,作出了反驳,还原了事实。他的澄清与反驳,包括三个路径:(1)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2)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3)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用“竞争性真相”这个术语概念来揭示人们是如何被“事实”欺骗的。

于是我们清楚地发现,第4题和第5题的设置用意为:第4题是让读者去发现“竞争性真相”,即弄清楚媒体是用了什么样的“竞争性真相”,又是如何形成了思维陷阱来误导我们的——教训是,“要区分事实与观点”“事实不足以支撑观点”。第5题演示了批判性思维介入具体事件和现象的过程——去获得更多信息与数据,换一种可能去解释现象,去走访调查。对于学生来说,做题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路径、策略。

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用?就是用来发现真相,拒绝诱导,防止欺骗,并有意识地寻找证据,理性表达。这一组现代文阅读题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格拉泽的“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批判性思维”一说。

这样的语文阅读考测,令人信服地表明,命题者已经将批判性思维作为考查重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