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郸这个地方,信息差和误导真的比学习本身还可怕。
我家女儿初一上学期时还在年段前100名晃荡,最后却冲进了前30名,这一路走来踩过的坑、报过的班、熬的夜,现在回头看,有用的不多。今天就想和各位家长聊聊我们这一家的“避坑成长史”。
【第一个坑】
初二开学不久,看到群里家长在晒:谁谁谁家孩子已经提前学完初三函数了,还有人说现在不超前就是落后。我一着急,给女儿也报了个某某机构的“几何抢跑班”。结果她正负数还没整明白,就上来干三角函数,最后直接打回原形。
后来班主任好心提醒我们:中考题有大量基础分,别被超纲焦虑带偏了。从那之后,我们开始把重点放在每天20分钟基础运算+错题回炉,反而效果稳定多了。
【第二个转折点】
真正让我们意识到思维的重要,是在初二下。那时数学成绩一直不温不火,孩子说总觉得题是看得懂的,就是不知道怎么想。一次聊天时,朋友提到他们自家孩子在上的数学思维课,不是为了做题快,而是为了建立如何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课。没想到,女儿一下子就开了窍。老师讲的是“问题怎么拆”“思路从哪来”,不是一上来就套公式。慢慢地,她开始主动发言,做题也有了章法,整个人变得更沉稳、自信了。那一刻我才明白,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只不过我们平时太忙着刷题,忽略了这点。
【第三个坑】
英语最开始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单词书买了一摞,每天听写、默写,成绩却没啥起色。还是后面一个老师提醒我们:语法和语篇才是提分关键。语法靠体系,阅读靠方法,作文靠结构+词汇升级。我们改成分类整理错题+热点话题拓展+句型替换训练,才算摸到门路。
【第四个坑】
语文一开始我们也是盲目读书,买了全套名著、整箱散文,孩子读得挺多,题还是不会答。后来我们才意识到,语文不是读得多,是要会拆题、会表达、有逻辑。我们开始跟着老师的“三步走技巧”来训练赏析、论证和写作结构,孩子才逐渐建立信心。
说到底,学习从来不是谁先学完谁赢,也不是谁报的班多谁提分快。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踩了这么多坑我们才明白:不是不努力,而是方向一旦错了,孩子越努力越心累。
#家长的力量 #初中生#家有初中生#教育规划 #一切为了孩子 #家长必读#家长的力量 #初中数学#初中语文#初中英语
文章来源:
四季读书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