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大周小吴
朋友G最终在自己的孩子选择小升初择校时,放弃了名校,选择了普校。
看起来是不是和很多家长的选择都不太一样,明明可以省心,直接让孩子去名校住校,一周才见一次;却选择了家附近的普校,每天回家,要知道单从升学率上看,那差别不是一点点。
理由是不想考试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希望孩子能有更多自主的时间来拓展额外的内容,希望当父母的可以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互动的机会,希望在孩子宝贵的青春时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和自由。
朋友W三年前也做了同样的选择,让孩子在家门口的普校读书,中午都在家吃饭,饭后还可以午休,晚上不上延时,可以有较多自由活动的时间,看想看的书,做喜欢做的事。
如今普校娃也是名列前茅,兴趣广泛。
曾经一度我们都很执念于让孩子上个名校,也见过很多家长都说要把孩子送到管理严格的学校去,这样可以达成最后「中进高出」的结果,上个好大学。
我们可能为了上名校,会舍弃很多,比如舍近求远搬家陪读、比如每周007的节奏、每周紧密的滚动测......,只要换来的是好的排名,似乎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人考虑过孩子的青春时光里也需要留白吗?鼓励孩子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吗?除了成绩,让孩子游刃有余应对未来的能力都具备了吗?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走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了......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用心观察和陪伴孩子,引导孩子,不盲目跟风上补习班,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和对世界感知的能力......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不是要填满孩子所有的时间来提高成绩,相反,是给予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去阅读,去亲近自然,去玩耍,甚至什么都不做,让他的身心有一些放松的时光,让他独立找到方向。
家有一个中考的娃,事情一件接一件,刚熬夜搞完志愿,又来了三模,自招也要开始了。不管怎样,把自己身体先照顾好,才能更好的照顾家人。今天冲了杯奇亚籽,原本有点密集恐怖症,看在它的功效的份上,还是喝一杯吧。
喜欢和我一起聊聊中考、聊聊生活的,可以扫下方我的码,我加你入群。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启发,可以帮我点个「在看」,您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它,感恩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寒假必看的3部物理地理生物纪录片,豆瓣评分9.1(附观看链接)
大周小吴:一个左手陪读,右手读写的70后,爱写字、爱摄影、爱旅游,后半生只想做一个随遇而安的「生活艺术家」,好好吃每餐饭、好好享受每一次欢聚、好好说话和好好学习,做一切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