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絮语】
曾经有人问过我,儿子高考时,你有没有给儿子“押化学题”,我一脸迷惑地说:北京化学题这么灵活创新,我可没有哪个能力押中题。我推测,即使让参与过北京命题的教师去“押题”,也不一定能押中,我可不费哪个神。“不押题”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相信儿子学校的化学老师把握高考的能力很强,我了解教儿子的几位化学教师,都是对教学有研究的人。偶尔和儿子谈论他们的老师,我都赞赏有加,并告诉儿子:你们老师的做题能力应该强我挺多,有难题尽量问老师,有和教材、基础相关的问题可以问我,我可以帮你拓展一下。
高三后期,我确实追着儿子要给他说一说核心、基础知识,但儿子说:我现在的问题是没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额外给化学时间,其他学科作业都没时间完成。与他的一些朋友相比,他做题速度慢,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知识漏洞挺严重,而他的化学相对别的学科还算不错。他曾经开玩笑地说:妈妈是不错的化学老师,化学学不好怕给你丢人(他们化学老师认识我)。所以,他化学课堂上应该是很专心学习的,成绩说得过去,我也就不再理他。
高考前夕,我给某学校做考前讲座,感觉个别内容儿子需要强化,所以,挑选了一些核心内容(包括几道北京高考实验题)打印出来,一再和儿子强调,有一些基础知识需要给他强化一下,儿子终于答应6月5日可以早点接他回家,一起讨论化学问题。
您猜猜,我给他选的3-4页(记不清了具体几页了)试题中,有几个高考素材相似的?
一、给儿子的考前用卷中有高考实验的装置图,“押中题”了?
1.“押中实验大题”了?
2018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北京各区教研员和部分一线教师到考试院做题,我比以往更急切地想看到题,因为听儿子说他选择题就卡在实验推理了,最后的实验大题做得也不好,没有时间理顺逻辑,化学可能是他考得最差的一次,所以我想知道到底考了什么实验。当拿到试卷时,粗略浏览全卷试卷,当看到最后一个实验装置图时,我有些不淡定了,血液直往头上涌,眼眶发胀、视线有些模糊,心提到了嗓子眼安放不下,懊悔不已。为什么懊悔,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给儿子的考前用卷中,选择了2015年江苏省19题(见下题),之所以选择这个试题,是为了巩固高于教材的“重结晶”知识。北京化学高考在2016年考了PbO的重结晶方法,试题信息给的非常好,“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特别好,怕再换素材考重结晶知识,而2015年江苏省19题(4)考的就是结合新信息的“重结晶”方法,“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等超越了教材要求(不了解江苏化学高考的实验定位是什么,所以不好评价。江苏高考偶尔会有超过教材、超越中学用的仪器出现在高考题中),希望让儿子见识一下这类题怎么答,所以选的几个重结晶试题中包含2015年江苏省19题的(3)、(4)问(节选)。
我选的考前用卷试题是这样的:
2018年北京化学高考题28题(见下面)考题的素材、装置图与2015年江苏省19题相似度极高。我喵第一眼就看出装置图一样,粗看试卷时没细看设问,就这个装置图让我大脑血液凝固不能思考了,后来再细看时心态才慢慢平复,觉得尽管装置图一样,但我给儿子选择的哪些问题和高考完全是两个角度,提前做和未做没有什么差别,提前做最多是对K2FeO4这个物质和制备的装置熟悉而已,对高考考题的解答问题没多少帮助,读者可以慢慢品读两个试题设问角度的不同。
2018年北京-28题是这样的,素材是不是一样,装置也相似。
2. “押中”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试题了?
2018年北京高考12题是这样的:
我准备的试题是这样的:
准备这个题的原因,是准备带着他捋一下教材的重点实验内容,希望儿子能关注教材的基础知识,教材的原型内容是这样的:
还可用此题识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不同(很多学生容易把牺牲阳极发当作电解),另外熟悉K3[Fe(CN)6]溶液及其用于检验。
之所以选择我命制的试题并不只是做一下这个题,有很多的思考和拓展在其中,当然,我的拓展肯定想不到高考考试哪样的:Fe和K3[Fe(CN)6]可以反应(有信息),所以,高考考题往往出乎意料、高人一等的。
高考结束后,儿子告知我,他这个题没有特别读懂,做时挺慌张,估计选错了。出分后,他的理综成绩不理想,化学可能是拉了后腿的,高考化学是他考得最差的一次。
我好多次都在想,如果给儿子用了哪份试卷,会不会对他做高考12题有帮助?对基础知识的熟悉,应该是有帮助的,并不是我选择了自己命制的电化学试题,而是抓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思路是对的。但对实验28题,即使做了江苏19题,也不会占到便宜,最多是一种心态的稳定,觉得装置图是一样的,考试内容其实大部分不一样的,一样的书写反应的内容,我认为他应该会,我为了节省时间都没有将江苏19题(1)和(2)两问打印出来,你说,这样算“押中”试题吗?纯属偶然碰巧而已。
我准备好的考前试卷,为什么最后没有做成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二、考前用卷没做成,命也?运也?
6月5日,我如约接儿子回家抓基础,车行至双林东路一个道口时,无端被一个不怎么会开车的女士撞到了前轱辘和前车门。我是主路行驶,路权归我,她属于从小路过来,应该让主路车通过,她全责,电话中警察已经说得很清楚,但她还是不认可,最后警察亲临现场做了她全责的判定,但她对自己的车损失厉害仍喋喋不休。我心里骂道:空有一副好皮囊,撞我车你还委屈!把我和儿子吓得惊魂未定还没让你陪损失。
从谈话中听出她开车没多久,对交规、保险等事情不清楚,似乎不是第一次出险,出险后很快朋友到场帮忙,听着似乎是个军属,对军人的敬意加上他哪个朋友挺懂事,我不愿意和她理论计较,时间对于我和儿子很宝贵。好在只是车损,人除了惊吓外,没有任何损伤,庆幸是车轱辘为我抵挡了大部分冲击,“阿弥陀佛”真是万幸,如果她没有踩刹车,可能就不是车损的问题了,每每想起车门的扭曲,还心有余悸!
我们在等警察到的间隙,我让儿子自己打车回家了,考前用卷就在车座上放着没带回去,儿子回家后自己复习巩固。我回家后已经是好几个小时之后了,我把考前巩固基础的试卷放在了儿子桌上,儿子说没时间再复习巩固化学了,他后面的时间都安排了巩固别的学科,这份考前试卷就默默地放在桌上,估计他没有看试卷里有什么,因为他考后没有提及实验装置图见过。
我从考试院回来的路上,有很多的迷惑和感叹,尤其考前无端的交通事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准备的考前用卷实验素材相似却因交通事故错过没做,对儿子来说,福兮?祸兮?儿子没有发现考前用卷里的这些内容,我也没有再与他谈论过这些,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有些偶然事情或许是天意,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2018年的高考与我,有的只是一个不能说清楚的过程,结果好与不好,在漫漫人生长路中或许只是一个路口而已,哪条路更好,无人能“押中”,我的心态越来越好,对许多事情看得很开,阅历是人生成长的“反应底物”。
【后记】
1.写此文的目的,还是想说明,考前不要老想着“押题”,好好抓基础知识,不要有知识漏洞,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正途。“押中”试题的概率是很小的,你说的“押中”往往是碰巧一点点相似而已。研究高考试题、抓核心知识比“押题”更靠谱。
2. 2018年的北京化学高考试题,大多数刻在我的脑子里,试题出得真好。北京化学高考试题很多值得细细品味,后续有时间我会继续书写相关文章。
3.书写此文的过程中,想起来系列不可言说的事情,回望自己半辈子的经历,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幂幂之中的定数,科学是不能帮助解释清楚的。可见,现有科学也是有局限性的,只是对部分事实、现象的不完整解释。爱因斯坦、牛顿等世界级的大科学家,最后都在研究神学,你我普通“凡人”,对机遇、成败、命运等活得“宿命”一点,或许能“佛系”些。换句话说,高三教师和学生,就剩“考前一哆嗦”了,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只要认认真真做事或学习了,高考考成什么样,就交给“上天”了,“宿命”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该努力你努力了,剩下的就交给“上天”了。
4.此文断断续续写了十多天,有精力时早起写一会,没精力就适度“躺平”。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清楚,自己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需要放弃什么才不让自己很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