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之剑就要出鞘了,面临最后的冲刺,学生们不敢怠慢,家长更心急如焚。
那么作为一名初三家长您需要做什么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最后的30天呢?
建议初三家长在剩下的时间里,要做孩子学习方法上的助手、学习过程的秘书,时间安排的管家,危机管理的专家、饮食上的营养师等,以老师的工作为基础,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好工作。
4月份,随着二轮复习的到来,有些同学成绩有较大提高,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也有不少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自己的排名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自己今年还能否考得上心仪的高中,脑海里一片茫然。
这时孩子最需要家长给予切实的鼓励,自己努力,排名没有进步,不代表自己的成绩没有进步,因为别人也在努力,别人没有坐在那儿等着你,实际上是大家都在进步,排名不进步不代表考不上高中。
5月份随着三轮复习的开始,一部分孩子因为对自己自信不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这些孩子之所以产生放弃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周围的同学比,只跟同班的同学比,其实他们忘了他们应该比的是全校的全市的学生,跟他们比自己还是很有优势的。
6月份,随着中考的临近,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这时家长千万不要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只能使孩子更加紧张,可以找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要不然就是保持沉默,等待学校给孩子做工作。
家长之间要和谐,减少矛盾,“中高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一种心照不宣的沟通和提醒;不过度关爱。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只要学生是对的就可以。
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记忆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场紧张;压力和焦虑等。
家长要降低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压力宁愿小些也不要过大。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学生施加不当压力。
怒其不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退缩逃避;责怪埋怨,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学习施压,可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特别提醒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学生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合理施教: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来自亲人的暗示,常常会有夸大和期望的成分。
所以,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义。当孩子确实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出色或遭遇挫折时,家长不妨说:“我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
任何考试,都需要考生有一个必胜的信心,初三年级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有进步的孩子,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偶有失误的孩子,鼓励他们找到失误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误的方法,要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标,不要总拿学霸状元作比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较。
中考备考是一场持久战,身体是很重要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学生早上来校之前吃上丰盛的早餐。有条件的话中午可以安排地方让学生午休一个小时,这对孩子很重要。
学生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但关心太过。
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学生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学生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
另有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学生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学生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
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学生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效果上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
因此,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平时住校的学生,考试期间仍应住校。家长平时不常到学校看学生,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伴在学生身边。
初三这年,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都是一种考验。无论结局如何,至少这一年一家人为同一个目标携手共进,微笑拼搏。这段经历将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一家人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