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四季读书网 10 0

高考是一场集智力、耐力、情绪力的大比拼。

2024的高考即将来临,什么样的孩子能金榜题名呢?

01  深信“我能”的孩子

深信“我能”是成功的第一步!

这是心理学上常说的一种自我暗示。

前世界重量级职业拳王乔.弗雷沙,每一次比赛前都要在自己寝室的天花板上贴一张大书的Yes, I Can !的纸条,暗示自己“噢,我一定能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达成某种目标所持有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自我效能感强的孩子认为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实现目标,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自我效能感弱的孩子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考不上。

那么,这两种孩子,哪个希望更大些呢?

答案是一目了然的。 

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第1张

02/ 懂得“自我强化”的孩子

强化理论最早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斯金纳提出,后由班杜拉扩充,引入“自我强化”概念。

该理论认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自我强化是指自己给自己报偿,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

高考前的知识积累是一场艰辛的持久战,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一路狂奔直至胜利的终点?

有些孩子对自己说:

再加把劲,最后努力十五天,考完就和朋友去旅行!西双版纳,我要来了!

这就是自我强化。

懂得自我强化的孩子,知道如何给自己画饼,如何对自己施加诱惑,从而让自己一直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知识是枯燥的,学习是痛苦的,而对学完后的旅行憧憬便能支撑他走过最后的黑暗,奔向黎明。

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第2张

03/  能科学运用“黄金时间”的孩子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多湖辉在《轻松用功术》一书中,强调:学生用功的效率在“质”不在“量”

美国某心理学家也曾作过调查:每周做35小时以上功课的学生,远不如做35小时以下的学生成绩好。

这些足以说明:

用功的效率,关键不是靠时间积累打疲劳战,而在于如何高效地管理运用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

 一天之中,学习的效率巅峰时刻是上午10点及下午3点前后。

那些懂得在一天之中最高效的时间里集中火力发愤图强的孩子才是上岸的最佳选手。

 用功20分钟,休息10分钟

人最紧张的集中力,最多只能持续2025分钟左右。

所以,高度的集中力一小时做两次,每次维持202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能掌握这种节奏,反复进行波段操作的孩子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心力去用功。

 拟订学习计划要以1天为单位

一位时间管理的专家说:“不管如何,要达到生活的组织化,不可或缺的是拟定一天的生活计划,而不是长期的计划。”

那些能通过拟订计划管理好自己每天行动的孩子,能实现时间效能的最大化。

 零碎时间派做零碎的用途

有效使用时间的最大秘诀,乃如打包行李时把小的东西塞入小的缝隙里。

那些复习期间把剪指甲、吃东西、回电话等零碎事件放在休息时间来做的孩子,不但节约了时间,还调剂了心情。

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第3张

04/ 懂得灵活运用“记忆策略”的孩子

复习归根结底是为了记忆。

如何才能记得牢?

那些能运用以下记忆策略的孩子复习效果更好:

重要的东西要放在最初或最后记。

记英文单词要眼到、口到和手到。

考前复习从后页开始往前比较好。

最后关头,全盘鸟瞰式的粗略温习最有效。

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第4张

05/  学会“偷懒”,保持充足睡眠的孩子

“头脑”和“身体”都在思考。

用功并不只凭“头脑”来决定胜负。

俗语说:“健全的头脑,蕴育在健康的身体里。”

那些重视身体休息,适当“偷懒”的孩子,会让自己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为大脑高效率运转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孩子在考场发挥更好!

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第5张

小结:

拥有这5种特质或习惯的孩子必将是考场的常胜将军,属于天生的学霸。

任何感到有学习困难或厌学的孩子都是缺少其中某种特质或习惯的结果。

如果家有厌学或学习困难的孩子,请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并引导其加以练习,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痛苦,享受孩童时代的美好。

如有疑问,可留言交流或扫码加老师微信预约咨询。

最后,祝各位高考学子考出理想成绩,实现人生梦想!

文章作者:心雨

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第6张

作者简介:

应用心理硕士

高校心理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工作/受训经历:

从事高校心理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9年

个案时长:2000+

定期接受专业督导和培训

咨询取向:

认知行为/精神分析

咨询对象:   

成   人——抑郁/焦虑/强迫/情感

青少年——抑郁/厌学/社恐                      

   

咨询方式:

线上/线下 一对一咨询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交流学习心理疗愈知识)

高考,什么样的孩子注定金榜题名?——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为你揭晓 第7张

(长按二维码添加心雨老师微信预约心理咨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