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小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用了什么理论支撑?
四季读书网
4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于2015年实施“有过程的归纳教学”课堂教学改革。该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和保护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促进儿童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推测、探究、体验等活动,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归纳概括出一般结论,从而发展个体智慧。“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以儿童的先天本能和认知经验为基础,注重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从学习空间场域来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强调为学生搭建有趣、自由、安全的学习场域;从学习内容视角来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以单元学习为载体,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与融合性,关注学习的操作性与体验性,聚焦儿童学习的亲历性与过程性。东北师大附小的课程设计注重校本化处理,以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和地域特色。课程内容旨在提供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平衡,增加情境性、具象性、操作性和体验性,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优化方面,该教学模式强调真实性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操作体验,以及对话和省思的重要性。通过互动对话和探究性活动,学生能够在安全的学习共同体中交流、合作,促进思维发展。东北师大附小的“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习过程中儿童个体的建构和创造,以及课堂文化的宽松、友好和安全性,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儿童。这一教学成果获得了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下对学校的教学成果、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简要关联分析。王珏老师一直把“学习即联接”作为学习的第一性原理。如何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或制造新的经验,是学习中最重要的要素。
从哲学角度,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了知识的第一来源:这句话同样揭示人对世界的高级认知能力(概念),必然要基于人的“具体经验”同时这句话也弥补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缺陷:经验并非唯一重要的,对于人类来说,概念甚至比经验更为重要(但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学生没有经验,那就制造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亲历”、“体验”、“操作”,先形成“具象”感知,知识才具备被理解的基础。如果既无经验、也无情境,那么思维是不可能发生的(参见第3点)!学校教学成果中所述:情境性、具象性、操作性、体验性,本质上都是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形成“经验”。 而“思维”(即神经活动)却不能“直接”被传递给学生,- 老师的引导是否得当?(学生脑子中有很多思维,需要引导出合适的那个)
最后,如果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怎么办?很简单!如果是全新思维方式的话,老师就必须要通过讲授、示范来引领学生思维——因此,完全不允许老师讲授,是不现实的!(当然,最好让学生自己发现,这里讲的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老师需要马上让学生复述、互教、模仿、练习(尤其是变式练习)、应用(尤其是真实环境)——这其实也是一种“主动性”的体现。
学校教学成果文中所述:推测、探究、归纳、概括、从具体到抽象、经历知识产生过程,描述的都是思维的“主动性”。以上对思维过程“主动性”与“指导性”的描述,与奥苏贝尔“有指导的发现”(俗称“启发式教学”)是完全一致的:(与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相比,奥苏贝尔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完全的“学生主体”,完全交由学生自行发现,教师袖手旁观)(王珏老师认为,东师附小的这项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效,比大单元、大概念要实在得多)不过,王珏老师从字里行间
王珏老师最近服务于几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双方均感觉获益很大。如果有学校需要学习科学、学习理论的支撑,愿意“双向奔赴”的,欢迎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理论指导”了解联系方式。- 本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微课与PPT研究、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
ai智能体:“学习科学AI智能体”体验
xxkx:学习科学研究文章
wk:微课超级大全,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
ppt:PPT技巧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