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育好比种庄稼。
什么时候浇水、除草、施肥等等,都讲究一个“时机”。
时机对了,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
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就在《密集母职下的教育困境》中提到:
“好的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把握好自己在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的确如此。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唯有父母懂得如何“因势利导”,才能养育出真正内心强大、积极上进的孩子!
那么,来自父母的陪伴,就是“点石成金”的雕刻刀。
教育学上,也有一个“剪刀效应”。
说的便是:
倘若父母早期对孩子情感忽视、疏于陪伴,那么成年后,孩子就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极度敏感、自卑和脆弱。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每天待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
殊不知,真正的陪伴,是与孩子心意相通、一起品味成长的“酸甜苦辣”。尤其在小学阶段,父母高质量地陪伴,往往能塑造孩子优良的性格。而性格好的孩子,内心能量充足,即使将来遇到困难,也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才是父母陪伴背后的真正含义。
初中三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转折期。
特别是初二以后,孩子的身心发育变快,几乎同时要面临着来自“学习”和“成长”的双重压力。这一时期的孩子,通常都会表现出躁动、不安、焦虑,甚至叛逆。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指出:每5个中学生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样本总数的20.4%。但浅薄的社会阅历和缺失的生活经验,都很容易让他们陷入到人际关系的危机中。因此,在初中阶段,父母要特别留心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在跟孩子单独沟通时,我发现她始终埋着头,也不肯摘下口罩。这才知道,原来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脸上爆痘的情况比较严重。于是,女孩变得愈发自卑,多次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向老师告假。心理学家胡慎之说过: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尚未成熟,很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造成极端的后果。因此,只有攥紧“尊重”这把密匙,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变化,一旦发现任何反常的言行举止,都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情绪疏导。
父母子女,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其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其独立。”也就是说,到了高中,如果父母依旧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管”,那无异于是在扼杀孩子内在的源动力。其实,许多父母无法放手的背后,通常都是焦虑情绪在作祟——父母只有先解决好自身的情绪问题,才能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倘若孩子没能按时按质完成,那么就要自己承担被老师批评或考试失利的后果。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自我管理。为人父母的高情商,就像台湾作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说的:懂得“因时而变”的父母,才能把握好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为孩子的内心注入更多能量!来源 | 洞见父母
责任编辑 | 谢玉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