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生选的专业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没毕业就被大企业预定,就业根本不发愁;而有些学生超北大线却进了深大,只知道一些听上去很美的专业,谁知毕业后无人问津……如果说高考是孩子之间“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那么志愿填报则是对绝大多数家长见识、能力、阅历的第一次大PK。现在大学本科教育就是重基础轻专业,本科教育的重点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目前很多大学的专业课程设计并不合理,近一半的大学生毕业即转行,且毕业的时间越长,主动或被动改行的人越多。因此,在大学本科四年主要把基础科目学好,大多能满足毕业时择业的需要。在我熟悉的人当中,没转行的凤毛麟角,就连医学、师范、外语、建筑类特殊专业也有转行的。但孩子高考之后对大学的选择,只有一次机会,虽然学习是为了长知识,可十二年寒窗苦读的目的就是考取能力所及的大学,那么就不要浪费孩子来之不易的分数。选大学选专业同教育孩子一样,要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而不是眼前。这样才能为大学毕业时的择业以及以后人生的发展提供好的基础。当然以后如何选择,又是一次次考验。
家长应引导孩子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有合理人生规划的人,未必能成功,没有合理人生规划的人,一定很难成功。很多人对未来缺乏规划,高考志愿随意填报,就业也是随遇而安,其实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几年的发展,选择的行业是造成同学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有些智力很高、各方面条件很好的孩子却没有远大的理想,令人惋惜。生活中能取得成功的,是那些有明确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的人。综上所述,现在就选择大学及专业问题总结以下十三点。第一,在高中分科前应该根据考生的情况,对未来想要或擅长就业的方向做个总体的规划。就业方向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愿意行医,有人愿意教书,有人愿意经商,有人愿意从政,有人愿意在企业单位工作,有人愿意自主创业;有人愿意在城市谋职,有人愿意到乡村发展;有人擅长文,有人擅长理,有人擅长工,有人擅长艺。总之,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前途。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天赋、兴趣、智商、情商如何,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他的职业追求和人生理想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第二,高考分数很高(一本线上60分)的学生,尽量选择排名高的大学,专业偏向于基础,或者选综合性大学的理工专业。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毕业后再确定发展方向。很少有人知道将来会从事什么具体的工作,并不是说你现在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会做什么工作,大学不是职业学院。你在大学要努力提高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因为你将来参加工作,很可能要从事根本没学过的工作,这就需要你在实践工作中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吸收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第一学历差不多能决定人生档次了,大学同学是人生最重要的人脉,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尽可能挤进同考分匹配的大学,排名越高越好。除非是自己不愿意学或没有实用价值的专业,如考古、历史、小语种、心理学、逻辑学、哲学等,但如果孩子喜欢一样不要犹豫。大学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熏陶,氛围熏陶你,同学熏陶你。你在好学校,会学到更多课本外的有用的知识。还有句话叫: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就是这个道理。名校毕业生成功的概率远高于非名校的,而且随着你踏入社会的时间越长,这些人脉对你的人生发展越重要,特别是到了三十岁以后(在同城工作的更重要,如果在高中学校所在的城市发展,高中同学也很重要),甚至对你后代的成长也能起到很大作用。有利于你人生发展和生活最重要的两个人脉圈子,就是中学同学圈和大学同学圈。你的知己,你一生互相扶助的朋友,你平时放松娱乐的朋友,大多在这两个圈子里产生。如果你在这些同学中的能力属于上游,那么你可能会付出的较多,对其他同学帮助会较大,得到他们的帮助会较少;如果你在这些同学中的能力属于中游,那么你可能左右逢源,能得到同学的帮助也能帮助到同学,混得也如鱼得水;如果你在这些同学中的能力属于下游,那么你得到的帮助可能较多,但心态不平和的话,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得不到同学的帮助。第三,一本线上40分左右的学生,城市、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一线城市专门院校的主体专业。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这一分数段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城市、学校或专业。这一档内非985的很多学校的学生跟2A学校的学生在就业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第四,一本线左右,能上较好的二本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重点考虑城市和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这些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社会名声以及排名等都较接近。很少有人知道将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但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欢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这一分数段的学生要尽量以兴趣为主选择专业,至少大类专业要与自己兴趣相投、相近。同重点线上的学生相比,可能线下学生的智力稍逊(这不是绝对的),那么就以兴趣来弥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之源、是迈向成功的基础。每个人的兴趣是各不相同的,正所谓人各有志,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所在。但是以兴趣为主选择专业时要注意切合实际,也就是选择的专业要切实可行,不能架在空中楼阁之上。第五,二本线上的学生,应以学一门将来能立足社会,自己喜爱的技术为主,淡化学校。
近年来很多省份二三本合并录取,这批学生数量最大。很多二三流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没学到有用的知识,走上社会后又眼高手低,瞧不上这看不上那。还不如那些职业学校毕业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但在学校学到了一门技术,而且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能迅速地踏入职场,从底层做起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往上走。
要知道,能取得与其智力对等或更高成绩的,是那些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努力向上的人,而不是怨天尤人,眼高手低的人。
第六,要上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了解所填报学校的校风、学风。校风好,学风正的高校是首选,选择里面的国家重点学科。现在高校的扩招严重,2020年全国高考录取比例首次超90%,这意味着成绩中下的高中生都能读大学。而在校风好学风正的老牌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学到有用的知识。新兴学科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基础的,而且多数情况下新兴学科专业的设置都滞后于社会需求,如最早搞计算机的人多数是学数学的人改行过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兴学科专业的最初几期毕业生就业途径较广,就业机会较多。由于是新设置的学科专业,在教材、师资、经验等方面肯定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果作出选择就可能要有些挑战。毕业后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不但有主场优势,而且同学间的人脉能发挥出更大作用。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多喜欢到这些城市就业,因为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富有活力,充满挑战和机遇。如果毕业后远离自己读书的城市工作的话,就失去这些人脉优势了。现在有很多回到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又“逃回”北上广了,因为很多二线、三线城市貌似生活安逸,但是,这些地方生活节奏太慢且严重缺乏机会公平。而在一线城市,职场发展好坏全凭自己努力,没有那么多拼爹现象。选大学,要么选一线城市的大学,或者名牌大学。当然,如果父母是机关干部或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也可以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自己喜欢在哪个城市发展,老家在哪,以及长辈的关键人脉在哪等等。选北上广深的大学,以后毕业无论是就业还是工作后的发展,都会有一定好处的,我们这个社会,人脉无处不在。关于职业选择,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和成长背景不一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但是凡事都没有一定,不同的选择,就会是不同的人生!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但录取分虚高,而且出来一抓一大把,根本没有竞争力,且现在的热门几年后就不一定热了。不如根据考分报排名更高的大学的普通专业,毕业后反而不愁就业。第十,理科高分的学生(一本线以上60分的学生),除非是调剂志愿,否则没有必要花四年的时间专门读经济、金融等社科类专业。这些专业可以辅修,可以自学,也可以读硕读博时再读。很多大学里面的社科类专业的学生课时很少,学得都很轻松。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学的课时多,也不会太轻松。大学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四年,如果不充分利用这四年来扎扎实实地学些东西,太浪费了。当下人们一切向钱看,好像只要读上经济金融就能赚到很多钱,搞得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严重虚高,像以前的法律一样。未来几年经济金融类毕业生可能会越来越多,如果不继续读研深造的话,也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好的工作!走上社会后,理工生可以学文科类专业或干文科类行业,但文科生很难能学理工类专业或干理工类行业。这是你的智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的体现,高考相当于把人按智力进行了分类。好比以前人的户口一样,是农村还是城市,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三线城市,能享用到的社会资源和福利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些单位的工资标准也是按大学的档次来定的,所以,优先要考虑学校的档次。
有的人很看重专业的排名,其实负责招聘工作的有多少人了解专业排名呢?除非你将来搞科学研究或到专业机构工作。且现在的很多排名并不靠谱,因此,也要看评估机构是否权威。
很多专业外行根本就不了解,不少该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外行根本想不到,因为有的行业只要沾点边就行,有的行业不需要沾边也行。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可塑性很强,企业招人肯定从职业规划来看,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有的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以前学的专业,主要是基础知识在发挥作用。更重要的还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变通能力以及吃苦精神。
现在的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也就是说,相对粗放地划定一些大的领域,比如管理类、机械类、水利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电子类等等,在这些大的领域让学生做专业选择,学习基本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
目前有的大学的专业,在基本门类下做了细分,把领域研究方向作为本科生专业方向,既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也不利于用人单位招人。
同档学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喜欢招情商高、能活学活用、一点就通的人。情商高的人,头脑灵活,说话得体,办事得当,人见人爱。谁能快速地适应环境,熟悉规则,遵守规则,谁就可能获得更多机会。
“靠智商得到录用,靠情商得到提拔”就是这个道理。武大中山也好,清北也好,其实只能代表你考试比别人好,只代表过去,你的能力和价值还是要通过工作实绩来体现。
高情商的员工,领导、同事都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高智商高技能够混口饭吃没问题,但智商情商并重才能有大的发展,情商高的人在哪都吃香,小学生干大事业的社会上比比皆是。
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不能为了学而学,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很多学生在校园里是风云人物,走上社会后却很难立足,这也说明学校和社会是两个世界,成绩并不等于能力,在职场中情商的作用远高于智商。
任何单位和领导都希望招到情商高,有责任感,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聪明的人很多,有责任感能踏实做事的人也不少。但是既聪明灵活又有责任感并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就少了,能取得成就的人大多是这样的人。
不同于知识的学习,有课本、有老师,孩子跟着学就行,家长不用操很多心。但填志愿不一样,一纸志愿可能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走向,但孩子却只有家长这一本“社会”大书,你操一点心,孩子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吉林省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促进会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公益性、专业性教育机构。本公众号所发图文贵在阅读与分享。除原创外,所转载的图文版权一律归原创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热忱欢迎广大读者来稿!
来稿邮箱:914634316@qq.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