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 江西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016-2020)【对讲版】
耐心 抛弃赌徒心态
客观题:判断 定义域 语文逻辑【创立 奠基】 历史逻辑
无一字无来处
顺序:ab==12==卡位==时间轴==标注内容和重点,视觉化
主观题:生成 关键词重现 关联词
一句一点 注意符号 总分结构 正面回应
逐一排查 死抠文字 【木==造船业 瓷器 =制瓷业】
一模:历史58 政治62 错两三个
材料==抽象=查书:目标大标题 真题中括号 波浪线=满分原则【4-4 2-3 3=5-6】大误区:缺层次“国际”
热点板块==情境和考点==模范人物==新考法
考点板块==抽象关键词 法治
【独立与自由】
材料二 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来桎梏我们了,我们该何以抵抗?·······我们请愿过了,我们抗议过了,我们哀求过了······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1774年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的演讲《不自由,毋宁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篇演讲发生的背景。(2分)这篇演讲表达了怎样的诉求?(2分)
背景: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美民族意识觉醒。(2 分)
诉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归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2分)
因素:坚持开放、兼收并蓄;完善民主、反对专制。
(制度革新、经济发展)(紧扣材料,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
一一对应 语文逻辑 正面回答 全面作答
客观题作答:先语文 后历史,明确概念
主题思想:语文,历史【逻辑范围 时空概念 】
方法:
语文法=基础操作:做排除 聚焦重点
语义【农 最完整 农政全书】+语法【的创立 基本格局】 +符号【,尤其是】
历史法:时间坐标 事件对应 【道光二十年 1840 民国十八年 1911+18】
找资料找定位的能力
找知识体系 ==翻书==对应关键词【范阳 七七事变 平津 智慧对应】
资料;抽象能力=
政治做题思路
选择题:理解为王 正面回答 注意限制 定义域
本身知识点错误 不合常理的
答非所问:偏了,问题对不上答案
抽象能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 )
A.干栏式建筑的巧妙B.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C.青铜器的高超工艺D.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知道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解答】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如形势图可用于研究( )
A.国家的产生 B.朝代的更替
C.西周的分封制 D.春秋争霸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势图夏﹣商﹣西周﹣东周。用于研究中国朝代更迭。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古代政权建立的时间,准确把握各朝代的更替顺序是关键。
3.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
方向 距离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明清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解题的关键是对郡县制的相关知识准确记忆郡县制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制”应该是郡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郡县制的创立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故选:A。
【点评】本题郡县制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如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 )
A.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B.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C.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D.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影响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不分门第高低,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员的原则,科举制使得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到各级政府任职。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5.“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
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6.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大放异彩。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这里有演唱、讲史,有杂剧表演,有歌舞表演等,表明北宋都市生活丰富多彩,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7.“总括农家诸书,裒(聚)为一集。凡农本三卷,皆经史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材料介绍的是(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分析】本题考查《农政全书》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材料和所学知,《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与之同类的是《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丰富,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总括农家诸书,裒(聚)为一集。凡农本三卷,皆经史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材料介绍的是《农政全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
8.如图菜单中的食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农作物的传入,知道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解答】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故图片菜单中的食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农作物的传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 上奏人 | 上奏时间(道光) | 银(两) |
福建 | 保昌 |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 20000 |
浙江 | 刘韵珂 |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 1200000 |
广东 | 奕山 |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 1800000 |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相关知识,注意表格内容里的“时间”与“银(两)”。
【解答】根据表格“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以及时间“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林则徐被革职查办,琦善为钦差。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关天培、陈化成战死)。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观察如图所示,由此判断“沪局”( )
A.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B.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C.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的主要企业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解答】根据图示判断,“沪局”是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图示与洋务运动有关。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的统治。BCD从图示里体现不出来。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的主要企业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 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在中国同盟会的基础上改组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
12.“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C.北平的和平解放 D.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分析】本题考查七七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生全面侵华战争。
【解答】由“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生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可知,高校内迁的原因是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七七事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如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分析】本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解读。
【解答】由图中信息“1954年”“选民证”可知,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故选:C。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14.小唐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他应该实地考察( )
A.南昌 B.浦东 C.厦门 D.武汉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过程。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解答】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过程。
15.如图反映了( )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的相关史实。“铁路提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据题干图片“主要城市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可知,我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这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题干图片内容不能体现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排除选项A;选项BD在题干图片中无法体现,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的相关史实。
16.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他”是(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玻利瓦尔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
【解答】据材料“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可知,“他”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知识。
17.“农奴为自己的劳动和他为地主的劳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分开的。”材料中这种现象出现在( )
A.西欧封建庄园 B.英国租地农场
C.北美奴隶制种植园 D.苏联集体农庄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材料中这种现象出现在西欧封建庄园。
【解答】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故材料中这种现象出现在西欧封建庄园。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如图是某幅名画的卡通版,下列事件与这幅名画创作时间最接近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 B.日本大化改新
C.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D.巴尔扎克创作《高老头》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解答】图片是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所画的《蒙娜丽莎》的卡通生版,选项中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发生在1519年到1522年,也是16世纪初,时间最为接近。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文艺复兴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9.“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
A.三角贸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鸦片贸易的罪恶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中的奴隶贸易的内容,指17﹣18世纪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反映了其血腥的一面,因其贸易涉及欧、美、非三洲,故称三角贸易。
【解答】据“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三角贸易中程的情况。在“三角贸易”的过程中,奴隶贩子在非洲掳获黑人,然后装入拥挤的船舱,运往美洲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疾病、饥饿等因素,很多黑人死去。材料反映的正是“三角贸易”的这种血腥的本质。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阅读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0.他呼吁:我们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一致,单独一个殖民地无法独立自存,但联合起来的整体却什么都能办到。在民族危难的关头,他的思想成为了革命的旗帜。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了解美国诞生和美国独立的标志。
【解答】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唐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中华文明史》,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录:
(1)请你参照第一、三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节内容。
(2)请你依据本书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续写第二章目录(至少写出两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古代绘画艺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照第一、三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节内容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对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东汉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