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预制菜

四季读书网 9 0

高考预制菜 第1张

Photo by Jeswin  Thomas from Pexels: https://www.pexels.com/photo/man-writing-on-table-3380743/

没有人永远青春,但永远有人正青春。

 高考,对于我是遥远的记忆,却是上千万年轻人即将在一个月后面临的考验。

 人生之事,行百里者半九十。高考前一个月,最容易产生的情绪就是懈怠、厌倦。 

我想起800米、1000米冲线最后的那个弯道,终点近在咫尺,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人的精神最容易一泻千里,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超过你,那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弯道超车。

 至于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感觉到努力了这么久了,一直感觉没个成效,最后一个月努力好像也意义不大,于是索性放松一个月,调节一下心情。 

现在我发现,这段话里其实有几个错误。

第一,当时我算不上努力,虽然天天坐在教室里做题,但是本质上是在用做题的方式去缓解自己的焦虑,这种心力交瘁的身心俱疲和刻意训练带来的疲劳是不一样的。 

第二,放松一个月和考试临场时的紧张是没关系的。那一个月玩归玩,临了到了考前几天,该焦虑该紧张一点没有缓解,“调节心情”这种做法确实是存在,但绝对不是我这种办法,我只不过是给自己的懈怠巧立名目罢了。

 第三,虽然最后一个月能做的确实很有限,但是有限并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

尤其是那些成绩比较低的同学,完全可以放低姿态,成绩低,就是没玩没玩明白,没玩明白就相当于是新手,而新手的进步是最快的,尤其是刻意地对自己进行训练的时候。不像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应试技巧的训练已经进入平台期,再训练意义也不太大。把自己看作是一支股票,高考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你怎么知道自己就在那一天收盘的时候是看涨还是看跌呢?万一用自己的低点去和别人的高点做比较,这也太过分了。

换个角度看,这也是高考公平性所在,因为所有人都面临着同样的焦虑。 

事实上,要是考个一年,大家都靠平均的表现去竞争的话,对那些成绩不在顶尖的学生反而是不利的,只考一次的情况下,那些不那么强的学霸才有机会爆冷学神。

当然,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超常发挥就不奢求了,能正常发挥就行了。

 因此高考其实可以看作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如何能够在只有一次机会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最好?

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很多生活上的情境似乎都能被归类为这个问题。

我最先想到的一个情境是考驾照科目二,五个项目每个都必须完美通过,只有一次犯错的扣分空间,最多考两回,不然就要回家重新申请考试,那太麻烦了,等待备考的时间也很煎熬,因此相当于只有一次机会,必须通关。

那过科目二的方法是什么?教练会总结上车之后的流程是什么,每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点,车运动到什么时候就将方向盘回多少......一个复杂的倒车任务,被拆解成了数十个死流程,然后再反复训练这一系列死流程,务必做到一次完美完成,多练就是了。

另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例子是出门玩耍之后找地方吃饭,我永远第一考虑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塔斯汀、必胜客这样的快餐店,因为永远不可能犯错。这些快餐店有着统一的规范和流程,高效稳定。你要是一个领导随时去抽查菜品的质量,基本上得到的是一个75分的结果,优秀可能称不上,但是得到的结果总不会太差。

预制菜听上去很乏味,很无趣,但是要知道,很多人的做菜水平,可是连预制菜都做不了。

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会解释,之所以没做对本应做对的题目,是因为“粗心大意”,这其实就可以理解为最基本的流程化没有做好,“审题”本身就是做题流程的第一步。

流程化,也许就是能够在只有一次机会的时候,达成稳定好成绩的方法之一。

这种考试流程,其实也就是老师口中经常说的“良好的做题习惯”,只是我们的教育虽看重应试,有时对于学生掌握应试技巧的程度,却不会多加关注。

我从小学开始就“粗心大意”,到了高中还是“粗心大意”,说到底,最简单的一个“审题”,最基础的应试技巧,其实从一开始就掌握得不好。

做题都有套路,给出了特定的条件,往往就是要考察特定的知识点,再去按图索骥,哪怕算不出来,至少脑子里也不会一团浆糊,自己也能知道自己哪方面是薄弱处。

基础都没打好,高楼大厦从何谈起?很多学生其实就是这样的“危楼”。

人们普遍认为,21天正好是习惯养成的期限。最后一个月,比起一味地去啃难题,也许不如审视一下自己的做题习惯,看看自己是不是基础不牢的“危楼”。基础补好以后,也许你会发现之前所学的那些似懂非懂的知识黑洞,正是基础不牢留下的债。

最后一个月,先尝试着把自己做成预制菜。

虽然很离谱,但这就是我的建议。 

祝好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