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变多,是考研高考化的必然结果

四季读书网 6 0

戳蓝字“甘源老师”关注我哦!

最近半年多,有个感受很强烈,本科毕业去找工作逐渐变成了一个比较小众的事。跟同学们聊,话风出奇一致,都表示先看看,能进体制最好,继续升学也不错,不行出去读个“水硕”,实在没得选了,再去找工作。

我问他们,“如果这几条路都走不通呢?”,“那我就接着考研”。

实话说,我不是很理解,工作有这么吓人嘛?

上周朋友聚会,其中一位老大哥的孩子今年考研,经济类,一志愿985,没进复试,讨论接下来该咋整,要不要调剂,这个话题很自然的传递到了我这里。

了解完基本情况后,我表达了核心观点:没必要调剂,找个工作先占坑,将来根据需求再决定是否读个MBA。原因有三个,一是孩子一表人才,本科是一知名211,家里条件也挺好,直接去工作,家里帮衬帮衬,起点不会太低;二是经济学重实践,工作里积累三年,咋不比只拿个学历强;三是调剂这玩意儿就是个玄学,就算调成功,大概率也是双非,学历的加持价值不大。我这哐哐一顿输出,在场的另几位朋友频频点头,显然被说服了,但唯独老大哥,面露难色,半天挤出一句话:“孩子想读研,家里也觉得迟早得要个硕士学历,还是想调,双非无所谓。”我瞬间觉得刚刚情商低了,换了个问题:“如果调剂不顺利,还二战不?”老大哥应该早有答案,可能为了照顾我的情商,想了半天,才点了点头。

起点如此高,居然是这么打算的。我突然就理解了,大伙担心的,不是工作有多“吓人”,而是它的“吓人程度”在当下不能被确定。(尽管我坚持认为,考好几年考不上,最后委屈读了个啥也不是的研究生,耽误了时间,蹉跎了岁月,才是最“吓人”的。)而二战三战,风险也很大,但大伙认为最终能搏个硕士学历,甭管它鸡肋不鸡肋,但它足够确定啊!

面前有几条路可以选,但如果它们都很难,对多数人而言,其实等于没有选择。大伙最终选的,多半不是远处那个更科学、更美好的,而是那个眼下这个确定性更强、更容易的。

人,真是把追求确定性刻进了基因。

考研高考化可能是全面的(可参考我上一篇《从24开始,考研真的高考化了》),不只是命题、选拔和备考,还体现在观念上。其实大家也清楚,硕士毕业的出路也就那么回事,但学历整体贬值,某种意义上,硕士就是对本科的代偿,考研就是当年的高考,“考了再说,有总比没有强!”。

而二战三战变多,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为什么?如果把学习类比为投资,回报不明朗的时候,作为投资要素之一的时间就会变得不怎么重要,拉长投资周期就成了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多数父母也不指着孩子毕业立马能养家糊口,跟高考复读一样,反正成本也不高,那就考着呗。

大胆预测,就业&经济形势没有大的变化,往届生占比会迅速突破50%,这部分考生,尤其是脱产备考的,会变成高分的主要竞争者。

但,我理解,不代表我赞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选择了大多数,那回报也是大多数的水平,不是大多数不好,而是不要对它给予过高的期待。

如果调剂上不了岸,要不要二战,参考以下几种具体情况及建议:

1、总分不够,但是各科很平,例如,国家线338,考了310,政治65,英语60,数学80,专业课105。这种大概率就是投入的绝对时间不够,或者说没尽力,如果给自己的“尽力程度”打个分,满分10分,得分在6-7以下,都可以再来一次。不少考生反思自己是备考效率问题,这个结论很可能并不真实,效率需要绝对时间做支撑,投入程度突破临界点,备考上会有一种击穿的畅快感,如果达到这种状态,二战提个50-60分十分正常。

2、总分够,单科不过,或单科都过了,但某单科拖了总分的后腿。要看这个单科是不是真正的软肋,而这个“软肋”的标准,就是它的回报跟时间投入不成正比,说得感性点,就是从心里本能的排斥它,怵它,没有摸着门。这种情况下,二战就要很慎重,这个短板学科带来的问题不只体现在分数上,而是整体心态。这种学科一般都是数学或专业课,如果要再战,可以换个专业,避开它。

3、总分过了380390,甚至400,因为复试线突然爆掉,没进复试,或者进了复试莫名被刷,如果能调剂到一个过得去目标就去读,如果没有合适的,不建议二战,你差的不是实力,可能是运气,有这个专注的能力,工作上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4、最重要的一条,要给二战设置一个止损线,比方说,就是不甘心,要再来一次。但不管考得怎么样,我都认,如果真没上,该放弃放弃,该找工作找工作。提前预判可能不好的结果,才能让人心态放平,避免二战三战四战成为回避现实困难的幻想。真正让人担心的,其实不是二战的辛苦,而是我们总有退路。

二战变多,是考研高考化的必然结果 第1张

往期文章精选:

《从24开始,考研真的高考化了》

《调剂去个鸡肋学校?不如不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