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的逻辑在哪里?

四季读书网 17 0

高考语文的出题不是东拼西揍手抄报,它有着非常清晰和严密的逻辑,小到一道阅读理解选择题,大到作文题,莫不如此。

掌握其逻辑,可以较快提升语文分数到与数学、英语相称的程度;否则也许可以放弃语文方面的努力了,110分满足吧,因为努力费时费力、功效极低。

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内核是运用能力,——考信息获取能力,比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要求高几个层次:

选文上各种刁难,命题方式倒是一以贯之,客观题和主观题皆如此 ;不过各地的模拟卷质量还是不行啊,教考分离,导致许多时间浪费在无效学习上;要又快又好地做好这部分题目,认知、技巧、训练缺一不可。

打个比方,论如何跑好100米,——肯定有窍门!

认知不足的第一条,就是不了解相关规律性的存在,每天5-7小时花在数学上,只是因为无力开启这部分的克服过程。

基础好的学生集中近十年的新高考(非浙江卷)真题,加以研究,会大有帮助的,定位可以是满分。

总之相信这部分有逻辑性,就不会放羊、也不会无脑地题海战术、被轻易牵着鼻子走。

古文部分,选文范围和标准已经接近古文高级知识分子的,比中考拔高五倍都是有的,这里有一个矛盾: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学过很多很多古文,但是运用能力不足、古文知识体系的整理薄弱,也就是没有内化、变为自己的东西。

如果能够通读《史记》档次文章无碍,基本可以高考古文满分的,不必讲究题型的;研究题型的,只是帮助基础极差的学生捞一点分罢了。

怎么才能通读古文?要咬牙死磕,同时要思考总结,可以预先告知的是,记忆量大大少于英语。

至于作文,命题的发展之关键已经到了在主要概念的分析上设难度,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语言能力依次被考查到,也就是说,想得清楚、写得有章法最为重要,文采尚属次要。

这种命题方法进化到了杜撰出一个交叉概念、新概念,既奇葩也合理。。。

比如说,“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I提到自然带的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

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千万别套作,千万别套作,千万别套作!

不要随便相信猜题,掉坑里很麻烦。

最后关于小红书笔记的语文诀窍,一句话——那么多东西恐怕是既记不住也没法吸收,有毒!

联系V:ddblrs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