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类招生”已成为趋势,是捡漏,还是踩坑?这4点必知!

四季读书网 3 0

高考“大类招生”已成为趋势,是捡漏,还是踩坑?这4点必知! 第1张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大类招生”的招生模式,据了解,在“双一流”高校中,已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
但风潮之下,暗流涌动。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大类招生可能是一次“捡漏”的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深坑”。
那么,什么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有哪些模式呢?本文整理了关于大类招生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供参考。
PART
01
什么是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

例如: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第一年或第二年不分专业,统一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本人前期的考试成绩和意愿,进行院系或专业的选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注:因每个学校培养模式有差异,具体情况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PART
02
大类招生的三种模式

1、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招生

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大类招生形式。这种招生方式中的专业类所包含专业一般具有学科相近性,把一些特点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属性的系科或专业方向合并在一起招生。等大二或大三再分到不同的专业进行具体专业课程学习。

2、按院系招生

按院系招生的高校,一般是一个学院或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招生。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等,再在院系范围内选择专业。

3、按“基地班”“实验班”模式招生

还有一些学校是以“基地班”、“实验班”等形式进行招生。当然,不是所有的实验班都按大类招生,还有很多高校的实验班是入校以后再进行选拔的。

PART
03
大类招生的优势和不足

大类招生政策的显著优势在于,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往往不够了解具体相关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就降低了学生在报考大学时选专业的难度——报考一个大类专业,就相当于获得多个专业的选择可能性。

当下,大类招生呈现的不足有两个:

一是教育教学与大类招生匹配不足。同一大类的学生会因高考时选考科目不同而出现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同时,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所需基础课程也有所不同,这需要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部分高校有“水课”、“无用的通识课较多”等课程设置问题,这会消耗学生的大量精力。

二是专业分流时,马太效应明显。大类招生之后的专业分流阶段,也容易造成“热门专业越来越热、冷门专业越来越冷”的现象。成绩较高的学生扎堆报热门专业,而成绩低的学生最终被“甩”给冷门专业。

PART
04
大类招生是“捡漏”还是“踩坑”?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大类招生可能是一次“捡漏”的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深坑”。

“捡漏”机会:对于高考侥幸“搭边上车”来到自己心仪学校的学生而言,算是得到了逆风翻盘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成绩刚好能上心仪学校,就很难上心仪的专业,但大类招生能给这样的学生一个机会:如果大学学习成绩能够冲在前面,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能够在大类分流中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

警惕“踩坑”:大类招生也可能是个“坑”,需要考生警惕。

1、热门/冷门或优势/劣势专业共存分流到不理想专业

大学喜欢将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放在一起,或者将优势专业和弱势专业放在一个大类中“打包录取”,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容易被分配到自己不喜欢的冷门或弱势专业。

2021年中山大学的大类招生就比较典型,它的计算机类(新工科实验班)既包含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又包括比较冷门的材料类专业,这种大类招生学生和家长报考时一定要慎重。

2、分流专业学不懂、挂科

部分大类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要求不细致,会导致学生大学分流之后可能出现自己虽然符合选科要求、但是会出现专业课听不懂、无法顺利毕业情况。

例如北京科技大学的工科试验班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通信工程、土木类、安全工程)的选考科目要求只有物理,再选科目没有做要求,但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选考化学,其在进行专业分流时如被分配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要学习无机化学、材料成分分析等大量涉及化学的专业课、实验课,专业课学不懂、挂科就非常容易发生。

PART
05
填报大类招生专业志愿的注意事项

1、综合考量一致性

填报大类招生专业志愿前,考生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前景是否一致,同时考虑到大类招生未来仍要进行专业分流,存在分配到非心仪专业方向的可能,以及因此产生的一些后续问题。

2、区分专业方向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仔细阅读学校招生简章,了解每个招生大类包含哪些专业。各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不同,同一招生大类包含的专业及未来深造、就业的领域可能是不同的,考生要仔细研究,加以区分。

3、了解专业分流方式

考生还要了解各校大类分流的时间及方式。有的院校是双向选择,有的院校则要看学生的综合成绩来确定。目前,国内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模式大致有两种:

一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分专业。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影响是,排名在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专业,可在选专业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难以选到目标专业。

二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选专业。这种方法看似更科学,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更乐意选择“热门专业”,这样一来,“热门专业”扎堆,人数太多难以吸纳。

不同的分流方式决定了学生未来进入某个专业的难易程度。

4、避免专业受限

部分院校在大类招生时没提出具体要求,但专业分流时对身体条件会有限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对照相关体检标准,了解自己的志愿专业是否有身体条件要求,如不符合要避开报考。 

精彩推荐

毕业就拿“金”饭碗!性价比极高的8所大学
选调生:比公务员更加“吃香”,紧缺专业汇总
成绩一般,又想去北京、上海读大学,你有这些选择!
多所大学官宣:2024年本科扩招!

+ + + + + 

点亮左下角【在看】,让更多学子和家长受益~
高考“大类招生”已成为趋势,是捡漏,还是踩坑?这4点必知! 第2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