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这对于渴望改变命运的几十万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往届知识青年,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参加高考,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来自上海的袁钧瑛就是这其中的幸运儿,凭借着七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斐人的成绩,袁钧瑛以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再往后,袁钧瑛顺风顺水,更是在后来被公派到美国留学,这样的节奏叫很多的人羡慕嫉妒恨。然而叫人感到诧异的是,袁钧瑛学业完成之后,却没有回到祖国,而是留在美国。这就叫老师和同学们很是鄙夷,她的家长也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
事情到最后又有反转,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袁钧瑛又开始不断回到祖国,并且成为我国生物医学的学科带头人。这就带来今天的话题,为什么当初袁钧瑛没有学成回国,反而加入美国国籍?为什么袁钧瑛在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的时候回到祖国?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袁钧瑛的成长史。
袁钧瑛是标准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这一代中国人,1977年,袁钧瑛刚好高中毕业,而这一年又是恢复高考的首发之年。就是凭借着骄人的学习成绩,袁钧瑛作为上海的状元,考进复旦大学深造。
袁钧瑛的老家在浙江绍兴,与鲁迅算得上是老乡。也可能是受着一代文坛巨匠的熏陶,袁钧瑛在初中高中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尽管因为时代的进步,原先的惟有读书高依然是很有市场。也就是在家长的鼓励鞭策之下,袁钧瑛才得以出类拔萃,成为复旦的一份子。
在复旦大学,袁钧瑛的各科成绩都比较优秀,后来还是听从老师的建议,袁钧瑛选学生物化学这个当时很偏冷的学科。没想到的是,面对生物化学这个选题,袁钧瑛却是兴致盎然,如饥似渴地在书本上汲取能量。
从复旦毕业之后,袁钧瑛马不停蹄继续在大学读研,并且在生物化学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对当时领先的生物化学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机会总是惠顾那些有准备的幸运儿,袁钧瑛就是这样的人。巧合的是,在这一期间,中美正在推进关于生物化学领域的合作,目的就是选拔我国优秀的学生到美国深造。
不出意料,袁钧瑛在这次选拔考试中遥遥领先,成功地成为这个学科第一批公费美国留学的幸运儿。来到美国麻省之后,袁钧瑛就如同鱼儿如水,很快就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长期以来,对于人体细胞的衰老凋亡机制,人们总是束手无策。而对此,袁钧瑛有着自己的见解,并首创利用生物化学加以干扰。
专业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再牵扯,直白一点来说,就是由于袁钧瑛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哈弗医学院准备聘请袁钧瑛为终身教授。但问题随之而来,因为袁钧瑛现在是中国国籍,这个门坎显而易见难以逾越。当然解决问题也很简单,这就是袁钧瑛要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
现在的袁钧瑛很是纠结。与之相比,个人的身份显得无足轻重,但是背后的祖国确实叫袁钧瑛难以决断。
也就在这时,昔日的导师来到袁钧瑛的身边,旁敲侧击说了这样一层意思,你现在回去对国家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然而当你成为哈弗的终身教授,你的祖国需要的你都能够奉献。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袁钧瑛听罢,回到宿舍里睡了三天,起来后便给远在上海的妈妈打去电话,自己不再回国了,就在美国发展。
我们很难理解彼时袁钧瑛放弃国籍的初衷和无奈,然而能够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抉择,对于她来说痛苦有多大。按照哈弗的程序,先要在本专业系之内获得所有的教授一致赞同,然后征求国际一流10位的专家团队的意见,更严酷的是,这些专家必须拿出面的荐举信,然后再讨论通过。
两千年的时候,袁钧瑛已经是美国哈弗医学院的终身教授,她的课题已经获得这一领域的最高奖项,堪堪的生物化学的一座巅峰。
然而在这位绍兴的乖乖女,心里一直有个结未能释怀,这就是如何报效自己的祖国。也就在这一时期,国家开始启动科技兴国,而袁钧瑛被选定为在生物化学方面的预选人才。
远在美国的袁钧瑛一听到这一消息,马上飞回北京,表达了自己愿意用终生学得的生物化学才能,带动国内的医学发展。
其实说起来,自己是什么国籍,什么身份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的热忱之心,有一种回报乡梓的感恩之心。因为袁钧瑛知道,要是当初没有中国与美国的这个合作,哪里有今天的哈弗终身教授?
今天我们回顾袁钧瑛的成长史,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袁钧瑛在成名成家之后反而归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她知道,是时候该报效自己的祖国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