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广东省各地模考:古诗阅读专题

四季读书网 5 0
广东省汕头市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时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
A.前二句点明具体节令,描绘山间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B.词人外出春游,在高岗与低谷间穿行,游兴非常浓厚。
C.下片写词人游兴已尽,回山寺就寝,有孤枕难眠之感。
D.全词即事写景,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
16.晚年的王安石虽身居山林,却似闲非闲,他也曾写出“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这样流露矛盾心境的诗句。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这种矛盾心理。(6)
15.C
16.①本词先写词人野游寻春,在山寺恬然入梦,怡然自适。(2分)②接着写他被山间的松涛声惊醒,感慨美梦短暂。(2分)③本词表现出了词人想要放情山林又依旧心系尘杂、内心并不平静的矛盾心理。(2分)
广东省江门市2023 年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这首诗歌情景交融,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B.诗的首句描写了自己的感受,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突显出清溪水色的特异。
C.诗的颔联借问新安江,用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
D.此诗的诗眼是“行”,围绕诗人在清溪的行踪表现他对清溪的喜爱,情由境出。
16.日本汉学家近藤元粹在《李太白诗醇》一书中点评此诗“五、六笔有画致,七、八使人凄然”,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赏析。6
15.D3
解析:诗眼是“清”,不是“行”。全诗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从首联“清我心”的主观感受,到颔联以新安江比不上清溪的清澈见底,到颈联的比喻,都是围绕清溪的清澈,没有突出诗人的行踪。
16.6
颈联有画致: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以群山比作屏风手法1。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诗句分析1,就如人行走在明镜中,鸟在屏风中飞翔。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画面感强,诗中有画等。画致解释1
尾联凄然:入晚时猩猩的声声啼叫,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消寂境界诗句分析1在诗人听来,猩猩的啼叫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1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落寞郁闷的情绪1
情感分析:诗人离开混浊的帝京,来到这水清如镜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尾联流露出诗人因远离家生。中置乡内心的孤寂之情,以及空怀济世之才的落寞悲伤的情怀。
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江城子
周紫芝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          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首句写傍晚景色如在目前,低尽摹出夕阳之态,如烟凸出柳树之色。
B.“经年前加字,强调离别之久,使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怨意更为浓重。
C.“思凄然,泪涓涓两句,一写内在情感,一写外在表现,人物形象鲜明。
D.大雁只到江头,不来小楼,暗示远行人没有音讯,字里行间透出失望之情。
16.请以月为对象,分析本词中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
15.(3)B   【解析】“对远行人的怨意更为浓重”错。“又经年”只是感慨分离时间之长,显示不出对远行人的怨意。
16.①霜月娟娟,写出了月色之美,这是以乐景衬哀情,使作者那种伤感之情更显浓重。②月有缺有圆,而人只缺不圆,将人与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不能团圆的悲伤之情。[每点3(手法1分,效果2),共6分。意思对即可。]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华州太守花园 徐积
南园花谢北园开,红拂栏干翠拂苔。
却是梧桐且栽取,丹山相次凤凰来。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 凤凰山 苏辙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凤低回久未行。
更种梧桐真可致,高飞性似伯夷清。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徐诗着重描写了园中的花卉,在对比中巧妙地表现花叶的错落之貌。
B.苏诗妙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川蟠踞之势,形如徘徊低飞的凤凰。
C.徐诗和苏诗都符合起承转合的章法,第三句“转”出一层新的诗意。
D.徐诗和苏诗都虚实结合,既写眼前的景象,又写想象中飞翔的凤凰。
16.两首诗均写到了“种梧桐”,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6)
15.D 都是虚实不对吧
16.徐诗的“种梧桐”表达了诗人对华州太守花园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太守高尚品德的肯定,表达了有才之士咸来归附之意;苏辙则表达了友人所处龙盘凤跃,友人必定展翅高飞的美好祝愿。
广东省大湾区2023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①
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注】①邓剡,文天祥同乡好友。1279年,与兵败被俘的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临别之际,邓剡作词赠天祥,为好友壮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长江,词人感叹上天不借东风给好友文天祥,致使他抗元失败,沦为俘虏。
B.这首词写金陵风物时融情于景,蜀鸟吴花、荒城颓壁,都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C.友人离别后只有孤月相伴,让词人无法入眠,蕴含了深深的朋友之情,家国之悲。
D.这首词擅长运用典故,如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之情。
16.清代王奕清《历代词话》卷八引明陈子龙语盛赞这首词,说它“气冲斗牛,无一毫萎靡之色"。你觉得这一评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15.【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D项“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错误,“赢”并非嬴政,“写出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也不够准确。应为借蔺相如身立秦廷,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气魄和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其他三项均正确,故选D16.【参考答案】①意象选择雄壮,气势雄浑(1分)。水天空阔、剑气冲天、扁舟齐发、涛生云灭,给人以振奋之感;(1分)②典故运用豪壮,突显豪气(1分)。借蔺相如和诸葛亮的胆识与才华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豪气十足;(1分)③情感抒发悲壮,气冲斗牛(1分)。虽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但仍期盼有人能够雪恨,本词是为好友壮行之词,言辞悲壮,令人动容。(1分)
评分细则:
④意境(写景)开阔(1分)。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1分)。
⑤叙事宏大(1分)。结合与个人经历相关诗句,简要分析(1分)。
⑥语言有力度(1分)。结合相关字、词或句子,简要分析(1分)。
(每点2分,从以上六个方面任选两点概括分析。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预测试题(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惜红衣
姜夔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注】①惜红衣:词牌名,取惜荷花凋零之意。②并刀:指快刀,古代并州出产快刀,当时以利、快闻名。甘碧:香甜新鲜的瓜果。③虹梁水陌:拱桥和湖堤。④维舟:系船。⑤同赋:这里作“同赏”。
16.这首词结构曲折精微,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扬州慢·淮左名都
 ]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15.B诗中高柳晚蝉是高迈苍茫的意象,透露作者凄然以悲的心事,并非表明诗人的高洁志向。
16.从内容层次、铺垫、烘托、对比等角度回答。任选角度,从三个方面作答给6分,一个方面2分,共6分:若选一个角度,从三个层面分析给6分,一个层面2分,共6分:若只答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面角度给2分。
示例一:层层铺垫。本词意在怀人,上片先描写种种生活细节,表现诗人的孤寂(2);后通过描 写时序变迁、荷花凋零, 暗示离别已久(2);下片才直接表达怀人相思期盼之苦(2)。层层铺垫,曲折精微。(6)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