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个月 该怎样研读课本?

四季读书网 33 0

  回归课本,是高三最后阶段老师对我们的叮嘱。不论是从命题角度,还是从自身打好基础的角度看,课本都是我们要吃透的。长期的题海战,让我们习惯了抠难题,挑战难度,回归到基础,一些同学可能适应不了,在做题上就容易因为过于自信,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错误,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

  俗话说:“学无止境。”对于高三生来讲,更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处于高考冲刺时期,高三生更应该静下心来,仔细研读一遍课本,不仅能够“温故而知新”,还能够查缺补漏,将高考分数再一次提升。下面就跟看看考前如何研读课本来提升分数吧!

  回归课本,巩固好根基。

  课本是一切考试的基础,课本上的内容是高考命题和进行高考复习的依托,不管考试的试题如何灵活多变,也无论试题难度究竟多大,其考查内容都来自课本。

  高三阶段,考生的复习资料种类繁多,不仅仅只有参考书、习题集才被称作复习资料。一般来说,复习资料从种类上大致可以分为:课本、考试说明、参考书、笔记、高考真题等五大类。这些林林总总的复习资料是有先后主次之分的,考试说明作为导向,课本作为基础,基础牢固了才能在考场上发挥的游刃有余,课本研读不仔细很可能会在考试时丢掉不少分数,因此考前研读一遍课本意义很大。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材即是我们的课本,回归课本的目的就是要寻“源”。教材和考试大纲可以说是出应对高考的“宪法”。课本才是母题库,每一道高考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源头。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教材的趋势。在各年高考试题中不少让学生感到生疏的题目,都是在课本上原题的基础上变形而来的。

  怎样研读课本,效果最好。

  既然说课本是一切考题的根本,那么也就是说所有的考题都是以课本上的某个知识点为核心衍生而来的,吃透课本就能够更加容易地发现解题的脉络从而快速解题。那么,究竟该怎样吃透课本呢?

  通过研读目录,考生可以把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在看各部分章节的时候务必要保证细致,而不是觉得太基础,粗略浏览,要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同时,要把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以区分不同的理解难度。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最后冲刺阶段要再次回归目录,形成整体感,做题的时候更加有全局性,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盲区,抓紧补习。

  研读课本需要注意的问题:

  遇到自己会的知识点也要仔细研读,每次复习都有新的体会,尤其是文科类的科目,而对于理科科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形成知识网络,定理公式等不会落下。

  遇到不会的及时解决,不要全部研读完一遍再返回去重新解决,这样容易形成知识断层,不利益知识脉络的把握。

  课本上的图片、短小的解说文字也不要错过,很多高考题考的并非难度,而是细节。

  课本即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课程理论,遵循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制的,是大纲的细化和具体体现,是通过众多的课程理论专家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而编订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何教辅资料都不能替代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