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报了某头部,半小时就接到电话,问是考虑国际部还是高考。看来现在公立国际部日子也不好过了,开始为招生发愁。
避开中考就一定好吗?其实未必。初三各科都将学完,是建立整体思维框架的一年。更重要的是,不经历中考,孩子即使上了高中,也许会错过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培养出一种斗志和自驱力,缺乏一种狠劲。
我一直认为,越到高中,越考验孩子的自驱力。进入高中后,能辅导学科的家长越来越少,有自己主意的孩子越来越多。如果不是立志清北C9,想上211以上的大学,可能自驱和勤奋才是最重要的。
大部分普娃自驱力的形成契机可能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没有什么激发点,就是有了自驱力。我们年级有个前十名的娃,为了学习决定不玩手机了。这种孩子其实已经不是普娃了,属于比较早熟的;第二种是在日常的一个节点突然点燃了自驱力,比如到了一个重高普通班,立志要努力学习进重点班;第三种适用大多数普娃,要一个失败或挫折的节点来点燃自驱力,比如中考失利,没能进入梦中情校。
基于此,我家在选择“1+3“到底报哪个学校上产生了分歧。我想报高试试,大不了等学校直升,真不行中考也没啥。爸爸认为往下报,可以享受学校最高重视,孩子当鸡头,心情好,环境好,有利于学习。我家娃比较听话,认同家长的理念,认真学习,但是她目前依然缺乏一种斗志,即“我一定要”的信念。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考得不好了难过几天,过几天又想着玩儿,这种状态很正常。想想我自己这个年纪,状态还不如娃。
“我一定要”的斗志之激发需要契机。顺利“1+3”或者直升固然好,但是参加中考,对孩子的长远成长未必是坏事。即使不用中考,高考也要承受“一考定终身”的压力,毕其功于一役,也需要锻炼。进不了重高,进不了实验班,对很多孩子来说,既是挫折也是激励,到了高中,实验班也是流动的,谁也不能永远活在保护罩里。你觉得“1+3”或者直升早学了一年半载的高中知识,但是孩子一旦找到了斗志,点燃的自驱力将助力他的未来。
作为家长,咱们首先要有强大的内心,无论孩子成绩波动,我自岿然不动;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也是一种托举。
文章来源:
四季读书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