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初三最后60天的真实强度

四季读书网 2 0
普及一下初三最后60天的真实强度

普及一下初三最后60天的真实强度 第1张

普及一下初三最后60天的真实强度 我家孩子去年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爆发的,那会儿他在全年级四百多名的位置徘徊,后来一口气冲进年级前五十,最后以685分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说实话,现在想起来都还像做梦一样。 那段时间孩子自己定了一个节奏,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会不会太拼,但后来看到成绩一点点涨上来,我就不再干预。每天早上6点自己起床,背政治书上的重点知识,尤其是那些红色框里的概念和结论,午休前会把当天错的题重新做一遍,晚上十一点还要默写理化的公式和知识结构图,连房间的衣柜上都贴满了手写笔记。 他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现在已经不是学新东西的时候了,而是把会的东西变成本能。”所以像数学的选择题、填空题,物理前五道选择,他是每天定闹钟限时练的,做到看到题就能下意识反应。错题也不放过,重做三遍——原题、变式题、改编题,每种都搞透。 他把一天分成6段,每段40分钟专注冲刺,中间10分钟喝水、翻错题、活动一下。他说这样不光效率高,脑子不会太累。 语文他每天坚持早晚各练一篇文言文翻译,作文整理了几套高分模板,还从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上抄了不少好句子,每次写作文之前都要背几句,再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去套写。 数学是他最花时间的一门,每天90分钟稳扎稳打,重点复习函数、几何和概率题型。错题直接剪下来贴错题本,每周集中整理一遍,反复回看。 英语他就是靠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吃饭听、路上听、洗漱听,每天记50个单词;阅读时特别注意题干关键词,像what’s the attitude这种,训练找文中的同义句。作文他也背了万能句型,比如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考试用起来顺得很。 理化他有自己的一套方式。物理重点练力学、电学几大模型,化学就集中刷选择题,尤其是实验题和计算题,还专门画了知识导图,用不同颜色标出关键反应,墙上贴了一排。生物和政治历史,就是把教材红框内容反复默写,天天早读都在背。 考前15天我们全家配合他调整作息,每天早上模拟中考题型,下午做语文、英语的主观题。他还把错题本撕成一张张小卡片,像抽牌一样每天抽几张出来重做,哪道错得多就贴在书桌前,天天看。 我记得他桌子角贴着一句话:“多拿1分,甩掉几百人。”当时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逆袭,但他说:“我拼一把,不留遗憾。”成绩出来那天,他抱着我笑着说:“妈,我真的赢了。” #备战中考 #中考复习 #学习逆袭一起改变 #初中学习方法 #中考上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