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大关”就在眼前
如何利用好冲刺阶段的有限时间
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这次,小编特别邀请
本校初三各学科备课组长
为大家送上一份关于中考的“锦囊妙计”
语文
2024年中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后的第二年中考,盐城市语文中考试题会更多体现“新课标”理念,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灵活性也会比较大。如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有以下几条建议:
01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无论一调和二调成绩如何,宠辱不惊的心态能够让你迅速沉静下来。语文不求多刷题,而在于练习时的心态和方法,继续耐心阅读,静心审题,潜心思考,用心表达,每一步都无比重要。
02筑牢根基,对标补短
一要重视基础不失分。善于梳理基础错误并进行错误归因,只有理解才能牢记,避免重复犯错。
二要重视复习课。善于从自身实际出发,从课堂中汲取自我所需,或是裨补知识点的阙漏,或是掌握同类题的解题方法,使复习更全面有效。
三要对“标”补短。关注中考语文试卷的构成,针对短板题型,从例题入手总结该题型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答题经验。关注“新课标”中的评价理念,在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思辨性地理解和表达,有效解决试题中越来越多出现的的情境化命题和思辨性命题。
03推陈出新,寻求突破
最后阶段,我们要格外重视新题型。解“新”题的关键是找到“旧”的突破口。文言文断句题的本质是理解翻译,实用类文本题型的解答一定以牢固掌握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为前提。我们还需积累作文新素材,深刻把握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既要关注自我成长,又应关注时代生活。作文素材如果能紧跟社会热点,凸显时代主题,会让作文锦上添花。
总之,最后阶段的语文复习需要同学们沉下心,重基础,补短板,求突破。路虽远,行则将至。坚持到底,我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愿你的努力不被辜负,预祝所有考生2024年中考顺利,未来可期!
数学
关于中考复习策略及应考技巧,可以讲的话题很多,就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01分析错因,题不二错
复习时有意识把自己计算做错的题目,分析错误的原因,把所有错因都分析透了,确保题不二错。另外计算题多做两遍,计算时不要跳步骤,便于检查验算,减少口算,多动笔演算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02读懂标准,关注细节
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在把握每题知识点的同时,务必要关注书写的规范性、推理的严谨性。同学们可以认真分析一份中考卷答案的评分标准,关注得分点及评分的具体要求,重视书写的规范,在复习训练中要关注细节,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03放慢节奏,“审”有留痕
有些题目一看很简单,甚至是“熟面孔”,大家在做的时候极有可能会轻视,急于匆匆下笔,以致于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这样解题难免出错。所以遇到再简单的题目也一定要放慢节奏,认真读题!审题不是简单的读题,审题过程中要留下分析的“痕迹”:读题目,做表示,关键词的圈画,图形图像上的标注;抓关键,寻联系,寻找重要信息,关注基本图形(特殊图形),善于将条件和结论建立“桥梁”等等。
04敢做敢想,各个击破
一遇到综合题,不少人就有畏难情绪,甚至连读题的勇气都没有,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每一个综合题都是由易到难,分步、分层设置问题。一定要耐心分析题目,相信自己可以解决至少是部分的问题,甚至突破难点,突破就意味着超越。综合题要做到会把大题分解成若干小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决不轻言放弃。
05深度解题,发展思维
学会深度解题,让“解题”的价值最大化,解完一个题目至少要做到三个激活——激活知识、激活方法、激活思维。解题不是目的,最终的目标是要通过解题到达思维的发展,经历解题思维构建的全过程,跨越从怎么解,到为什么这么解、还可以怎么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从而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思维品质,最终指向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面向中考,我们牢记:
先易后难做的顺,
弄清错因解的准;
慢读细审捕灵感,
清楚规范无遗憾;
难题分解各击破,
有舍有得助高分;
深度解题强思维,
全力以赴必成功。
英语
张美华老师:
物理
李邦全老师:
化学
钱淑妍老师:
思品
颜业老师:
01时间安排
由于是政史同场,大家要注意平衡两门科目的考试时间,政治书写多,要多分配点时间。
02应试心理
一是坚定信心能考好。中考试题与我们平时所练习的题目难度差不多,经过系统复习后,我们已经掌握了走进考场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二是做题时请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先不要在难题上做过多纠缠,否则有可能会使自己心情紧张着急和郁闷,从而导致思维不畅,影响考试。对一时拿不准的题目,可以初步做出判断,做好记号,等做完其他题目时再详细思考、重点攻关。
三是拿到试卷后,不要马上做题,而是先平定一下思绪和心情,浏览一遍试卷,对试卷做个初步判断,做到心中有底、有计划,避免最后出现漏题现象。
03答题总原则
一是带着问题看材料,细致审题。每则材料读两遍,读懂读透。在阅读材料的同时,可划出关键词,概括出材料的核心意思。要注意审清问题的要求,题目总共有几个要求,然后按要求做答。
二是全面、准确地回归教材。几乎做所有的题目都有个回归教材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回归到教材的哪些知识点上,那么此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没审透、没看懂。那么我们所给的答案就有可能是不准确的。另外,材料和教材知识点的联系往往不止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尽可能多从多角度、多层次回答问题。
三是答题:语言表述、格式、态度等问题。
A、两个联系:联系课本、联系材料,答题时,一定要既联系题目材料,又要联系课本知识点;
B、最好用学科语言,忌不着边际的日常生活用语和从教材、资料上照抄照搬;
C、在运用教材有资料时,可以对所引用内容进行适当增删、修改;
D、将重点答案放在前面;
E、能分点分条的答案,一定要写上序号;且序号要上下对齐;每一点写完后,宜另起一行。不宜将所有答案挤在一起;
F、态度端正,字迹工整清晰;
G、实在不会的题目,也不宜留白空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工整地写上自己认为较好的答案。
04答题方法做题技巧总结
(1)选择题
读懂题意要细审,正向反向须区分,
常见陷阱要认准,多项沾边不矛盾,
说法绝对常错误,正确无关不选它,
(2)辨析题
辨析题,并不难,找准辨点是关键。
一辨二析三总结,遇到缺项要补全。
原因建议和关系,灵活运用依题意。
轻判断,重分析,判断自在分析里。
逐步辨析当简答,正误全析要牢记。
(3)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
审题须认真,
先把材料过。
思维要发散,
回答角度多。
答案序号化,
多给一两个。
切记按要求,
不做马大哥。
坎北学子,我们最棒,
我们一起加油!
历史
贡默老师:
01拿到试卷—答卷铃声响起前5分钟
1.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咱主打的就是一个自信。
2.浏览政治、历史两门科目试卷,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确定好先做哪个科目的试卷。
02选择题部分
1.纯文字题。审题是重中之重。读题干,读选项,圈划关键词。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一些特定词汇(如焕然一新、生死攸关),推出考察的知识点,梳理相关信息。
2.图片题。找出图片中的信息,如名称、口号、地点等,推出考察的知识点。观察全面,不疏漏重要信息。
3.表格题。注意表格的标题,圈出关键词,如时间、事件。再看表格内容,分析变化或不同,联系相关知识点,获得正确答案。
4.时政分析题或观点题。梳理题目想要表达的意图或观点,切勿先入为主,一定要根据材料所述内容进行选择。
03非选择题
1.先读问题,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如提问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问题词(事件/影响/内容),再看材料。务必看完材料再答题!
2.遇论述题不要慌,考的一定是我们熟悉的知识点。
①审题:仔细读题,视具体情况划定分值。如:观点1分;论述2分。
②观点:观点一定是陈述句,在草稿纸上拟好再誊写。
如:“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③论述:据观点的关键词回忆知识点,论述部分结构为“关键词+影响”。
如:观点“地方行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的关键词为“地方行政制度”,据此可以延伸出“郡县制+作用“、“推恩令+作用”、“行省制+作用”等论述内容。
(表述重务实、简洁、通顺,勿花哨、繁琐、形容词堆积)
④附论述题格式:
一般情况下内容要分为三段,第一段观点,第二段论述,第三段结论。每段首行空两字符。
段首不要写“观点:”“论述:”“结论:”,也不得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①②③”进行二次分段,按正常作文格式即可。论述内容中间用符号“;”隔开即可。
结论必须要有感悟或启示,不得照抄观点。
3.题目分值较大且有多个小问时,如3分、4分,要根据题意和答题纸格式进行算分。
4.最后一问如果是2分,且是影响、作用、评价类,注意判断是否需要正反两方面答题。
04最后一些絮叨的话
1.选择按照“20道全部做完—复查—涂卡”的顺序答题,不要做一个涂一个,无形中浪费时间,又干扰思考。
2.材料题看清题号再下笔,防止错位。
3.字迹工整,勿龙飞凤舞、模糊不清。如有笔误,先划掉,再重写,切勿涂改。控制好字号大小,预留出修改的余地。
祝各位同学:玉汝于成,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