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中考备考,大家都喜欢做一件事:研究历届中考题。试图从一套又一套的试卷中寻找到一点规律,也妄想从原有的试题中推测出今年考卷的出题方向。
但中考出题方向或者说出题者的套路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吗?或者说,你以为的题型就一定会以你以为的形式出现吗?
最近备考,做了好多套有意思的试卷,发现有些试卷的出题者真的很用心在反套路。就是让你猜不到要考什么题,你的“精准”复习与备考似乎就是个笑话。
比如下面这道关于文言文对比阅读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你看这两篇文章,你觉得最后一道简答题第一会考“治国方略”吧?大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者异同。但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出的考题?
“14.【甲】【乙】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乙】文相当于论证了【甲】文的什么观点?请写出具体语句(限一小句),并结合【乙】文的内容和思路进行分析(4分)”
这题目出得就很有意思了。是考“治国方略”吗?确实是这样,但是学生能容易答对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这里除了考察“治国方略”以外,还考察了“论证思路”。对,你没看错。论证思路的考察竟然放在文言文里面了,所以你能说“论证思路”只能出现在“实用文本”的考察中吗?而且是不太可能考察到的一个知识点?
考点还是那个考点,但考题确实不是那个考题了。所以你告诉学生一定会考“治国方略”、教会他们做常规的“实用类文本”的题目还不够,平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所以中考备考切忌用“你以为的”来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到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除了你以为的不会考的考点考了,除了你以为的题目变换了考法外,有些题目出得更有意思,就是考题还是那个考题,但你却不知道它在考什么。
比如下面这道关于“文学类作品”的语言鉴赏题。
“第⑤段加点词语(战斗、敌我、作战、战火)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你看考题还是那道考题,语言鉴赏类,但你却无法轻易分析出它考察的角度是什么。
还有这一道,关于“非连文本”最后一道简答题,也特别有意思。
17.请结合选文内容对下面的文化现象加以分析。(4分)
博士后李佳佳本是传统乐器长笛的表演者,拥有二十余年表演经验。她进驻某短视频平台成为民乐主播的两年里,带着竹笛走遍了大江南北做户外直播。在公园让百姓点歌吹《铁血丹心》,在故宫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吹《江山无限》,在长江三峡人家风景区的竹筏上吹《山歌好比春江水》,在玉龙雪山的观景台上吹《雪落下的声音》,获得了179.3万“粉丝”的肯定。事实上,在她从事直播前,很多人都不了解竹笛。
你看,考题还是那道考题:结合文本分析链接材料。但,你能说学生能一下子做对这个题目吗?我相信很多学生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一定都懵圈的,他根本不知道题目需要他干什么,也无从下手。
所以你经常教学生:“要从分析一下材料讲什么,然后找找原文有没有对应的句子。”有用吗?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你要读懂文章,同时结合实际经验明白什么是“文化现象”才有可能把这道题答出满分来。
考题还是那道考题,但考点却不是原来的考点了。中考的出题越来越倾向于不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内的随意搭配。你永远无法预测它会考什么。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考题如何变化,核心的考察点一定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以一句话总结就是:研究考题,不如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文字:邓丽媚
排版:邓丽媚
审核: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