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学子读《我与地坛》

四季读书网 1 0

一本关于生命的沉思之书

中考学子读《我与地坛》 第1张

DUCE

他在地坛的四季流转中,看见了不公的命运背后,是姿态各异的生命,因此感恩命运,感恩园子,生发出对生命的眷念。

中考学子读《我与地坛》 第2张

01

关于生死欲望的思考

——读《我与地坛》有感

       鸿鹄 冯雅彤

临近中考,却不少同学生病请假,同学们或是心疼或是祝愿,希望他们能快点好起来,然而有老师却希望即使生病也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挺住。我不免唏嘘,又想到类似于“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的标语。”思及此,不免有些畏惧高中生活。那一刻,真觉得自己像是文中的“人质”。

初三生活,常常是疲惫又无味的。嘴里常常念叨着:“怎么又考试?啊呀好像想死啊。”抑或是“怎么又布置这么多作业,好烦啊,能不能死一下。”心中无限消极。读完文章,心中忽觉我把死看得太轻了一些,说是想死吗?那一刻或许是想的,但真的想死吗?

当然不是,每每想到考试过后的假期,想到未来,总觉得又有了盼头。想着吃过的美食,还没吃的美食;看过的风景,还没看过的风景;想着公园里儿童的欢笑,植物的茂盛,又觉得还不想死。生活如此美好。

于是我想这或许就是“活的欲望”,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实在是太过动人,因此又想长长久久地活下去,这无非也是一种“欲望”。我觉得终归我“活的欲望”还是远远大于我“死的欲望”的,于是我算是快乐活到了现在。

很奇妙的,或许一个人在面对真正的死亡时,我“活的欲望”会被无限扩大。那时的我再看现在的我是否会觉得我太轻率。但那也只是以后的事了,我想现在的我对于死的思考的确草率了些,但已是我目前为止能达到的最深层次了。

02

死亡,欲望和爱

中考学子读《我与地坛》 第3张

——读《我与地坛》

鸿鹄 徐茂熙

上帝带走了史铁生的双腿,可他没有带走他的眼睛去双手观察,双手去写作,大脑去思考。这足够了,尽管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身体突然间的重大变故,可是史铁生在地坛用十五年,他做到了,甚至坦然面对了生死。

人人皆谈死色变.可死难道不是必然的结果。对死亡的恐惧归根是害怕双眼一闭后一无所有。史铁生失去了他认为重要的事物,所以他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要加速死亡来临,这是我们生活幸福的人难以想象的。可地坛接纳了他,他自己在十五年中选择原谅,选择救赎。

原因有二。其一是欲望。正如史铁生的好朋友余华写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当他想去死的时候,总会有个声音提醒他:“要不再活一段时间试试呢?”所以他活了下去,见识了地坛十五年花草人树的变迁。在活与死的纷争中,他最后醒悟了:“活着就活着,无论对世界持有什么态度。”人生是慢慢走完历程,生的时候其实也昭示了死亡。

其二是爱。尽管这篇文章不落脚在爱,不过我相信爱能战胜一切哪怕生死。“有我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多么独特而伟大的母爱,当史铁生每每想死,他是否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临终前让他和妹妹好好活下去,爱高于一切,母亲的爱可能不是他活下去的“信念”,但一定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只是走出时间。活着不是赚取时间,只是延展生命。

中考学子读《我与地坛》 第2张

论得与失

03

——读《我与地坛》有感

           鸿鹄 张浩昱

老子说:“福祸相依。”得与失似乎是对立的,却又是相连的。我认为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便是看透了这一点。

“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显然是可悲的,史铁生起初便因此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可是,他得到了什么?我认为是观察、思考的时间,这倒是正常人缺乏的;也是一个深刻认识的契机。没有这一切,他也无法作出许多如此深刻的作品,或许会成一个平庸的人。

他在地坛看透了死是不必急的,于是他看见了众生。可纵使身体健康的人,又何尝圆满呢?长跑家得上天给予的天赋,可是付诸多少光阴,始终未能正名、只留下十年遗憾,女孩长得漂亮却智力残障。从这个角度看,上天是公平的。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得了这边可能要失了那边,似是上天开的玩笑。既是如此,遗憾是必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面对。他就试着去活,找到写作这条路。

在写作一段时间后,他又陷入纠结:是为写而活了还是为活而写?他看到的是活着在于欲望。“想要得到点什么”便是欲望,可要得到就得活着,活着就一定会损失时间。所以,从出生开始,“失”就是必然,因为总要走向死亡;然而“得”却要个人去争取,同样的一辈子不同的人能过出不同的精彩。所以,我认为既然来到这世上,就不应该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向上,有“得”总比只有“失”好,与其沉迷过去,失去更多时间,不如向前。当人能够放下一切,与世无争时,或许死亡对他已能释然,反而多了一些平静。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QX18985113243

电话   18985113243

中考学子读《我与地坛》 第5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