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喂,现在写作“饲”。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能:才能,能力。
外见:表现在外面。
且:尚且,况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得:能够。
求:要求。
其:代词,代指千里马。
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译文: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策:马鞭,这里是“鞭打”的意思。
以:按照。
道:规律,方法。
尽其材: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材,才华,现在写作“才”。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握着。
临:面对。
原文: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呀。
呜呼: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唉”。
其: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阅读思考】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全文主旨,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本文有何现实教育意义?你认为一个人应该怎样施展自己的才能?
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不患人不知,只患己不能”。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负,以免埋没聪明才智,耽误青春年华。
自认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就要为自己创造和争取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
“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
“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深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主题思想】
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写作鉴赏】
行文流畅,情感强烈,气势恢宏
文章以短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力,充满气势。多用反问,使文章跌宕起伏,情感浓郁。
托物寓意,借马论人,主旨鲜明
文章表面上说的是马,相马、食马等事,实际上借助马的事阐述了对人才问题的见解,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