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各校期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文本,基本都来自全国各地中考真题。所以阅读理解和作文部分,没有所谓级差,7年级和9年级考的难度相差不大。而与中考难度直接对标的:省实的《被月光抱住》执信的《城市的修补匠》华附的《哑巴和春天》三篇阅读堪称典型。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三篇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每种题型都有相对固定的答题方法,同学们一定用自己的核心方法来组织语言,而不能天马行空的组织语言,这样至少能对应答案的采分点,不会有遗漏;而在答案的语言组织上,则要关联文本的情节,关联文本人物特点,关联文本的主旨。按照方法并且仅仅的联系文本,阅读答案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期中考试真题分析之省实期中考阅读理解《被月光抱住》
被月光抱住
肖复兴
① 德智是我的发小儿,从小学到如今,我们一起度过了六十多年的漫长时光。一晃,从小孩子就晃荡到了白发苍苍。
② 春天又来了。德智在微信里说,要快递给我一罐“太平猴魁”新茶。我说:“别寄了,明天要有空,咱们在天坛碰面吧。”
③ 上一次碰面,也在天坛,同样刚开春。转眼过去整整两年。会朋友,或有人找,一般,都会约在天坛。天坛,成了我的“私家会客厅”。满园古树,满园清风,何不快哉!
④ 小时候,我和德智两家离天坛都很近,常来这里玩,不是捉蛐蛐,就是捉迷藏。如今,各自搬家,远了,但到天坛来还是轻车熟路。到的时候,看见德智正沿着东门内的长廊里来回走,东张西望,在寻摸我呢。两年前,也是他先到,让我惭愧。
⑤ 一块儿坐在长廊里闲聊,多日不见,话自然稠起来。
⑥ 德智从小喜欢书法,他曾送我一本颜体字帖,又送笔和纸,希望我也练练。字帖和笔纸都落满灰尘,我始终也没去练,尽管身旁有老师。
⑦ 高中毕业,我去了北大荒,德智被分配到北京市肉联厂,炸丸子。六年之后,我调回北京教书,他还在肉联厂,围着一口硕大无比的大锅炸丸子。我笑他:“天天可以吃丸子,多美呀。”他说:“美?天天闻着这味儿,早就想吐了。”
⑧ 那时,我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取名叫《希望》,每天下课回家写一段,晚上到他家那间只能放一张床和一张小桌的小屋找他,得意洋洋地读上这一段。他认真听完,然后,给我看他写的毛笔字。就这样,上下半场交换位置,比试武艺,相互鼓励。30万字的小说写完了,最后,也没有任何希望,成了一堆废纸。他写了一幅大大的横幅楷书,贴在他屋的墙上:风景这边独好。
⑨ 坐在长廊的椅子上,天马行空,忽然,德智问我:“张书范,你认识吗?”
⑩ 我知道这个人,书法家,楷书写得不错,当过北京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
⑪ 德智说:“有一次,偶然间,我写的一幅小楷让张书范看见了,连问是谁写的。知道是我写的之后,他问:‘你加入书协了吗?’我说:‘没有’。他立刻叫人找了一份入会申请表给我。我就这么加入了北京书协,完全靠人家张书范的举荐啊。”
⑫ 我说:“也是你写得好,才会有张书范的慧眼识金。”
⑬ 德智连连摆摆手说:“以前,我根本不认识人家;往后,再没有见过人家。你看,我入会,没送过一点儿礼,太简单了吧。”
⑭ 我说:“好多事情,就应该这样简单。现在,有些地方,风气不正,才闹得复杂了。”
⑮ 德智轻轻叹了口气,说:“你说得对,正因为这样,我一直想感谢人家,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惦记着这事。”
⑯ 我笑着对德智说:“他早就退休了。也许,他早忘了这件事了呢。”
⑰ 德智瞅瞅我说:“我可没忘啊。”
⑱ 有些事情,有人觉得小,有人觉得大;有人牢牢记住,能记一辈子,有人却很快就忘得干干净净,一般还会赖时间无情。其实,并非人的记忆力有好坏,反倒是记忆有选择性。
⑲ 和德智分手,我在天坛又转了一圈,走到祈年殿前,忽然想起,刚读诗人李南的一首短诗《半夜醒来》:
⑳ 有一句诺言/至今也没有兑现//有一个人/想忘也忘不掉//有一本书/始终没有读懂它的真谛//有一处风景/盘踞在旅途的尽头//有一只流浪狗/风雨中没能带它回家//有一件往事/改变了今生航向//半夜醒来,只见窗外月光涌进/紧紧地把我抱住。
㉑ 其实,并非任何人半夜醒来,都会被月光紧紧抱住的。我想,德智会的。半夜醒来,明澈澄净的月光,总会把他紧紧地抱住……
文本分析:
主人公:德智
情节:许多年前,德智因为张书范的推荐得以加入书法协会。德智对张书范的举荐念念不忘,一直想找机会表达感谢。
人物特点:德智性格纯良,有才华但有非常谦虚,非常具有感恩之心。
阅读难点:人物情节跟标题和结尾升华关系。这个要读出深层的象征含义。
为什么德智会被月光抱住:是因为德智跟月光一样内心明澈澄净,德智善良,有才华,懂得感恩,自然也被厚爱。
答案导向:
要重点关联人物德智的善良谦虚具有感恩之心;
要重点关联情节,德智对张书范的帮助念念不忘一直要表达感谢;
要重点关联文章主旨,像德智这样善良有感恩之心的人应该并会获得厚爱。
判断题型:加点词组的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本义+文中义+表达效果(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1)摆摆手表示不认同,文中指德智不认为自己是凭实力加入书法协会,主要来自于张书范的推荐;连连体现的是反复坚持,文中表明德智否定的态度坚决;连连摆摆手,体现了德智的谦虚和对张书范举荐的感恩。
(2)叹了口气,表示一种无奈和不满,文中是指德智对作者说的不正之风的一种不满;轻轻的,是浅浅淡淡的意思,表明德智认为受人帮助要表示感谢,是人之常情。
判断题型:句子的理解(可以从含义的角度切入)
答题策略: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人物特点+作者情感,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答:(表)不同人对一件事情的记忆不是取决于记忆力的好坏,而是内心对这件事的重视,(人物特点)如文中的德智,他有感恩之心选择记住张书范的帮助;(深)所以,人选择是否记住一件事一个人,跟他的性格、经历、品质有关,跟记忆力无关。(作者情感)表达了对德智感恩谦卑纯良品质的赞赏。
判断题型:标题的作用
答题策略:手法+内容+结构+情感+语言
答:(1)(手法+语言)这个标题运用了化用了李南短诗的句子,富有诗意,生动形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⑵(内容)作者用月光的明澈澄净象征德智美好纯净的精神品质,写出了月光之美,也写出了人性之美;⑶(结构)这个标题与结尾升华段相呼应,点明主旨,深化主题。(4)(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德智的赞美之情和他的美好愿望,具有美好精神品质的人会得到生活的厚爱和善待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⑴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⑵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 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⑶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⑷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藏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他支持我们藏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⑸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6)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人们说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⑺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⑻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文本分析:
主人公:老哑巴
情节:老哑巴热爱生活热爱春天里美好的事物,但因为被恶作剧被嘲弄,内心深深的背伤害,变得沉默寡言,失去了人生的光彩。
阅读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对老哑巴的同情,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同理心和关心。
判断题型:结尾段的理解,通常是句子含义题
答题方法: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人物特点+主旨情感
答题关键点:联系情节+联系人物+联系主题
答: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因为主人公老哑巴生理上的缺陷,他无法用语言或者歌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这句话深层含义是:一个本份、仁慈、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却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和社会地位的卑微渺小而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和歧视。(人物特点)这句话写出了老哑巴受到的伤痛而无法表达的愤懑,(主旨情感)作者也用这句话实际上表达了对老哑巴的同情,对这种歧视弱者缺乏关爱的社会现象的反思。
期中考试真题分析之执信中学《城市里的修补匠》
城市里的修补匠
①曾经拎着一双旧皮鞋无助地奔走在这条街上,寻找一种叫做“修鞋匠”的行当。可我“流窜”许久,没有找到这样的铺子,却在一家又一家商场店员的摆手中,疑心自己成了一个穿越而来的异类。
②后来我得了路边乘凉的大婶指点,终于在一个小区深处东拐西拐地找到了“便民修鞋”的铺子。一个头发花白、衣着干净的大爷,一边铲下我的旧鞋底,一边跟我念叨:“铺子开在这里没多少生意,但开在街边也一样,自己纯粹是闲不下来才做这个,全当服务邻居。
③大爷麻利地给我粘好了鞋底,又掏出小锉子,轻轻抹着溢出来的胶水。“鞋不错。”他说完,又摸出鞋油和毛刷把鞋子擦了一遍——结账时,他并没有收擦鞋的钱。
④从那之后,我开始留意这座巨型城市里面的修补匠们。
⑤裁缝大姐住在马路对面一簇棚户区般的低矮建筑里,和一家小卖部共用一个门脸,她改的原边裤脚让人完全看不出破绽,修补各种衣物开线处也是拿手好戏,原有的缝线处已经被扯烂到下不去针,天知道她是怎么将之还原如初的。修表师傅在便民超市有一个半平方米的小隔间,我曾经在他身后默默看他拆弄一块老旧的西铁城机械表,整整两分钟他没有发现我,只是透过那个卡在眼窝里的小镜子盯着那些细小齿轮,心无旁鹜。专柜售后说:“电子表,换过电池不保防水。”在他那里,换过电池后却拍着胸脯跟我说:“漏水,你来找我。”不少失去了商铺的修补匠们不得不关张大吉,但那些坚守者们则在手艺之外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地在缝隙里扎根下来。
⑥当然,时代也为这些修补匠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网络。我曾有一件被刮出洞的针织衫,让裁缝大姐也无奈地摇头。虽然我知道有一个词叫做“织补”,但在修补匠们都隐居如卧龙的城市里,要找到这样专精到冷僻的手艺人谈何容易。突然灵光乍现,我打开电脑在某宝里输入“织补”两个字,瞬间搜到一大批链接,我心中虽喜,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送修总让人心生疑窦,我抱着稳妥起见的心态选了一家同城的店铺——虽然这实在只是聊胜于无的保障——一并在听了老板“补好了让你根本看不出来”的“吹嘘”之后,颇为忐忑地把我的衣服寄到了几十公里之外的市郊。两天后衣服寄回,我惊讶地发现,还真的是找不到当初刮坏的地方,激动之余赶紧在网上对老板表示感谢,老板告诉我她原来也在城区开店,但是由于店租上涨,就只能到郊区租个大一点的房子,在网上开店,结果生意反倒更好,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⑦对我而言,“网购”修补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从此在网上平交天下能工巧匠。我在皮衣之都海宁改过皮夹克,一件“通货”改出了定制般的上身感;我在制鞋名城东莞给靴子换过大底,穿在脚上如同自己亲手做旧的新鞋。我在几分钟内走遍沿海诸省,只为寻访能够承诺将我压坏的眼镜架修复如新的匠人,在本地装修考究的眼镜店里被服务员定性为“修好只能凑合戴”的眼镜由此焕然一新,而手工费只有“凑合戴”报价的几分之一。
⑧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但无论怎样变化,我总会回忆起遥远的慵懒午后,走街串巷的“磨——剪子嘞”或者“修——洗油烟机”的吆喝声。如今吆喝声已然不在,但在城市的众声喧哗里,修补匠的温度却一直在我心里不曾远去。我常想,他们修补的一定不只是旧物。
专柜售后说:“电子表,换过电池不保防水。”
判断题型:句子段落的作用
答题方法:结构上+内容上+情感上
答:专柜售后的话,在结构上为下文作者描写和赞赏修补匠的精湛手艺做铺垫,在内容上与下文修表匠的话形成了对比,体现了商场专柜售后的技术平平,突出了修补匠们的手艺高超和专业自信,丰富了文章的细节,侧面表达了对城市修补匠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判断题型:句段的含义理解
答题方法:(内容上)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人物特点+(主旨上)主旨情感
答:(表)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城市中几乎消失的修补匠的怀念和感慨。作者回忆起过去在城市街头巷尾可以听到修补匠们的吆喝声,修补匠带给人们生活各种便利,这让作者感到温暖和怀念。(深)作者认为这些修补匠所代表的不仅是物质的修补,更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特点)侧面写出了修补匠手艺工作者生存条件的不易和手艺的精湛,(主旨)表达了对传统手艺和城市记忆的珍视,对这些城市修补者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