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四季读书网 3 0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80分钟   范围:中古史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找到了炭屑,后来又在深沟底部找到两件颜色发黑的动物化石,经鉴定可能为烧骨。这反映出元谋人已经(  )

A.知道用火      B.饲养家畜       C.制造石器      D.种植庄稼

2.下图是古人类遗址分布图。通过观察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张

A.古人类会制作工具                 B.古人类当时手工业发达

C.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         D.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

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2张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3张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4张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生产工具的革新                   D.铸造工艺的完善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5张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6张

仰韶遗址·鱼鸟纹彩壶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7张

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盆

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5.黄帝时代,先民学会了打井和养蚕缫丝,发明了文字,制定出历法和甲子,并开始“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据此可知,黄帝时代(  )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B.早期文明国家形成

C.聚族而居格局打破                 D.华夏文明得以奠基

6.《三字经》中描述:“夏传子,家天下”标志着(  )

A.世袭制的确立                     B.禅让制的建立

C.民主选举制的建立                 D.华夏族的形成

7.观察下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8张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城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8.下列农具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9张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0张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1张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2张

A.骨耜          B.铁农具         C.耧车          D.曲辕犁

9.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当时秦国能够建造这些大型工程主要是因为(  )

A.秦国军队战斗力强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10.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这是中国古代老百姓向往的太平盛世!下列由开国之君开创的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1.如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

第二章  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第三章  确立典章,设立制度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A.秦始皇        B.汉献帝         C.汉高祖        D.汉武帝    

12.毛泽东评价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在词作《浪淘沙·北戴河》中称曹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

A.迎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赤壁败于孙刘联军,退守北方       D.220年,称帝于洛阳,发展生产

13.东晋南朝时,福建种植水稻,种桑养蚕,培植荔枝、龙眼等。由此可见,当时闽地(  )

A.农业经营方式多样                 B.社会清明安定

C.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D.城市迅速崛起

14.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15.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3张

A.书画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

16.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

唐初

贞观十三年        

高宗永徽元年

武周神龙元年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天宝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

17.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B

科举制的创立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唐蕃和亲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

鉴真东渡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8.如果给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开凿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开元盛世

●遣唐使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9.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了(  )

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     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

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20.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4张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21.宋朝时,四川成都“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太湖流域“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这反映了(  )

A.江浙地区成为粮仓                 B.南方丝织生产发达

C.商业贸易呈现繁荣                 D.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22.《东京梦华录》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这反映了(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榷场促进贸易增长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题9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题9表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5张    

24.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电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诸葛亮的《出师表》

25.《五万年中国简史》中说:“有明一代的基本制度是‘太祖’朱元璋一手制定的;但有明一代一切露脸的事情,都是‘成祖’朱棣做的。”你认为明成祖时“最露脸”的一件事是(  )

A.八股取士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26.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时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据以上史实可知(  )

A.元朝奠定了当今疆域版图的雏形     B.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建立

C.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D.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7.在一部描写康熙大帝的电影中有这样的情节,其中说法错误的有(  )

①抗击沙俄侵略,签定不平等的《尼布楚条约》

②巩固对西藏的统治,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③康熙帝命令郑成功打退荷兰侵略,收复台湾

④康熙帝御驾亲征,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B.西汉朝廷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出现“光武中兴”

D.清朝推行垦荒政策——出现苏湖熟,天下足

29.下列我国古代重大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6张

A.中央集权制    B.交通运输发达   C.思想的活跃    D.文化繁荣昌盛

30.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红尘滚滚,奈何不了一往情深;人欲横流,唯简单笃定不乱一心。”这种对“人欲、人性”的揭示反映了(  )

A.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发生重大转变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民间思想借助文学作品广泛传播     D.中国文化内涵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其中31题10分,32题14分,33题16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中国古代史重要事件(部分)

时期

事件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

实行分封制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诸侯纷争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秦朝(前221—前207年)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实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实行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西汉(前202—9年)

刘邦建立汉朝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出现“文景之治”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32.14分)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精神印记·文字相伴】

材料一

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楷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直到近几十年才让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    

【文学印记·史学之萃】

材料二

见下图邮票里的史学家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7张

【技术印记·医学传承】

材料三

见下图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8张

张仲景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19张

华佗

(1)材料一中“秦的改革”是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深远影响?3分)

          

(2)材料二中邮票中所载的史册,为研究哪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史料?请你简述其中人物被人们纪念的理由。4分)

          

(3)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挑选其中一幅图片,为其中的医学家撰写人物简介。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让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芒?4分)    

          

33.每一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独特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出现了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出现过3 次公认度最高的“盛世”,即西汉初盛世,唐初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清朝盛世。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不能过分夸大其历史影响。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

——摘编自《再论中国古代的盛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0分)

①补充完成下列“中国古代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顺序”示意图。

秦→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20张→东汉→西晋→隋→唐→元→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21张→清 

②材料中提到的“唐初盛世”包括贞观之治、唐高宗及武则天统治时期和_ 盛世等。

③完成下列关于“秦朝、隋朝和元朝的相似点”表格。

相似点

历史事实

都开创了  A  局面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都有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实行  B  制度

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都兴建了一些大型工程        

秦朝兴建长城、阿房宫、骊山陵等大型工程

隋朝开凿  C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元朝修建大都

……

……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第22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黄仁宇、汤因比、余秋雨、唐欣等人喜欢宋朝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方法。(2分)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古史板块测试卷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D

A

B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D

B

D

A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D

D

B

C

D

D

A

B

          

1.【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炭屑”“烧骨”可知,元谋人已经知道用火,故选A项;题目没有提到元谋人饲养家畜,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元谋人能够制造石器,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元谋人会种植庄稼,原始农业尚未出现,排除D项。

2.【答案】C【解析】观察地图可知,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如元谋人遗址在长江流域,蓝田人遗址在黄河流域等,说明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大河流域,故选C项;题目不能反映古人类会制作工具,排除A项;地图信息无法证实古人类手工业发达,排除B项;题目没有反映古人类过群居生活,排除D项。

3.【答案】C【解析】石刀、青铜铲和铁犁头均属于农业生产工具,材质从石料发展、青铜料到铁制材料,反映了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故选C项;材料中展现的是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而非农业的发展,排除A项;图示主要反映农具的更新,属于农业文明的一种,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无关,排除B项;图示强调材质的演变,尚未提及铸造工艺,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从这些器物上的“猪纹”“鱼鸟纹彩”“舞蹈纹彩”可以发现原始时期的陶器图案设计精美,生动形象,反映了当时原始居民除了注重陶器的功能性,还追求美观,体现了他们朴素的审美观念,故选B项;陶器是手工业,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器物造型和图案,不是制作,排除C项;开始饲养家禽家畜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黄帝时代,先民学会了打井和养蚕缫丝,发明了文字,制定出历法和甲子,并开始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可知,黄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文明形态,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故选D项;黄帝时代属于部落时代,农耕文明不发达,排除A项;早期文明国家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排除B项;黄帝时代还属于聚族而居的时期,排除C项。

6.【答案】A【解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夏传子,家天下”,结合所学知识,禹建立夏朝,其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夏朝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故选A项;“夏传子,家天下”标志着禅让制的结束,排除B项;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选举制推选德才兼备者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如尧舜禹的产生,排除C项;炎黄部落战败蚩尤部落后,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华夏族,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甲骨文的人字。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因此图片信息反映了人的造字方法是象形,B符合题意。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额楔形文字,排除A;甲骨文的发现地集中在河南安阳一带,排除C;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排除D。故选D。    

8.【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中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B符合题意。骨耜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排除A;耧车是西汉时期的播种工具,排除C;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农民改进的耕地工具,排除D。故选B。

9.【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因而具有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可以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建造这些大型工程,故选D项;材料主要提及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与“军队战斗力强”无关,排除A项;“铁制生产工具普及”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交通运输网络通畅”是大型水利工程修建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其最主要还是需要国家动员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排除C项。

1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开国之君开创的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文景之治是汉朝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的,西汉的开国之君是汉高祖刘邦,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到光武帝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史称“光武中兴”,故B符合题意。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唐朝的开国之君是李渊,故C.D选项不符合题意。

1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消灭项羽,建立汉朝”“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汉高祖。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楚汉之争”,最后刘邦消灭项羽,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刘邦是汉高祖。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C项;均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符,排除A、B、D三项。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曹操相关史实。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于洛阳,发展生产,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曹操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迎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退守北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种植水稻,种桑养蚕,培植荔枝、龙眼等”关键信息,可知东晋南朝时,福建地区既发展粮食作物生产,又发展经济作物生产,还发展果蔬栽培,农业经营方式多样,故选A。

1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是祖冲之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故选D项;张仲景是医学家,排除A项;贾思勰是农学家,排除B项;王羲之是书法家,排除C项。

15.【答案】B【解析】据“大同云岗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各民族生产生活上相互学习,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6.【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表格反映唐朝户口增加,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D符合题意;ABC项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D。    

17.【答案】A【解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故A错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唐玄宗时,高僧鉴真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播佛经和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8.【答案】C【解析】大运河和科举制度属于隋朝;开元盛世和遣唐使反映的是唐朝盛世,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故选C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

1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描述,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存在多个政权,但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的,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进一步的分裂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这一描述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尽管存在多个政权,但绝大多数政权仍然承认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奉其为宗主,称臣纳贡。这种态度表明这些政权对中原王朝的统一地位具有认同,显示了统一的趋势,C选项正确;虽然五代十国时期存在藩镇割据的现象,但材料并未提到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的因素。材料描述的重点在于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的情况,排除A选项;材料中并未提到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的情况。相反,材料描述的重点是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显示了统一的趋势,排除B选项;材料并未明确提及北方战乱和南方的稳定。虽然存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地区的动荡和战乱,但该评论未涉及这种区域之间的差异,排除D选项。

20.【答案】A【解析】观察时间轴可知,涉及到的三个王朝是秦朝、隋朝和元朝。秦统一六国,结束战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朝是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之后建立。两宋与辽、西夏、金、蒙古政权等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时战时合,结束这一分裂时期的是元朝。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以上三个朝代只有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秦朝和隋朝都是汉朝建立的,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隋朝并未采取打压儒家学说的措施,排除C项;秦朝、隋朝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元朝并不是二世而亡,排除D项。    

21.【答案】B【解析】据材料“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可知,宋朝时,四川成都和太湖流域的丝织业发达,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粮食产量问题,种植桑树属于经济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种桑养蚕及丝织业发展情况,没有体现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D项。

22.【答案】D【解析】据“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可知,材料体现了宋代商品交易的频繁与商品种类的扩大,而且涉及到了生活必需品和,娱乐消费的多样化,体现了市民生活丰富多彩,D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相国寺的活动繁华,并未体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商品交易的频繁与商品种类的扩大,尚未出现体现贸易增长的指标或数据,排除B;材料并未涉及南北方经济或者生活的交流与变化,未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故选D。

23.【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火器的传播,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故D符合题意;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清朝设军机处,故A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故B不符合题意;《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其《出师表》是反映三国当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选项D正确;电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根据第一手史料加工创作的,选项AC不符合题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带有夸张和虚构色彩,更不是第一手史料,选项B排除。

2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故B正确。八股取士始于明宪宗时期,故A错误。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清朝,故C错误。戚继光抗倭是在嘉庆年间,故D错误。

2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故选C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的,远远大于当今的疆域版图,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在秦朝,排除B项;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但管辖西藏的是宣政院,排除D项。

27.【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布楚条约》从历史影响来看,属于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满清和沙俄双方都认为自己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和牺牲。郑成功打退荷兰侵略,收复台湾是顺治帝时期,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因此①③④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为了巩固对西藏的统治,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②正确,不符合题意,因此,排除A、B、C三项。    

28.【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明宋代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清朝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促进了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朝中期以后,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D项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D项;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春秋时期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属于因果关系,排除A项;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域36国,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属于因果关系,排除B项;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使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属于因果关系,排除C项。

29.【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重大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完成重大工程的建设,这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故A选项正确。BCD和题目没关系,故BCD选项错误。

30.【答案】B【解析】清朝时,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但是传统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禁锢着人们,因此市民阶层渴望“人欲、人性”的解放,反映了他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故选B项。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仍然是儒家思想,并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强调民间思想,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示例:    

观点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社会变革。(2分)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治方面,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使国富兵强,为后期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思想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派,百家争鸣的出现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2分)

观点二: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2分)

西周建立之后,为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整个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动荡之中。通过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秦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6分)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出现战乱分裂的局面,秦灭六国,结束了这一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2分)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有利于长期稳定统治。等等

【解析】根据题干中信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表现为经济农业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的繁荣。根据材料中的提及,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多个重要事件。首先,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次,商鞅变法改革了秦国的政治制度,使其实现国富兵强,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此外,百家争鸣的出现体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不同学派的兴起为后来的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一观点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富裕和繁荣,政治制度的变革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思想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和学术领域。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变革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例如,铁制农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引发了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和未来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统一中国和汉朝的巩固统一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体现了中央集权和有效统治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中的提及,秦朝通过灭六国实现了统一中国,采取了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措施,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然而,秦朝的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接着,汉朝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恢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汉初的文景之治展现出良好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秩序,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统一使得中国古代社会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与繁荣。从这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和有效统治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至关重要。秦朝的暴政导致了其短暂的统治,而汉朝通过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政策成功巩固了统一,使得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巩固统一体现了中央集权和有效统治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治理经验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32.【答案】

(1)措施:统一文字;    

影响:文字的统一,为后世文字逐步发展并简化打下基础,楷体字从此成为通用文字;对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起到重大作用,维系中国政治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对中国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时期:黄帝到汉武帝;

理由: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3)人物简介: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4)措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焕发荣光,就要坚持守正创新,这需要借助新兴科技的力量,创新性地表达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历史上的人文精神,走文明立国之路,提升国家的文明水平,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恢复文明大国的地位。(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措施:据材料一“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与文字相关的措施是统一文字为小篆,故材料一中“秦的改革”是指统一文字。    

影响:据材料一“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楷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字的统一,为后世文字逐步发展并简化打下基础,楷体字从此成为通用文字;对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起到重大作用,维系中国政治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对中国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时期:据材料二“邮票里的史学家”“司马迁”并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著有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从而为研究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史料。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司马迁所著《史记》的体例、地位和影响等角度进行简述,如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3)人物简介:据材料三“张仲景”“华佗”,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物的年代、身份、成就及影响等方面简述,如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或者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4)措施: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守正创新,借助新兴科技的力量,创新性地表达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历史上的人文精神,走文明立国之路,提升国家的文明水平,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恢复文明大国的地位。

33.【答案】

(1)①A:西汉;

B:明;②开元盛世;③A:盛世(或治世);

B:郡县;

C:大运河。

(2)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人地位高;文化昌盛;交通方便;休闲地方多等(答出两点即可)

(3)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评价;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评价;要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评价。(有理即可)

【解析】

(1)①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顺序,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所以A是西汉,B是明朝。

②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③A:分析图表可知,秦朝、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开创了统一局面。    

B: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C: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2)本题的原因,实际上考查宋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的表现。依据材料二,结合宋朝的史实可以得出其原因是丰富的物质生活(或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的科技(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自由的生活方式;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社会;(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开阔的对外视野(或海外贸易发展)等。

(3)评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方法是坚持史论结合,从积极、消极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