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 | 古诗中的24个意象

四季读书网 3 0

 中考古诗的24个意象

意象,古诗中常见。考试中的古诗阅读理解题,多半是考没学过的古诗,如何能快速理解?需要掌握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中考范围内有三大类24个意象。

植物

诗词中表达的意象

惜别、留恋、祝愿。

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梧桐

凄凉,悲伤。

以草木的萌芽、生长、茂盛来表现生命力、生机美好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发盛衰兴亡之叹

漂泊无定

绿叶

生命,希望;

黄叶

凋零,荒凉

春暖花开

象征生机,希望、美好

花谢花落

象征凋零、失意、挫折、惜春以及对时光或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怀。

梅花

高洁的人格

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别、留恋、祝愿

 

古代折柳送别,古诗中也常用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原因有以下几种:

1、柳枝柔弱而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2、“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3、柳树易活,寄托了送行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期望他到了异地后,能够随遇而安,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松柏:孤直,顽强,高洁

《论语 · 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桢《赠从弟(其二)》:“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梧桐:凄凉,悲伤。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所以用梧桐来抒发凄凉、悲伤的情感,就成为古人常用的手法。

 

苏轼《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草:生命力、生机,希望,美好;荒凉,偏僻高恨,漂泊无依

 

以草木的萌芽、生长、茂盛来表现生命力、生机美好

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欧阳修(采桑子》:“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中考总复习 | 古诗中的24个意象 第1张

以草木繁盛反荒凉发盛衰兴之叹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张养浩《山坡羊 · 丽山怀古》:“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蓬:漂泊无定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枯后往往在近根处被风折断,随风四处飘转。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般漂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便用征蓬来思乡思的心曲。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绿叶:生命,希望;

绿叶可以代表生命力、希望、活力。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黄叶:凋零,荒凉

黄叶、落叶象征凋零、衰败,渲染萧瑟的氛围。

温庭筠《商山早行》:“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许浑《咸阳城东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春暖花开:象征生机,希望、美好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秦观《行香子》:“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花谢花落:象征凋零、失意、挫折、惜春以及对时光或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怀。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梅花:高洁的人格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的百花,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 ·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菊花: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媲美,也不能与身价高昂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人人格的一种写照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动物

诗词中表达的意象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

书信,音信。

燕子

美好春光;时光易逝,世事变迁

青鸟

信使

寒蝉

(秋蝉)悲凉凄切

杜鹃

(子规)悲苦,哀怨,凄凉,思乡望归

乌鸦

衰败,荒凉

飞鸟

宁静,和谐

 

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音信。

雁是候鸟,秋去春归。看到大雁,漂泊在外无法回家的游子往往会产生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在诗词中,雁成了思乡怀亲的情感寄托。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温庭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以鸿雁指代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据《汉书 · 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燕子:美好春光;时光易逝,世事变迁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古人往往用其来表达惜春伤秋之感,或用

其来渲染离愁,寄托相思,感伤时事。

表现春光的美好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秦观《行香子》:“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表现春光易逝表达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青鸟:信使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她身旁。所以,青鸟在诗歌中象征信使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股勤为探看。”

 

寒蝉(秋蝉):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许浑《咸阳城东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杜鹃(子规):悲苦,哀怨,凄凉,思乡望归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国的君主,名叫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以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乌鸦:衰败,荒凉

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飞鸟:宁静,和谐

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其他

诗词中表达的意象

夕阳

(包括:落日、日暮)失落,消沉;

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营造雄浑、苍凉的意境。

月亮

思乡思亲,离愁别绪;闲适,静谧

笛声

(包括:羌笛、羌管、芦管)游子、征人思乡怀人

冰雪

困难,环境艰苦恶劣

欢悦,得意

失意,愁苦

漂泊

自由闲适

理想志向

夕阳(落日、日暮):失落,消沉;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营造雄浑、苍凉的意境。

 

失落消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营造雄浑、苍凉的意境。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纳兰性德《浣溪沙》:“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关城。

 

月亮:思乡思亲,离愁别绪;闲适,静谧

 

在交通工具、通信手段落后的古代,亲人故友的分离往往意味着生离死别,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在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便成了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媒介,相隔两地的挚友亲朋共对一轮明月表明心迹,托月亮将美好的祝愿送给另一方,表达思乡怀人等情思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入水流。”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苏轼《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温庭筠《商山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渲染闲适、静的意境

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笛声(羌笛、羌管、芦管):游子、征人思乡怀人

在万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笛声,更容易唤起游子、征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冰雪:困难,环境艰苦恶劣

刘桢《赠从弟(其二)》“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李白《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在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及创作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年到穷途末路的白头老翁,从礼法森严的庙堂深宅到简陋破旧的酒肆野舍,从

久别重逢的欣喜到生死茫茫的送别,从觥筹交错的宴请到清冷孤寂的独酌,一杯浅浅的酒,承载了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辛弃疾《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把问姮(héng)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舟:漂泊、自由闲适、理想志向

舟承载了五味人生,尽显众生百态,舟中的所见几乎就是世上风风雨雨的一个缩影。舟是人生不称意的仕子遨游江湖,远离喧器红尘的最终寄托;同时,舟也给

诗人带来成功到达彼岸的希望。逆水行舟的劳累与艰辛,顺流而下的轻松与自由,徜水面时的宁静与安然,都给人一种启示和愉悦。因此,舟也沉淀为一种美学意

象。譬如客帆远水、秋月钓船、野渡舟横等,这些以舟为中心的审美意象,历来都是古典诗歌艺术中的典型象征。在千百年的反复歌吟中,舟也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诗学语词。

漂泊

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李白《渡荆门送别(其一)》:“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闲适自由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表达理想与志向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李白《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资料和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致谢原创作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