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的形成
1.高空风与近地面风
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有一个30°~45°的夹角;试题没特别说明一般当近地面风来处理;各类等压线图中凡涉及风向问题,一般通过作图方法解决。
2.海陆风与季风
海陆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日变化;季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季节变化,都与海、陆两者的气温差异进而导致气压差异有关,都是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3.山谷风
白天山坡增温快,暖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面较远,空气增温较少,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垂直方向的气流导致山坡与山谷近地面和高空出现气压差,从而在近地面形成由谷底吹向山坡的风即谷风。夜晚山坡降温快,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山顶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顺山坡流入谷底,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这种由山坡吹向谷底的风,称为山风。
4.城市风
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导致近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故风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市风。城市风一直由郊区流向城市,它的强弱取决于城郊的气温差异大小。
5.信风
又称贸易风,是指低空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包括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要区分东北季风与东南季风。
6.台风
形成于热带与副热带26 ℃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盛行于夏秋季节,主要发生在太平洋。飓风发生在大西洋,热带风暴发生在印度洋。
7.狭管风(效应)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形时,风速加大。城市狭管效应指城市高层建筑物间距小,导致风力增加。因此建筑布局可加大楼间距或让楼间走廊与城市主导风向偏离一些。
8.焚风
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湿度减小。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
9.龙卷风
发生在陆地上叫陆龙卷,发生在海洋上叫海龙卷,又叫水龙卷。龙卷风属于气旋系统,中心气压低,接触水面时,水流被吸到龙卷风的中间空洞里,并随着向上的涡流不断向上运移,形成特殊的吸水景观。由于重力作用,液态水不易长时间在空中停留,龙卷风吸水过后,吸到天上的水就会倾斜而下,形成暴雨。
二、风的表达
1.等压线图——由高压指向低压,看半球确定风向箭头的偏转方向(北右南左)
2.风频图
3.风向标
三、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温差:(冬季)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夏季)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2.风带:受风带控制,风力大(如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大);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
3.气压带:受气压带控制下,风力小或无风(如赤道低气压带,风力小)。
4.摩擦力:临海、海域宽阔的地方,摩擦力小,风力大;陆地上的山林、城市建筑群多,摩擦力大,风力小。
5.地形
(1)迎风坡,风力大;背风坡,风力小。
(2)地势平坦,无山地阻挡,风力大;地势崎岖,有山脉阻挡,风力小。
(3)狭管效应:峡口(或峡内);峡谷或河谷的走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风力大。
四、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对气温:大风有利于蒸发,蒸发吸热产生降温作用;背风坡由于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气温较高。
对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对地貌的影响
可以形成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3.风对生物的影响
旗形树的形成与风有关。在吹定向强风的地方(如高山和海岸边),树木向风面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而背风面因受风的影响较小,旗形树不仅木材质量较差,而且因枝叶稀疏,光合作用的总面积较小,所以树木的生长也很缓慢。另外,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和消散,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风力较大的地方,往往植被比较矮小。冬季风或寒冷气流对生物往往产生冻害。
4.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风海流的形成:海洋中的海水在盛行风的影响下常年稳定地沿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
离岸风:熟悉风向的基础上,结合大陆的东西岸,分析出迎岸风和离岸风。离岸风会在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促使海、渔场的形成。
5.风对交通的影响
a.飞机逆风起降,飞机跑道要与盛行风方向平行
b.船只航行,顺风顺水,节省燃料,提高航运效率.
6.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工业区——下风向;居民区——上风向
7.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风也是影响建筑物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有些地方还将防风作为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福建平潭“石头厝”、台湾兰屿“地下屋”)
福建平潭“石头厝”
台湾兰屿“地下屋”
8.对农业的影响
a.冬季风引发寒潮,农作物冻伤;
b.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导致减产
c.背风坡的干热风,引发旱灾。